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诸葛恪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主要叙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故事。书中描写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如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以及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智慧。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人物,他是诸葛亮的孙子,继承了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但因其年轻时的专横跋扈而受到批评。在《三国演义》中,诸葛恪的形象被描绘得具有过人的智谋和才华,但也过分强调他的权谋和手段,这在历史上被视为负面的评价。

据《三国演义》所述,有一次,孙权想要检验诸葛恪的才能,便设下了一个考验。他让诸葛恪在宫殿中挑选十个美女,并且要求这些美女不能开口说话,不能移动,也不能有任何动作。诸葛恪思考后,将十个美女分别放入十个大缸中,再将这些大缸分列在宫殿的各个角落,然后让她们各自吹灭蜡烛,以证明她们被关在了大缸中,无法移动。这一举动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诸葛恪的结局并不如他的才能一般受到赞扬。据《三国演义》记载,由于他年轻时的轻狂和对权谋的过度依赖,最终导致了被朝廷的权贵视为眼中钉,最终被设计陷害而死。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也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恪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形象,他的智慧和才能与他的个性和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31103刷到的三国演义新题

谢谢武雨老师辛苦整理分享。 有一半题目我还没遇见。 继续跟您学习~

三国演义小说诸葛恪

周瑜出谋划策,把孙权的妹妹许配刘备,让刘备到东吴成婚,想乘机扣留,夺回荆州。结果刘备成婚后带着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人们讥笑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后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比喻想占便宜大片下载网页游戏视频制作,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损失。

喜爱四大名著的四人赛占优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

司马懿辞别明帝出朝,来到曹真府前,先派人入府报告,司马懿这才进见。问候病情后,司马懿说:“东吴、西蜀联合兴兵入寇,诸葛亮又兵出祁山扎下营寨,明公知道这事吗?”曹真大惊道:“我的家人知道我病重,不让我知道。象这样国家危急,陛下为什么不拜仲达为都督,前去击退蜀军?”司马懿说:“我才薄智浅,不称其职。”曹真说:“来人取帅印给仲达。”司马懿说:“都督且放宽心。我愿为国家助一臂之力,只是不敢接受此印。”曹真一跃而起说:“如果仲达不担此任,中国必危!我要抱病去见陛下全力保举!”司马懿说:“天子已经有了恩命,但我不敢接受。”曹真大喜道:“仲达现在担了此任,才可以击退蜀兵。”司马看到曹真再三让帅印,于是就接受了,到宫中辞别了魏主,领兵前往长安去和诸葛亮决战。

司马懿奏报:“依臣所料,东吴肯定不会举兵。”曹睿问:“卿家怎么知道?”司马懿说:“诸葛亮不会忘记报猇亭之仇,也不是不想并吞东吴,只是害怕中原会乘虚攻击他,所以暂时和东吴结盟。陆逊也明白这个情况,所以假意做出兴兵之势来应对,实际是想坐观成败。陛下不必提防东吴,要防备的是西蜀。”曹睿说:“卿家真是高见!”于是加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命近臣去取曹真总兵将印来。司马懿说:“臣我亲自去取。”

却说魏主曹睿设朝,近臣奏报:“陈仓城已经丢失,郝昭已经身亡,诸葛亮又杀出祁山,散关也被蜀军夺占了。”曹睿大惊。忽然又有奏报满宠等有表章来到,说:“东吴孙权僭称帝号,和蜀国结成同盟。现在派遣陆逊在武昌训练人马,听候调用。旦夕之间必定入寇。”曹睿听到两处危急,举止失措,很是惊慌。这时曹真病情没有痊愈,曹睿就召来司马懿商议。

再说张郃回到长安后见到郭淮、孙礼说:“陈仓已经丢失,郝昭已经身亡,散关也被蜀军夺占了。现在诸葛亮再出祁山,正在分路进兵。”郭淮大惊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必定会攻取雍州、郿县!”于是留下张郃守卫长安,命令孙礼去保卫雍城,郭淮自亲领兵连夜到郿城防御,一面上表到洛阳告急。

诸葛亮亲自领兵出陈仓斜谷,攻取了建威,后面蜀兵陆续进发,刘禅又命令大将陈式来助战。诸葛亮驱动大军复出祁出安下营寨。诸葛亮聚集众将说:“我第二次出祁山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现在又来到这里,我料定魏军必定还会在原来战斗的地方和我抵敌。他们判断我会攻取雍州、郿县两处,所以一定会派兵拒守。我现在看阴平、武都两郡和我国连接,如果能够攻占这两城,也可以分散魏军势力。什么人敢去攻取?”姜维说:“我愿意前往。”王平也说:“我也愿意前往。”诸葛亮大喜,于是命令姜维领兵一万攻取武都,王平领兵一万攻取阴平,两将领兵去了。

葛亮怜惜郝昭之死,命他的妻小扶灵柩回魏,以表彰其忠心。诸葛亮对魏延、姜维说:“你们两人不要卸甲,立即领兵去去袭取散关。把关的军兵如果知道我大军杀到,必定惊走。如果稍微迟延肯定会有魏兵到关,那就难以攻破了。”魏延、姜维受命后领兵直扑散关,把关之人果然全都逃走。两人上关正要卸甲,遥望见关外尘头大起,魏兵杀到。两人互相说道:“丞相神算,不可测度!”急忙登上城楼观看,为首一将正是张郃,两人分兵守把住险道。张郃看到蜀军把住了要路,就下令退军。魏延随后追杀一阵,魏兵死伤无数,张郃大败退回。魏延回到关上,派人报告诸葛亮。

诸葛亮命两人入城,对两人说:“我打听到郝昭病重,故意命令你们用三天时间领兵取城,这是稳定众人之心。我却再命令关兴、张苞,只假装作点军,悄悄离开汉中。我也隐藏在军中,连夜倍道直扑到陈仓城下,让他们来不及调兵防守。我早派细作在城中放火、发喊相助,让魏兵惊疑不定。这时他们兵无主将,必定自乱。我攻占陈仓城易如反掌。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说的正是这个。”魏延、姜维全都拜伏。

却说魏延、姜维领兵来到陈仓城下看时,却看不到一面旗号,也没有打更的人。两人十分惊疑,也不敢攻城。忽然听到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只见一人羽扇纶巾,鹤氅道袍,大叫道:“你们两人来的也太晚了!”两人定睛一看,正是诸葛亮。两人慌忙下马,拜伏在地上说:“丞相真是神计!”

且说郭淮听说郝昭病重,于是和张郃商议说:“郝昭病重,你要速速去替换他。我马上写表申奏朝廷,另行定夺。”张郃急忙领着三千军兵来替换郝昭。这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然有人报告蜀军到城下,郝昭急忙命人上城守把。这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郝昭听到后惊吓而死,蜀军一拥入城。

却说陈震回到汉中后报告诸葛亮。诸葛亮还在担忧陈仓不能攻取,就先命人前去打探。回来报告说:“陈仓城中郝昭病重。”诸葛亮说:“大事成了。”立即召唤魏延、姜维吩咐说:“你们两人领五千军兵连夜直奔陈仓城下,如果看到城头火起,全力攻城。”两人都不相信,就又来请示:“我们什么时间起程?”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要完备。到时不要再来辞别我了,立即起行。”两都受计去了。又召唤关兴、张苞来到附耳低语,说是如此如此,两人也都各自受密计而去。

孙权召陆逊来到,对他说蜀国约会共同兴兵伐魏。陆逊说:“这是诸葛亮惧怕司马懿的计谋。我们两家既然是同盟,就不得不从。可以假装起兵态势,遥相和西蜀互应。等到诸葛亮把魏国打急了,我们再乘虚直取中原。”孙权马上下令,让荆襄各处都要训练人马,择日兴师。

张昭奏报:“陛下初登宝位,不宜轻易动兵。应该修文讲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派遣使者入川,巩固和蜀国同盟关系,缓缓图魏。”孙权采纳张昭之计,立即派使臣连夜入川,去见刘禅,使臣见礼后细奏东吴的事情。刘禅听到后就和群臣商议。众人都说孙权僭逆,要断绝两家盟好。蒋琬说:“这事我们应当派人向丞相询问。”刘禅立即派使臣到汉中咨询诸葛亮。诸葛亮说:“要马上派人带礼物入吴祝贺,然后要求陆逊兴师伐魏。魏国必定令命司马懿拒敌,司马懿如果南下拒敌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刘禅听从诸葛亮之言,命太尉陈震,带上名马、玉带、金珠、宝贝等入吴作贺。陈震到了东吴后见了孙权,呈上国书。孙权大喜,设宴款待后打发陈震回蜀国。

诸葛恪见敷衍不过去,就把张约、朱恩的密函给滕胤看,滕胤就改劝诸葛恪回去,也许是滕胤的劝辞刺激了爱面子的诸葛恪,诸葛恪又改变主意了,说:“孙峻这小子有什么能耐害我?只是担心他们在酒食中下毒害人罢了。”

滕胤和诸葛恪是亲家,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娶滕胤女儿为妻。诸葛恪最初不想让滕胤知道这件事,敷衍滕胤说:“我肚子突然痛起来了,不能进去。”滕胤不知道孙峻的阴谋,劝诸葛恪说:“你回朝后就没见到你,现在主上布置酒宴请你,你已经走到门口,应该进去。”

前面聊过,诸葛恪回京后换了宫中宿卫,都是自己亲信,孙亮孙峻君臣密谋安排总有人知道或者怀疑,入宫路上,散骑常侍张约、朱恩悄悄传递了一封密函给诸葛恪,说:“今天的酒宴布置得异常,怀疑其中有诈。”

诸葛恪在宫门停车。孙峻已经在屋子里埋伏下士兵,担心诸葛恪不及时进来,可能有人去告密,事情就会败露,反而给自己惹来祸害,就自己出去迎接,还装着不在乎的样子说:“使君(指诸葛恪)如果尊体不安,可以另外安排时间宴饮,我去告诉主上就是。”

诸葛恪闷闷不乐地收拾好后出门,家里的狗跑过来咬住他衣服不让走,诸葛恪说:“这狗是不想让我走吗?”就回去坐下。坐了一会,起身又走,狗又去咬住他衣服不放。这次诸葛恪没有留下不走,让侍从把狗牵走,上车出门。

说诸葛恪赴宴前一晚莫名其妙地睡不着,烦躁不安,通宵不眠。第二天起来盥洗,闻到水腥臭,侍者拿衣服过来侍候他穿衣,衣服臭。诸葛恪觉得太奇怪,换水换衣,还是一样的臭。

紧接着又调换宫中宿卫部队,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更荒唐的是命令各部队整装待发,准备攻打青、徐二州。这些行为都无异于自掘坟墓。

八月,诸葛恪回到京城,立即召中书令孙嘿来见,劈头盖脸地指责说:“你们怎么敢妄自下达那么多诏书召我回京?”孙嘿吓得惶恐不安,告辞而出。不知是被吓出病来还是真的有,还是装病避祸,反正孙嘿因病辞职返回家乡去了。

从前面举的诸葛恪那些机敏应对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这类人一般都好面子,爱虚荣,估计诸葛恪是觉得没脸回京城。这也好理解,昨天还是个战无不胜的神,今天却成了一个狼狈逃窜的败兵之将,落差太大,难以接受。

诸葛恪新城兵败后没返回京城,而是驻扎在长江水中洲上,想在浔阳屯田,朝廷催促其返回的诏书一封一封地送达,诸葛恪才很不情愿地慢慢班师回朝。

吴建兴元年(252年)底,诸葛恪发动东兴之战,大获全胜,声望如日中天达到顶点。本来应该借此良机整顿朝廷稳固权力,却不自量力好大喜功地于第二年四月发动合肥新城之战,结果大败亏输,引来吴国上下一片反对,声望从顶点迅速下跌到深渊,并引来了杀身灭族之祸(东兴之战和合肥新城之战前面已讲,此不赘述)。

孙权病重期间,与近臣商讨哪些人可以作为托孤辅佐大臣,朝臣们都觉得诸葛恪不错,孙峻就上表推荐诸葛恪。孙权其实并不看好诸葛恪,认为他刚愎自用,但孙峻认为当朝无人能比,坚持保荐诸葛恪。孙权这才同意,召诸葛恪等人在卧室相见,将除了生杀大权以外的所有权力交付给诸葛恪。

从诸葛恪这一系列行为,其能力还是很强的。对内平山越,布局周密,有条不紊,适时调整政策,执法如山,顺利取得预期胜利。对外攻魏国,看得准位置,抓得住时机,能斩杀敌将,能俘获人口,战果颇丰。

司马懿受不了了,决定拔掉这枚钉子,于当年九月率军攻击诸葛恪,大军进驻到舒县。孙权本来想发兵增援诸葛恪,放开手脚和司马懿打一仗,但望气的术士认为不利,孙权是个迷信的人,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下令诸葛恪撤退到柴桑驻防。诸葛恪烧掉屯田设施和带不走的东西,转移到柴桑。

诸葛恪不攻寿春,但驻扎在附近对魏国始终是个威胁。赤乌六年(243年)春,诸葛恪带兵攻打六安,打败驻防六安的魏将谢顺,将六安百姓迁往皖口。

孙权嘉奖诸葛恪的功劳,派尚书仆射薛综前去劳军,任命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诸葛恪请求带领部队前往庐江皖口屯田。到皖口后又带领轻兵偷袭舒县,将当地百姓迁往皖口。屯田是表象,诸葛恪真正的用意是想攻占寿春,但寿春是魏国重镇,牵一发而动全身,吴国还没做好这个准备,所以孙权以为不可,诸葛恪才没敢轻举妄动。

县长胡伉将他抓起来送到官府,准备治他的罪。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命令,将其斩杀。还没投降的山越听说胡伉因为抓山越被杀,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投降而已,没有杀伐之心,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前来投降。

诸葛恪又下一道命令,“山越前来投降的都要好好抚慰,然后迁徙到外县居住,不得对他们有所怀疑而妄自拘押。”臼阳(地址不详)县山越周遗投降,周遗是个屡教不改一贯造反的人,饿得没办法才出来投降,心里还是想叛逆。

然后分派各将领守住丹阳郡内的各个险要地方,建立据点,不和山越交战。等到庄稼将要成熟时,派兵全部收割,不留下一粒粮食。被围困的山越囤积的粮食吃完,新的粮食收不到,归顺的山越平民集中居住,有士兵看管,有粮食也送不出去。山越饥饿难忍,慢慢地有人开始投降。

诸葛恪平山越采取的是围困之策。先发文书到与丹阳相邻的四个郡(吴郡、会稽、新都、鄱阳),令其各保疆界,整顿队伍,对前来归顺的山越人全部集中居住。

诸葛恪主动请缨去征讨。此时诸葛瑾还没死,听说后也认为会失败,仰天长叹说;“诸葛恪不能兴盛光大我家,却要毁灭我族。”孙权任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斧钺、武骑三百。任命仪式举办完毕后,孙权命诸葛恪备齐仪仗队,敲锣打鼓,热闹无比地导引回家。

丹阳民风彪悍,三国时中原士兵以丹阳兵最为强劲有名,丹阳山越也是最难平定的,屡降屡叛,吴国朝廷众臣提起丹阳就头痛,都认为平定丹阳山越是最困难的事情。

最初孙权是让侍中、偏将军徐详任此职,徐详死后,才启用诸葛恪。诸葛亮听说后,立即给陆逊写了封信,说:“家兄年老,诸葛恪性格散诞,军粮是军中最要紧的事情,让他掌管,我私下感到不安。请足下把我的意思转告给孙权。”陆逊转告孙权后,孙权立即将诸葛恪调任,让其去领兵。

当然没有大智慧不等于说没有能力,诸葛恪的能力还是有的。孙权觉得诸葛恪有奇才类似游戏王的卡牌网页游戏,想试一下他,让他任节度,掌管军粮,诸葛恪嫌这工作太繁杂,不喜欢。

孙权又问诸葛恪:“你和步骘、朱然、陆逊相比呢?”诸葛恪回答说:“我不如他们。”孙权感到奇怪,说:“你不如这三人,凭什么说你胜过你叔父呢?”诸葛恪回答:“小国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所以胜过。”(孙权尚且不以(蜀)汉为伪国,诸葛恪居然如此妄自尊大)

诸葛恪回答:“确实如陛下所说,但叔父仕于污秽的君王,甘心在伪主手下做事,不知天命,就不如我出仕在清泰的朝廷,赞扬天下的君王。”(这个马屁拍得有些恬不知耻了)

孙权曾经问诸葛恪:“你和诸葛亮相比如何?”诸葛恪说:“我胜过他。”孙权说:“诸葛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即使伊、周公,都不能说超过他。况且他是你的叔父,你怎么说胜过他呢?”

曾经有一群白头鸟集结在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说:“白头翁。”张昭是在场人中最老的一个,怀疑诸葛恪以鸟来戏弄自己,说:“诸葛恪欺骗陛下,从来没听说有鸟叫白头翁,请诸葛亮再找只白头母出来。”诸葛恪说:“有叫鹦母的鸟,先请辅吴(张昭为辅吴将军)再找只鹦父出来。”张昭回答不出,大家都笑。

太子孙登曾经嘲讽诸葛恪说:“诸葛恪可以吃马粪。”诸葛恪说:“哪我希望太子吃鸡蛋。”孙权不解,说:“别人叫你吃马粪,你却叫人吃鸡蛋,这是什么道理??”诸葛恪说:“因为它们出来的地方是一样的罢了。”引得孙权大笑不已。

专题: 老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污小说   小说三国演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