莫言并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莫言是中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其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小说,原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描绘了以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为代表的各种势力之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红楼梦》缺“一”,冯梦龙《三言》,《福尔摩斯探案集》无“四”,《济公全传》、《李宗仁回忆录》(上下)、《前后汉故事新编》(上下)、《三国演义》(上下),还有两套武打的,《昙花梦》(上下)。
《西游记》就更不用说了,什么玉皇大帝,什么蜘蛛精、牛魔王、东海龙王、石头缝里蹦出一只猴子……全是作者的想象,能用科学解释吗?
这几句对莫言的批评,没有留情面。如果看着不舒服的话,不妨想一想莫言“文学不是歌颂的工具”那句话,自然,文学批评也不是歌颂的工具。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一部作品,要有美感,要以典型性格征服读者,要以典型形象感染读者,要以紧凑的情节吸引读者,要以动人的故事启迪读者。而不是相反。
莫言小说三国演义
有人批评莫言写小说是迎合西方势力,这怕不是莫言的初衷。但整天哭哭啼啼、互相仇恨,到处都是落后和愚昧、欺骗和倾轧,不管你的初心如何,客观上就起到了迎合某些人的需求。这是客观事实。
文学创作的艺术形象,必须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要说社会弊端,谁都能说上十来八件;要说世间不平,谁都能列出事例一二三。什么吃煤渣,啃树皮,捡麦穗,挨打挨骂挨饿,还有的作家更是邪乎,讲一个侵华日本兵给了中国一个小姑娘一块糖,竟让这个小姑娘当做美好的事情记忆了一辈子。就这些破事烂事,我们的作家居然能如此津津乐道,情有独钟。我真的不明白,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比如抗日战争,比如三年困难时期,肯定都有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善良美好事例,肯定都有自强不息、为正义献身的豪情和壮举。莫言为啥就看不见呢?
文学作品的最主要任务,是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和典型性格,其人物的丰满多姿,情节的跌宕起伏,要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社会前进的文明展望。显然,以愚昧、落后、偏狭、丑陋为主轴的作品,肯定不会带给读者积极向上的力量,更难以让读者掩卷之余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颁奖词对中国人来说,近乎一种侮辱。赤裸裸的不敬,嘲笑式的轻薄,歧视性的调侃,的确让人难以接受。颁奖词更坐实了莫言的一句名言:文学不是歌颂的工具。他试图远离政治,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政治圈里,并且以辛辣的笔触揭露社会,暴露生活,诟病制度。在他的笔下,没有正义,没有美感,没有正能量,只有黑暗、欺辱、丑陋和疮疤。我觉得,莫言就是专找社会的阴暗面来描写,精心编织着离奇、荒诞、毫无人性的故事来迎合某些具有政治偏见的人。这是极不可取的。
莫言自获诺奖以来,就热议不断,近年来更趋高潮和激烈。争议的焦点在于,颁奖词和莫言的获奖发言以及文学创作的一些观点。咱就是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也来凑凑热闹,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莫言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难能可贵,我们应该爱护他,尊敬他,理解他,宽容他。但对他错误的创作指导思想,我们也不能惯着他,必须给以严肃的批评和真诚的帮助。
五论莫言:从罗贯中虚构《三国》说起三国群英转单机游戏下载,小说创作体现作者价值观上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曾加入张士诚的队伍,后张士诚失败后拒绝了明朝的拉拢,放弃做官开始编写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在此时编写的,其他同时编写的小说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专题: 三国演义的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毛 写三国演义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明代白话小说
下一篇推荐小说三国演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