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古典小说,而“卧龙出山”这一章节则出自其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回。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诸葛亮青年时期的生活以及他如何被刘备慧眼识才的故事。
故事中,卧龙指的是诸葛亮,他原本居住于襄阳隆中,隐居于山林之中,自号“卧龙”。刘备在得到徐庶的推荐,得知卧龙诸葛亮的才能后,决定亲自前往拜访。刘备三顾茅庐,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促成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诸葛亮在出山后,与刘备进行了著名的“隆中对”,提出了三分天下,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章节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刘备的求贤若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生动的人物描写、紧张的故事情节和深邃的历史背景,至今仍深受读者喜爱。
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国家,恢复了国力。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北伐曹操。他率领军队从成都出发,经过汉中,进攻曹魏的陇右地区。他用计夺取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打败了曹魏的名将张郃。曹魏朝廷大为震惊,派司马懿率领大军前来抵抗。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岐山对峙,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又在上方谷设下埋伏,差点烧死司马懿。可惜天降大雨,司马懿得以逃脱。诸葛亮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他知道自己的病难以治愈,便派人召回了刘禅。他对刘禅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哭着说:“相父之恩,没齿难忘。”诸葛亮死后,刘禅追封他为忠武侯。
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掌管军国大事。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还制定了法律,整顿了军队,准备北伐曹操。可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打败,损失惨重。他退回白帝城,病倒不起。他自知时日无多,便派人召诸葛亮来白帝城。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拜诸葛亮为义父。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史称后主。
诸葛亮加入了刘备的阵营,成为了他的军师。他帮助刘备联络了孙权,共同抵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大破曹军。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放走了他。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势力大增。诸葛亮又劝说刘备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率领军队进入益州。在益州,刘备得到了当地豪杰的支持,也遭到了刘璋的反抗。诸葛亮和刘备一起攻打成都,围困了刘璋。刘璋无奈之下,只好投降。刘备成为了益州牧,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和礼物,来到了隆中卧龙岗。他们经过了三次拜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演义卧龙出山小说
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势力。而荆州则是曹操的下一个目标。荆州牧刘表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他不能抵抗曹操的进攻,只能依靠刘备的帮助。刘备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在中原吃了败仗,只好南下来荆州避难。他得到了荆州豪杰的支持,也得到了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的推荐。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在荆州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年轻人。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自小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对兵法、政治、天文、地理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辅佐明主,成就一番霸业。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第十四章:卧龙出山
关张两人冷笑着出去了。云长对张飞说:“等着看吧!如果他的计策不应,我们再来问他。”孔明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城,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功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众将不知孔明才能,都疑惑不定,刘备也不敢相信。
孔明先令关羽带一千军到博望坡左面的豫山去埋伏,等曹兵到,放过去便了。他们的输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乘势烧掉他们的粮草。又令张飞引一千军到博望坡右面的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向博望坡进发,放火烧毁旧屯的粮草。再令关平、刘封两人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在博望坡后两边等候,曹兵一到便可放火。
夏侯惇听了心里有气,便大声地说:“这算什么话?我如果擒不到刘备与诸葛亮,我情愿将我的头献给丞相。”曹操也不相信徐庶的话,便鼓励着夏侯惇,等候他胜利的消息。消息报到新野,张飞对关羽笑道:“曹军来了,可使孔明前去迎敌了!”
夏侯惇却不服气,笑着说:“刘备只是只耗子罢了。我一定把他捉了来。”谋士徐庶也劝他不要轻看刘备。说他得了诸葛亮,好像猛虎生了翅膀一样。曹操不认识诸葛亮,问徐庶。徐庶夸赞诸葛亮的才能,说他是当前的奇士,不可小看他。曹操望了徐庶一眼说:“他比你怎样?”“徐庶说:“我哪里比得上他?我像萤火之光,他却像明月一样光辉哩。”
他见刘琦非常诚恳,便说:“现在黄祖新死,江夏却没人防守。公子为什么不请求屯兵守江夏呢?这样就可以避免迫害了。”刘琦连连称谢,便送孔明下楼。孔明回去,把经过告诉刘备。第二天,刘备来见刘表。正巧刘表为了刘琦要去守江夏,疑惑不决,便和刘备商量。刘备乘机把自己的主意告诉他。
接着,诸葛亮拿出一幅地图说:“西川五十四州,曹操占有天时,孙权占有地利,将军要成霸业,必须依人和,可以先取荆州,后取西川建立根据地,与曹、孙两家成鼎足之势,然后再求发展。”刘备感到很为难,说荆州刘表和西川刘璋都是同族。诸葛亮开导他说:“刘表年纪大了 大鱼解谜游戏99游戏网页版,刘璋生性懦弱,在这样的乱世里,再大的基业也难保。”刘备恭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没有答应。刘备急得泪流满面,苦苦哀求。诸葛亮看他这样诚恳,非常感动,觉得天下战乱,百姓苦难深重,要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有刘备可以办到,于是答应了刘备的邀请。刘备高兴地叫关羽、张飞两人进来拜见。关、张二人虽满心不乐意,但碍于刘备的面子,也只好向诸葛亮行了礼。
刘备再次下拜,诸葛亮连忙把刘备扶起。他见刘备诚心诚意,三顾茅庐,心里十分感动。刘备谈了自己的抱负,问起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从董卓专权,谈到目前天下形势,推测了今后的变化,将几十年的混乱局面,说得清清楚楚。刘备越听越高兴,越听越佩服。
等到诸葛亮醒来,伸完懒腰,边吟诗边起床,时间已过了半天。童子来告诉诸葛亮,刘皇叔在外面等候很长时间了。诸葛亮责备童子为什么不早点通报,说完便去后堂整整衣服出来迎接刘备。两人在草堂行了礼,刘备这才算真正看到诸葛亮:一表人才,风度不凡。于是说起了三次拜访的经过。诸葛亮说:“很抱歉,昨天看到了将军的书信,知道你忧国忧民,只恨我年轻,才疏学浅,没有办法帮助将军。”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奸臣当道,我不自量力,出来伸张大义,此时此刻,我很希望得到先生的指教。”诸葛亮笑了笑说道:“我不过是个种田灌园的,怎敢在皇叔面前谈论治国安民的事情?”
专题: 小说三国演义中 三国演义小说榜 三国演义类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扫描版
下一篇三国演义小说每回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