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国演义读小说

0

《反三国演义》是一部由台湾知名作家高阳所著的历史小说,它对《三国演义》原作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和重新构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在这部作品中,高阳不仅深入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对许多传统观念进行了质疑和挑战,从而使故事更加丰富、立体。

在《反三国演义》中,许多知名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有了新的解释,一些经典战役的走向也发生了改变。例如,曹操的形象被描绘为一个充满野心、但也有情有义的复杂人物,而刘备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道德准则。同时,高阳通过增加对细节的描写和对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贴近真实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反三国演义》不仅是一本历史小说,也是一次对传统历史叙事的挑战。它鼓励读者以批判性思维去重新审视历史故事和人物,探索这些故事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多层面和可能性。如果你对历史小说和对传统的重新解读感兴趣,那么《反三国演义》绝对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作品。

反三国演义 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铁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怅

心里正在盘算,一看河中,浮尸已满,我兄弟也顾不得再觅那只强盗船,扭头便跑,如飞的向着树林后面奔去,想可觅一山穴容身,不料抹过树林,那座高山又不见了,一望无尽的平川,荒烟迷路,蔓草没膝,兄弟糊里糊涂,不顾高低,向前瞎跑,直跑到天色黄昏,伸手不见五指,才遇着一座大庙。进得庙门,两旁古木参天,约有千株,中间一条甬道,长几百丈,殿上琉璃灯,似明似灭。一连进了三重大殿,只不见一个守庙的人,暗叹兵荒马乱,怎连一座破庙里,都走空了。再到后院,却有一座古墓,在黑影里矗着,摇摇幌幌,看不清楚。院内松风谡谡,松鼠满地乱蹿,树上夜鹰,啁啾一声声怪叫,吓得兄弟赶忙退出院来。回到殿前,两庑下似尚有香积厨,不免走进,却是床 帐现成,因不管他有人无人,且自过宿再讲。兄弟跑了一天,混身力乏,不意这里有我安身的所在,自然一枕黑甜,那还多问什么世上的帐。

走回河边,四下寻了半日,不好了!兄弟坐的那只船儿,连影都不见了,这便怎处。寻思舟揖风波,江湖险恶,我便让他安卧一息,这些撑船的,毫无天良,他反乘着我一步忘了监督,便立时打抢了我的行囊,丢闪得我回不了家乡,这种世道人心,真是可怕,再向河中一望,只见上流头漂来无数尸首,都攒拢到我的眼底这一岸边来,一见是血染模糊,断手刖足,身上穿的多半军服,想来是些兵士;有些未穿军服的,却又衣不蔽体,都是面黄肌瘦,皮骨皆见,这样的又是些什么人?倒猜不着,难道上流头,发生了什么战事,这些惨死的人,都是在劫的吗!若果如此,我还须赶紧逃避,速离此地。

刹时风定,伸出头来,踬向舱外一看,天色已是晴明,清光入画书,呀!好一片青山绿水,炊烟在眼,似树尽尚有人家;耳畔便闻得云中隐隐犬吠。回眸睇视,只见几个船夫,都撑手抵足的,倒在舱面,想因先时风紧,忙得累极睡去了,却听他们齁齁酣发的呼声,自已不觉暗笑,也就不急着开船去唤醒他们,竟一人跳上了岸,随意闲眺,想往树林深处一看。乱步走去,沿着河边,不少的石头,一堆一堆,垫着脚底生痛,又不像天然生长的,这是何人在此间恶作剧,兄弟就不免想起那位诸葛先生的八阵图来,想来也不过害人,叫游客不便赏玩风景罢了。低下头去,小心在石头中走着,留神细看,并不见有什么死生伤杜休景惊开的阵门,也不怕没有黄承彦引路出阵,一阵乱走,不觉到了树林中,直穿过去,又绕到树林的尽头,却不见有什么人家。迎面一座高山,挡住去路,雾腾腾的,却是半山云气,那里有什么炊烟。山势嵯峨无路可上,不禁又感触起邓 艾裹毡,才能翻过的那条阴平小径来!太息有顷,负手空归。

反三国演义读小说

这大概也就是本书的意思表示。那知这诗吟罢,水面风涛大作,浪如山涌,将一只小船,忽然提到半空,忽然沉下波底,骤起骤落,颠播得人头脑晕眩;舱外的两岸风景,只在舱眼里来回乱转43399网页游戏444,如走马灯般不停。兄弟支撑不住,只得蜷伏舱底,抑住行箧,连手足都不敢一动。

兄弟此书,既不是上述各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即如兄弟开卷第一回楔子上说的,雨夜谈心,伤今吊古,睛窗走笔,遣将调兵。那还是在河州作书的本旨。到了后来,却是小说一栏,另无新著,补充旧稿,以塞篇幅,这是兄弟句句实言,并无假饰。不要怀疑兄弟立见有别样心肠,肯替一些牛鬼蛇神照背影儿。则兄弟自己,也庶几可以深杯浮一大白了。还记得兄弟去年六七月间,从长沙避难出来,在土星港阻风,一连七日,愁闷不堪,曾哼了四首七言八句诗,最后一首说道:

有些朋友,说道是兄弟卖弄才情,有的说是暗射当世,有的说是糟塌孔明,描头书角,吓得兄弟倒有点儿寒心。不如爽爽快快自己招供出来,省得各位去探骊索隐。就这第一条说来,中国现在的小说家,简直车载斗量,现在的小说,简直黄沙烟火,昏天黑地!像这一部把小说,算得什么东西。兄弟有吃有喝,没那宗**。就第二条说来,三国上如海人才,云胜雾集,用才之人,铢两悉称,待遇之隆,报称之重,鼎足三分,势均力敌,请教各位,现在那一位配曹操?那一位配孙权刘备?又那一位配孔明周瑜司马懿?他们各位既然都不配,咱们又何必糟塌古人,奉承今人。就第三条说来,兄弟这部书,完全在实行孔明隆中对的一篇文章,处处替孔明填愁补恨,吐气扬眉。说到孔明致死的原因,莫说毛贯宗诸人不曾梦到,恐怕陈寿也要莫赞一辞,纯乎庄老之旨,可惜湘绮先生未曾看见,若今他老人家看见,亦当击节叹赏。

有些看官们恐怕不知道马艳云是何人的,兄弟只得略再说上几句,这叫做时话有出处,古话有来由,也是无一字无来历的意思。那马艳云乃是近时很负盛名初出茅庐的坤角,北人南相,秀骨天成,十有八九,似小月英,兄弟时常称赞,所以他太太才说上她来。可见兄弟这部书,简直是无中生有,倒海排山的空中楼阁。

不觉几年,谁知他今年又办了一个民德报,咱们老主顾,还请照旧任职。咱家是风云雷雨,一齐出卖,心意相投,无所不可,于是小说这一栏,自然要借重这部反三国了。奸大热的天,真亏咱家写字,每日平均。约在三千上下,张乖涯先生说的好:“虫蛀木断,水滴石穿”,两三个月工夫,居然被我将全书完全编竣,虽然东拉西扯,却似乎有些至理名言。想起梅龙镇李凤姐说的,好难检的银子,不觉想到我这好难编的书,咱们俩成天碰头,商议作法,倒也很对。不过一句笑话,生生的替马超编上一个妹子,嫁与赵云,咱们俩正在商议着,替马超的妹妹,要取个怎样响亮的名字,他的太太在旁边笑道:“何不就叫作马艳云?”我说艳云两姊妹,三国只有一个赵云,难得去招驸马,这却不行。后来才商定叫做马云騄。

《三国演义》你肯定读过,但《反三国演义》你读过吗?

周大荒喜欢三国故事,但是看《三国演义》看得很不爽,因为他喜欢的马超,投奔刘备后不久便亡故,一生不得志,空有五虎上将之名;他喜欢的赵云,有才但并没有受到该有的重用,空有五虎上将之名;他喜欢的徐庶,才华横溢,但被曹操诓进曹营之后,基本上就消失了;他喜欢的周瑜,被小说家编排成了气量狭小之人;他喜欢的庞统,跟卧龙齐名真是白瞎了,还没干出啥成绩来,就在落凤坡陨落了……

这可不是哪位网友无聊之时的恶搞之作,而是正儿八经出自民国文人之手。《反三国演义》的作者周大荒(1886年-1951年),本名周天球,字大荒,号书生,湖南祁东县人。早年就读于船山书院及湖南公立法政学堂,一生经历丰富,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曾编辑北京《晨报》副刊数年,又先后担任《正义报》、《民德报》文苑主笔(1924年)。

孔明教行军司马杨仪权领南郑太守,招集流亡,修缮城郭,肃清土匪,扫荡溃兵。十日之间,王平张嶷张翼先后回军,报告东川全境肃清。孔明遣军谘祭酒郤正回成都报捷,休兵三日,大赏将士。令马超李严王平,领兵一万,由陈仓故道报,直出雍郿,会合马岱姜维,攻取扶风武功,进撼长安南面。马超领兵去了。令魏延领精兵三千,沿子午河出子午谷,径袭长安;黄忠领兵八千随后接应。令张嶷张翼领兵万人,径出斜谷,追赶张郃,步步为营,不许轻进。留下偏将傅佥傅彤,辅助杨仪,紧守南郑。令云长次子关索,引军三千,驻扎汉阴,镇抚新降城邑,就近与郧阳各戌将互相策应。诸将分头领兵出发。孔明自率大兵,离了南郑,径向子午谷进兵,接应黄忠魏延。正是:

孔明来到南郑,安辑军民,吩咐魏延道:“文长!你可领兵三千径向褒城,多设金鼓,沿城鸣击,张郃必弃城而走矣。”魏延得令,来到褒城,沿城四面,大吹大擂,闹得天摇地动。张郃已得毛玠报告,夏侯渊被杀,南郑已失,忽听金鼓齐鸣,吓得心胆俱裂,与毛玠带了残余人马,望太白山小路而走,退入斜谷去了。魏延马超追杀了一阵,方才收兵。两人合兵,来见孔明。孔明着实奖励二将,又深赞李严招降孟达之功,诸将尽皆喜悦。

孔明自领魏延诸将向南郑进发,接应黄忠。那南郑城中,仅有毛玠率领三千余人守城,听得夏侯渊被杀,全军覆没,督率军士,死守孤城,与张郃犄角,以候长安援兵。黄忠攻打三日,均不能破。正在懊恼,只听得城上杀喊连天,守兵自乱,城门大开,你道为何?原来是张鲁余党 ,因夏侯渊残杀过甚,恨心切齿,今日听得夏侯渊被杀,川兵攻打南郑,都以为祖师爷显灵,一个个拿着菜刀面杖,在城中放火。毛玠督兵掩杀,死者不知其数,那漏网的余党 ,便去开城迎接川兵。黄忠见城门洞开,知有内变,身先士卒,躬冒矢石,军士无不以一当十。毛玠抵挡不住,弃了南郑,投奔褒城去了。

诸将谢了。又命将陈式尸首好生收殓,差人运送回川安葬,厚恤家族。投降魏兵,分营安插,饬地方官吏,即日掩埋战士遗骨。随令黄忠领兵五千,径取南郑,将新降魏兵编作先锋,乘胜直进。张嶷领兵三千,徇汉阴洵阳一带州县,张翼领兵三千,徇西乡石泉一带州县。三将领兵分头自去不提。

孔明闻知前军大捷,亲自出营,迎接诸将,诸将感激不尽。孔明道:“夏侯渊世之虎将,今被老将军所杀,操贼丧胆矣!”记了黄忠第一功,魏延第二,诸将按照功劳,一一记上,以便启禀大将军封赏。

论起三国中夏侯渊,本是一员上将,与黄忠旗鼓相当,不过此番战争,一个是死里逃生,一个是成心邀击,情见势绌,强弱迥殊。韩浩被张嶷张翼二人围住,正欲脱逃,魏延舞刀纵马,追赶上去,刀光一闪,人头落地。夏侯渊孤掌难鸣,心内一慌,刀法不依古格,被黄忠奋起神威,大吼一声,拦腰一刀,将夏侯渊挥为两段。魏兵无路奔逃,个个跪地求降,不曾走脱一个。黄忠鸣金收军,来到中军帐中报功。

夏侯渊败回山上,喘息已定,奖率军士,预备冒死冲出重围,到了南郑再作道理。挨过一夜 ,听见川兵讨战,夏侯渊尽起定军山人马三万,分作三队,自领一队当先陷阵冲锋,韩浩领二队接应,偏将徐延领三队,从山上如崩山倒海一般,冲杀下来。魏延让过夏侯渊韩浩两队人马,单截击后队,三合之内,将徐延砍落马下。魏军后队一乱,前头两队,纷纷自扰,山左右鼓角齐鸣,张嶷张翼,拦腰截击。夏侯渊拚死向前,被川兵一阵乱杀,三停中又去了一停。看看来到黄忠埋伏的地方,一声喊起,黄忠纵马提刀,上前截住。夏侯渊见前有伏兵,后有追兵,满拚一死,横了心肠,接住黄忠厮杀。黄忠因奉了孔明将令,不许放走夏侯渊一兵一卒,也就奋勇向前。

孔明见折了陈式,令黄忠领五千兵离定军山东向十里埋伏,候夏侯渊败到此处,乘机截杀,不许放过一兵一卒。叫张嶷张翼各领兵二千,埋伏定军山左右三国招募士兵单机游戏视频,候魏延引诱夏侯渊下得山来,分头截杀。又令魏延领兵三千讨战,候夏侯渊杀下山来,任其逃走,只截杀后面兵队。众将领命分头前往。

单说夏侯渊死守定军山,望长安救兵,久不到来。原来马岱姜维分兵骚扰右扶风一带,钟邓 二将,分头迎敌,只见处处是川兵旗号,究不知多少,一面用心防守,一面飞报长安。夏侯渊把救汉中的兵,移救扶风,再调各地的兵去救汉中,因此上便透着迟慢了。夏侯渊接二连三,听得阳平关失守,马超已至褒域,南郑陷落,就在旦夕,宝鸡汧阳,又有战事,后路已断,死守此地,也是无益;传令诸军,整兵出战。一声鼓角,夏侯渊匹马当先,杀下山来。山脚下正是陈式的营盘,陈式急忙提刀上马,接住夏侯渊厮杀,那里是夏侯渊的对手,战不上十合,被夏侯渊一刀劈于马下。魏兵一拥向前,川兵抵挡不住。正在危急,一声鼓响,左边黄忠,右边魏延,前有张嶷,后有张翼,四面围攻。夏侯渊冲突不出,火速收兵,仍回定军山暂守。

张郃成了惊弓之鸟,连头也不敢回,一直向后退去。马超一步一步追赶不休,看看追到褒域。张郃进得域去,死守不出。马超因兵士劳苦过甚,也就休息。李严将阳平关交 付儿子李丰把守,令孟达赍了捷报,回成都奏报,自己领了三千人马,来到褒域,会合马超。王平已乘势取了略阳,与马岱姜维遥相呼应。

李严招降了四五千人马,得了许多粮草器械,请孟达护住了城池,自已带了数十骑飞马下关,来助马超,夹攻张郃。张郃见川将从关上下来,情知不好,杀条血路,带领残兵,往关前小路没命的走了。马超吩咐李严镇抚关内,候第二路兵到,火速前来接应,叫王平分兵去取略阳。自己也不进关,带了四千人马,一阵风追赶张郃。

到了次日,张郃仍领兵出战。马超见下书人尚未回来,心中犹豫。李严道:“孟达足计多谋,今日必有动作,将军与张郃交 战,王将军掠阵,严领二千人斜上抢关。”马超称善。分布已定,李严自引兵从右侧偷关。马超与张郃更不答话,飞马接战。孟达引一彪人马从关上下来,正迎着李严,二人以目示意,回马便走。李严从后追赶,孟达在前,李严在后,紧紧跟着,守关将士,阻挡不住。李严进得关来,教将汉兵旗帜扯起,孟达领亲军将士传呼降者免死。自古道蛇无头而不行,他们这些小喽罗们,那里有抵抗的能力,个个弃械投降。

孟达看见此人形迹可疑,加意盘问,那人贴身将书取出呈上。孟达见系李严手笔,书内略言贵眷在成都,由孝直保护,完全无恙。今曹操篡逆,诸葛将军奉命督师,以顺伐逆,战无不克,愿足下深思顺逆之原,反顾桑梓之地云云。孟达沉吟了好一会,叫将来人安顿,自己来见张郃。张郃道:“川兵势大,如何是好?”孟达道:“明日将军领兵出战,达领三千人从左翼侧出,横击马超,必获全胜。”张郃道:“此计甚善。”

再说那马超领兵来到阳平关,真个单搦张郃出战。那张郃久闻马超的大名,要跟他比较比较,昕得马超来到,不胜欢喜,便叫孟达守关,自领三千人马,下关来战马超。两个战了八十条合,孟达在城上看见李严,李严因要派人下书,号令一声,诸军围绕上前,混杀一阵。张郃见川兵势大,火速收兵,那奸细也就混了进去。暗暗的打听孟达的地方,黑夜里求见孟达。

当时夏侯渊听得诸葛亮督师进窥汉中,急遣人星夜报入许都,一面从长安调兵万人,军前听令。守长安的夏侯懋,是他儿子,岂敢不遵,火速派援。夏侯渊分头派人前去传谕阳平关、米仓山、天荡山三处,令坚守勿战,以老川兵。谁知道将令到时,三处地方都已失守了。夏侯渊看见韩浩败回,心中大惊,吩咐将士,死守山头,不许出战,候长安兵到,再行定夺。孔明叫黄忠将人马离山十里下营,不必仰攻,徒伤士卒,候马超兵取南郑,彼必自乱。黄忠领命,固守营地。

黄忠叫张嶷守住米仓山,收抬粮草器械,自己同着张翼,马不停蹄追赶败兵,看看到了天荡山。守天荡山的乃是韩浩,看见自己败兵回来,放其上山,川兵乘势杀上山去,魏兵大乱,自相践踏。韩浩见势不好,带领亲兵,由山后小路,逃奔定军山,报知夏侯渊去了。黄忠一连得了两处关隘,休息兵士,候元帅命令再进。

专题: 三国演义讲小说   三国演义二小说   小小说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