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之二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撰。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描绘了这段历史的风云变幻及英雄豪杰的生平事迹。以下是《三国演义》的概要及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

开篇:汉末乱世

《三国演义》开篇描绘了东汉末年,因政治腐败、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因素,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各地豪强乘势而起,形成了多个割据势力,如董卓、吕布、曹操、刘备等,他们之间的争夺、联合、背叛构成了三国时期的复杂局面。

主要人物:

1.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智谋机智、多谋善断而著称,最终统一了北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 刘备:蜀汉的开创者,以其仁慈、忠诚、知人善任著称,麾下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著名将领。 3. 孙权:东吴的开创者,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与其兄孙策一起奠定了东吴的基础。 4. 诸葛亮:蜀汉丞相,才智过人,被誉为“智慧的化身”,在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5.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蜀汉五虎上将,各具特色,勇猛善战,在三国时期扮演了关键角色。

主要事件:

- 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战,最终刘备联军采用火攻战术,大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 白门楼斩吕布:曹操擒获吕布,吕布请求刘备相救,刘备却将吕布引至曹操处,导致吕布被曹操所杀。 - 三顾茅庐:刘备数次前往诸葛亮隐居的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奠定了蜀汉的基业。 - 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为平定南蛮,采取了硬攻与智谋并用的策略,最终平定了南蛮,稳定了蜀汉的后方。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理念和智慧思考,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英雄人物的悲剧与豪情,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

世界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封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代州刘恢以书荐玄德见虞。虞大喜,令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张举见势败,亦自缢死。渔阳尽平。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除下密丞,迁高堂尉。公孙瓒又表陈玄德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那何进起身屠家;因妹入宫为贵人,生皇子辩,遂立为皇后。进由是得权重任。帝又宠幸王美人,生皇子协。何后嫉妒,鸩杀王美人。皇子协养于董太后宫中。董太后乃灵帝之母,解渎亭侯刘苌之妻也。初因桓帝无子,迎立解渎亭侯之子,是为灵帝。灵帝入继大统,遂迎养母氏于宫中,尊为太后。董太后尝劝帝立皇子协为太子。帝亦偏爱协,欲立之。当时病笃,中常侍蹇硕奏曰:“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后患。”帝然其说,因宣进入宫。进至宫门,司马潘隐谓进曰:“不可入宫。蹇硕欲谋杀公。”进大惊,急归私宅,召诸大臣,欲尽诛宦官。座上一人挺身出曰:“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武士拥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勿得下手,待我谏去。”众视之,乃司徒陈耽,径入宫中来谏帝曰:“刘谏议得何罪而受诛?”帝曰:“毁谤近臣,冒渎朕躬。”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为内乱: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帝曰:“封谞作乱,其事不明。十常侍中,岂无一二忠臣?”陈耽以头撞阶而谏。帝怒,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谋杀之;假帝诏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江夏平,诏封坚为乌程侯。

小说三国演义之二

十常侍皆免冠跪伏于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资。”言罢痛哭。帝怒谓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呼武士推出斩之。刘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一日,帝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恸。帝问其故。陶曰:“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帝曰:“国家承平手机单机三国游戏大全下载,有何危急?”陶曰:“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

却说十常侍既握重权,互相商议:但有不从己者,诛之。赵忠、张让差人问破黄巾将士索金帛,不从者奏罢职。皇甫嵩、朱儁皆不肯与,赵忠等俱奏罢其官。帝又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坏,人民嗟怨。于是长沙贼区星作乱;渔阳张举、张纯反:举称天子,纯称大将军。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傍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玄德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

适督邮行部至县,玄德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督邮坐于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关、张二公俱怒。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玄德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督邮大喝曰:“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玄德喏喏连声而退。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吏曰:“督邮作威,无非要贿赂耳。”

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后,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玄德疑在遣中。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第二章:朝内大乱

吕布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活,忙把董卓推到椅上坐下,说道:“主公不嫌弃,我情愿给你当个儿子。“说罢,扑地跪倒,连连叩起头来。董卓呵呵大笑。董卓立刻封吕布为骑都中郎将都亭侯,又赐给他金甲、锦袍。当日设宴庆贺,尽欢而散。

当夜二更时分,吕布提着刀,来到丁原帐中。丁原正在灯下看书,见吕布进来,就放下书来相问。吕布瞪着两眼,大声吆喝。丁原见他突然变心,不禁慌了手脚,忙道:“奉先,你怎么无缘无故变了心?……”吕布不等他把话说完上去,一刀砍下他的脑袋。

吕布设宴招待李肃,两人边喝边谈,喝到酒酣耳热的时候,李肃挑逗吕布说:“我们虽然好久不见,可是令尊大人我倒是常见的。”吕布以为他喝醉了酒,说的是醉话,于是说道:“兄长喝醉了吧,先父去世多年,怎么能够和你见面呢?”

一天,董卓大摆宴席,遍请公卿。公卿们都害怕董卓,谁敢不到?董卓等百官到齐了,然后慢慢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酒行数巡,董卓命人停酒止乐,厉声道:“我有一言,众官请听。”众官都侧耳静听。董卓说:“天子为万民之王,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现今少帝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我想废少帝,立陈留王,诸位大臣意下如何?”百官听了,不敢出声。

再说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领铁甲军马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廷,毫无忌惮。校尉鲍信对袁绍说:“我看董卓必有异心,不如早点除掉为宜。”袁绍说:“朝廷刚刚安定,不可轻举妄动。”鲍信又去见王允,也说此事,王允说:“且容商议再定。”

此时何靖反对,董卓要杀丁元。丁元身后站着一位高大威猛的将军,手拿方天画阵,恶狠狠的盯着董卓,李若连忙劝住董卓,丁元也被劝走了。次日何靖和董卓各自率领军在城外对战。两军败前,吕布手持画阵威风八面,董卓的军队被杀的败了一阵。董卓想要劝吕布,李若要董卓把自己的赤兔宝马送给吕布。董卓虽然有些不顾,最后还是答应了吕布见了赤。

陈刘王刘邪定邪镇定,自若应对得体,董卓很惊讶,心里有了废掉皇帝的想法。董卓仗着自己有军队,不仅带剑参加招会,而且从兵虏罗民间财物强抢民女,还经常侮辱宫内分祭和公主。董卓向费少帝立刘邪某事里若出了主意,董卓宴请百官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平定军后,朝政并没有好起来。汉少帝续位后陈冠十分适合大将军和晋维了。为了权力展开激烈的斗争,何镜觅朝夕粮刺,时董卓带兵杀进。成功,董卓来之前何靖被杀掉了。时常是斥少帝逃跑被大臣们杀了,董卓正好发现了少帝,少帝吓得够呛。

三国演义 第 二回送金珠李肃说吕布 献宝刀曹操谋董卓

突然,曹操拍手大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能哭死董卓吗?我虽然没有多大本事,但愿斩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一哭一笑,对比强烈,既刻画出群臣的懦弱无能,又展现出曹操务实睿智、颇富英雄气概的一面。)王允忙问曹操有何妙计。曹操道:“我在董卓手下做官,实际上是想趁机杀死他。现在董卓很相信我,所以我能常常接近他。听说司徒大人有七星宝刀一口,我想借来刺杀董卓。”王允当即取来宝刀,并亲自为曹操斟酒壮行。

当晚二更时分,吕布提刀进入丁原军帐中,一刀砍下丁原首级(“一刀”二字写尽吕布的冷血无情)。次日,吕布拿着丁原首级,去见李肃。李肃遂带吕布来见董卓。董卓大喜,摆酒席招待吕布。吕布拜董卓为义父,董卓又赐给吕布金甲锦袍。从那以后,董卓的威势越来越大,自领前将军事,封弟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蒋、都亭侯日,董卓会集公卿,宣布要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九月,董卓皮少帝刘辨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让献帝给他极高的待遇,可谓是威风八面。不久,董卓又杀害了刘辨,自此在宫中更加胡作非为。有一次,董卓带着军队出城。乱杀平民百姓,还扬言杀贼大胜而回,将抢来的人和财物分散给众军士。(以具体事测诠释董卓的“胡作非为”,揭露其狡诈冷酷、饮血噬骨的虚伪、残暴本性。)

”李肃取出金珠、玉带,道:“董公久慕大名,特地令我赠送这些东西。”吕布道:“董公如此厚爱,我将如何报答他呢?”李肃道:“仅在举手之间,只是你不肯罢了。”吕布低头想了一会儿,道:“我想杀了丁原,而后率军士归顺董公。”李肃道:“事不宜迟,一定要速决。”

”吕布惶恐道:“我投靠丁原,也是出于无奈。”李肃道:“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之内谁不钦佩?功名富贵,好比探囊取物,为何要屈居人下呢?”吕布道:“只恨我没有遇到明主。” 李肃笑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遍观群臣,都不如董公。董公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肯定能成大业。”吕布道:“我倒想跟随他,只恨没有门路。

吕布见了大喜,对李肃道:“兄长赐我龙驹,我怎么报答呢?”李肃道:“我是为义气而来,哪里指望报答!”吕布置酒相待。酒酣,李肃道:“我与贤弟很少相见,可是和令尊大人常常碰面。”吕布道:“兄长醉了!先父去世很多年了,怎么能和兄长见面?”李肃大笑道:“不是!我是说现在的刺史丁原。

李肃带着礼物,向吕布的营寨奔来。李肃见到吕布,道:“听说贤弟要扶持国家,我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意献给贤弟,以助虎威。”吕布让人牵过来一看,只见那马浑身上下像火炭一样红,没有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人海的气势。

大臣们听后,噤若寒蝉,只有荆州刺史丁原一人反对。董卓大怒,呵斥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此话何其霸道。此语一出,董卓的蛮横、残暴与无道尽显无疑。)说着他就想拿佩剑杀了丁原。这时,忽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董卓这才罢手。(未写其人,先显其势。通过前文董卓的蛮横残暴与此刻罢手的对比,烘托出吕布不凡的气势。)此人便是丁原的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董卓看吕布英勇无比,便想将吕布招至麾下。虎贲中郎将李肃进言:“我与吕布是同乡,此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我能让他拱手来降。”董卓便问其详。李肃道:“用主公您的宝马'赤兔’,以及一些黄金珠宝进行利诱,再加上我的劝说,吕布一定会背叛丁原,来投主公。”董卓欣然同意,于是将“赤兔”马和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交给了李肃。

袁绍、曹操、袁术等人知道何进被害以后带着官兵冲进宫内,将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宦官杀死。张让、段珪两个宦官劫持少帝刘辨及陈留王刘协,连夜逃到了北邙山。后来,在领军来救少帝的河南中部掾吏闵贡的威吓下,张让投河自尽,段珪则被闵贡杀死。司徒王允、太尉杨彪等人随后赶到,护送少帝及陈留王归京。没走多远,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原来是董卓带兵赶到了。

曹操最终与其他反对十常侍的将领一起起义,被称为“董卓之乱”,他们组建了军队,与十常侍进行了激烈的冲突。最终,曹操等人成功击败了十常侍ipadmini2 网页游戏,将他们扣押,而张让和赵忠等人则被处决。

受到十常侍的统治的压迫和绝望,朝中许多忠臣开始策划反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操,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将领,尝试通过对抗十常侍来拯救朝廷。

这十个常侍之中,其中最有权势的是张让和赵忠。他们不断地插手朝政,干预各种决策,并且欺负朝中有识之士。他们贪婪、残暴,甚至对皇帝进行殴打。

在东汉末年,首都洛阳陷入了一片混乱。当时朝廷中有一群权臣,被称为“十常侍”,他们掌握着皇帝的权力,通过贿赂、胁迫和控制皇帝来实现他们自己的利益。

这时候,袁绍仍然主张诛杀全部宦官。何进却坚持要与大臣们一起商量。张让知道以后,又送了许多的东西去贿赂何苗,让他紧急入宫告诉何太后。何太后又马上召见了何进,不准他杀害全部宦官。何进只好唯唯诺诺地退了出来。袁绍于是献计,宣召四面八方的州郡将军,让他们带兵前来“清君侧”,何太后就无法阻挡,也不好偏袒宦官了。何进立即同意。主薄陈琳马上反对,说让州郡发兵前来,叫地方官冒犯京阙重地,这是以下犯上,破坏朝廷的制度。况且,英雄们各怀一心,恐怕会因此弄出什么大乱子来。何进却说他是懦夫之见。曹操也认为:这事情必定要失败,大乱天下者必定是何进。这正是:无能治国却掌权,有心贪财不要命。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六月,何进派人在河间毒杀了董太皇太后,然后叫人们扶着她的灵柩回到京城,将她埋葬在文陵。下葬的时候,何进又推托自己有病,不肯出来理料丧葬事情。

第二天早朝时,一个大臣上奏,说董太皇太后原来只是一个藩王的妃子,不宜长期居住在皇宫,应当立即迁回她原来所在的河间去。众大臣也全部附和。于是何进一面派人强迫董太皇太后回到河间,一面点起军队,围困了董重的府宅,追索他的骠骑将军印绶。董重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在后堂自刎了事。董家人员举了哀,何进的士兵方才散去。张让、段珪见势不对,立即用金银珠宝结交了何进的弟弟何苗以及他们的母亲舞阳君,请他们一起到何太后那里去说说好话。何苗与舞阳君见钱眼开,立即高兴地答应了。因此,十常侍又变成了新皇族的宠儿。

两宫太后就这样争吵不休,张让等人只好劝说她们各自回宫。何太后气愤不过,连夜召集何进入宫,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何进出来,立即召集三公共同商议,准备废除了太皇太后。

专题: 续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