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束缚——我眼中的《新三国》
对于一个读《三国演义》不下二十遍,看老三国电视剧不下十遍并且当年就收藏正版老三国84碟光盘版vcd的我,第一遍看新三国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桃园结义的戏份还没有曹操一泡尿时间长,觉得这是一种亵渎,但当看了第二遍直到第五遍以后,我的看法就转变了,因为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桃园结义在历史上也是不存在的。我便开始打开封闭着的思维大门,用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新三国所诠释的三国故事,并慢慢有了新的理解和收获。
关于庞统的刻画以及庞统的死也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这是整个正史和任何三国衍生故事都没有提出来的新观点,虽说对半是再创作但是好在为“凤雏”之死填了一下坑,因为毕竟在《三国演义》“卧龙凤雏”前期的宣传上挖下的大坑,而庞统却死的太“随意”,可以说坑没填好或者忘了填坑以至于让读者产生了很多疑问。以至于给读者造成一个庞统其实是个徒有其名之辈,但前期的刻画上并不是如此。
世嘉游戏三国演义单机版第五章 事情的真相
新三国演义小说豆瓣
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和梦琪已经不在那个奇怪的房间里,而是回到了家里,我们对面坐着脸色凝重的“爸爸”。经过了昨晚的事情,我刚想开口问爸爸些什么,爸爸先开口了:“雨欣,抱歉……一直以来,都是我骗了你。我的确不是你的亲爸爸,我是一个机器人……”
新三国和老三国哪个更好看一些
总体来说,《新三国演义》与《老三国演义》虽然都是三国题材的经典作品,但在叙事方式、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虽然《老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但是《新三国演义》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内容上的丰富,让它更具有当代的艺术价值,也更能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
闲话三国——我眼中的《新三国》
于滨老师饰演的曹丕演技封神,这一点很多支持老三国的朋友也夸赞新曹丕演技好。有人总结新三国曹操三大爱好:舔关羽、爱人妻、吓曹丕。每次曹操“吓”曹丕的时候,曹丕的眼神、表情、嘴唇、动作等表现都十分到位,精湛的演技折服了不少观众。不过也有人觉得他说话的语气不好,而我的观点又是恰恰相反,因为曹丕的设定是有肺病,有肺病可不就这个语气嘛~ 尤其颤音,哈哈。
陈建斌老师演的曹操,我认为比较霸气(尽管有些网友说这是“痞气”),易中天先生对曹操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陈建斌老师的曹操不正是如此吗?这不正是“可爱”“奸雄”?当然,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老版鲍国安老师演出了“复杂”,陈建斌的倒是不怎么能看出“复杂”。也有人说,陈建斌的曹操只会大吼大叫,甚至“撒尿”镜头是个败笔,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正体现了曹操的放荡不羁、率性洒脱、可爱奸雄。
有人说“看老三国如品美酒,看新三国如饮马尿”,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把“马尿”改成“扎啤”或许还算比较合适的。这部分朋友觉得最起码新三国的台词跟老三国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的确,新三国贡献出了诸如“我爱死他了、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说出吾名 吓汝一跳、戳他一万个透明窟窿、叉出去”等“经典”名场面台词,但我还是那句话,新三国要想超越老三国就必须另辟蹊径不能照搬照抄墨守成规,两者的定位也不同,老三国可以说是文艺片,适合有点文化或者读过三国的朋友看,新三国是史诗级商业大片,适合大部人观看,历史没有什么的人,比如我。所以,台词是编剧改编的(当然,也肯定有演员现场发挥或改编)并不能因为台词来说新三国演员的台词功底差,如果是老三国的台词新三国的演员也是一定能说的,而且未必不如老三国。综上,新三国既随意又有些“俏皮”的台词,我不认为是败笔,也不认为影响了演员的演技,反而更好地体现了演员的演技。当然,部分台词不太严谨甚至也有些错误的台词,如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对刘备说“相敬如宾”,这……你俩搞基……?不过,瑕不掩瑜了。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曾说过关于人物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在此我在加上第四种:影视形象。历史形象,那主要是根据所谓“正史”记载的形象,咱们说过,正史中记载的就一定靠谱吗?只能说相对靠谱;文学形象,很好理解,主要就是指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了;民间形象,那主要是指老百姓在看了书、听或看了相关内容之后自己心目中形象;影视形象就更好理解了,影视剧里面的人物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有不同的演员演绎,演员也是根据剧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塑造人物的,我觉得我们不能来说某某演的不符合历史或者不符合什么,你见过历史上的曹操吗?你见过刘备吗?你怎么知道不符合?那只能说“影视形象”不符合你心中的“民间形象”罢了。
很多朋友并不认可新三国人物形象,主要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一、台词没文化,甚至“搞笑”。二、人物穿着打扮不符合。三、演员长得或演得不符合自己心中的形象。而我却觉得新三国的人物表演比较贴合我心目中的形象,演员演技更是拿捏到位,可圈可点。
第二章 奇怪的书
《新三国》删除了多少经典情节跟战役?
更不用讲单纯说这些情节,新三国也设计得毫无看点,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跟办公室政治差不多,甚至还抹黑了角色,比如关羽、张飞进谗言这一段,实在令人感到不适,这两兄弟是有很大的缺点,但并可并不是会在背后打报告的小人。
再说这个程玉,虽然用兵之道不多,治国也没有多大的本领,可是一些鸡鸣狗盗的事却很精通。他对曹操道:丞相要此人来归也不难,只需如此如此。
你看,曹操就是爱才、惜才、会用才,无论你出身何处,只要你有才,他都想用。反观袁绍就不一样,袁绍自认为自己四世三公,认为别人都不如他,对自己手下的人才视而不见,一意弧行,结果落得个兵败身亡,家族分裂。
曹操真是一个大老板,你这样问,不把人家程玉给难为死啊,说不如人家,那程玉自己不是白在操营吃饭吗,如果说不如自己,但是人家五千兵破曹兵三万,这是明摆着说瞎话。曹操是何如人也,他察人用人都有自己的独到眼光,自己要说瞎话,很有可能害了自己。于是说:徐庶才学高我十倍。
二人星夜败往许昌,在路上才知道原来刘备招了单福为军师,定谋设计而获胜。二人回见曹操请罪,曹操听到事情原委,狠狠责罚了曹仁,表扬了李典。你看,这就是曹操,在大面上,还是要公正无私,当然他的内心是把曹仁放在李典之上的,这就是曹操的精明之处。反观刘备就是另外一种处世方法,无论从表面还是内心,他都把他的铁哥们关张放在第一位。比如说张飞,耍酒疯,鞭打士卒,刘备为了保证三人的情谊,从没有深究过,这也让张飞手下的将士很寒心。
曹仁一路败退,路上还碰到了李典。曹仁一见李典,惭愧难当。你看,这就是曹仁的优点,败是败了,但是和李典重归于好了。做人就得在错误中前进,不能一直是一意弧行。
关羽杀出城池,曹军一见关羽,当时腿肚子都打哆嗦。原来关羽在曹营多年,曹军早知他的英名。此时又是疲惫之师,哪还有心恋战啊。关羽一阵追杀三国排兵布阵单机游戏,曹军又折了好多人马。
再说曹仁奔到樊城,人困马乏,正要强打精神攻城,只听城上鼓声大作,紧接着吊桥放下,一将引军而出,大喝道:关羽在此。原来关羽早就接了单福的秘命,带着投降刘备的袁军,换上曹军衣服,杀到樊城下。不时李典只有几百人马,哪能守得住城池,被关羽第一梯队的攻城部队就给把城池攻破了。
刘备于是又拿出宣传本座本领来了,原来,上次劝降三千袁兵,刘备尝到了甜头,于是在军挑出二十余名骂阵的士兵,一人发一个顠葫芦,去头去尾,做成喇叭型。每天训练口语。
刘备那是干什么的主啊,今天曹操不在,又有单福指导,见曹军阵乱,把手中令旗一挥,大喊一声冲。这一千五百兵士真如下山的猛虎,只冲曹兵。
书归正传。话说曹仁听说棥城丢了,一时就乱了方寸。为将者,最怕处事犹豫不决。曹仁只逞一时之勇,把个参谋长还留在了樊城,如今军情紧急,丢了樊城,纵使娶下新野也难能守住,三万人吃住都成问题。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老巢被人端了。这种事对一个军队的打击是致命了,这些士兵所有的牵挂,甚至说是精神方面的寄托都在樊城,樊城一丢,士兵全都无心恋战,一时阵角就有点乱。
第一章 反常的爸爸
浅谈新三国演义
风云起苍黄,三国侃大山。乌鸦随意嘴,李戴又张冠。改编甚要紧?恶搞更骠悍。女儿自情长,狗熊偏气短。非志非演义,标新躲非难。散发甘作夷。乱我汉衣冠。名一不名一,枭雄何处觅?满地皆话唠,一曹三泡尿。文若好语谵,孔明泪如湍。关公战秦琼,邓哀赖子桓。千秋叹三国,使得今作昔。朱高辈安敢?
专题: 三国演义猫小说 小说三国演义书 三国演义女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全景战争小说
下一篇三国演义之有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