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刘备关羽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小说家罗贯中。这部小说是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和人物命运。其中,刘备和关羽是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刘备,字玄德,是蜀汉的开国之君,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性格仁德、宽厚、有远见,善于用人,深得人心。在小说中,刘备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一个重视情义、有理想、有抱负的领导者。他有“仁德皇帝”的名号,追求“仁”、“义”的治国之道。刘备的“桃园三结义”则是他与关羽、张飞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之一,也是蜀汉的重要将领。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忠诚、勇猛、武艺高强,同时也有着“义”的精神。他著名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事迹,展现了他非凡的武力和坚定的意志。关羽也是忠诚、信义的象征,他对于刘备的忠诚和对于“忠义”的坚守,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刘备和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人物,他们的故事和形象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三顾茅庐

张飞不耐烦了,说:“问他有什么用?外边风雪越来越大了,不如早点回去吧!”刘备向张飞瞪了一眼,责怪他不懂礼貌。诸葛均也说是哥哥既然不在,对客人不敢久留。刘备说是过几天后,一定再来拜访,当场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

刘备十分高兴,跟着小童进去。走到中门三国国产PC单机游戏,只见门上挂着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他正想踏进草堂,瞧见草堂上有一位少年靠着炭炉手抱双膝,正在悠闲地吟诵诗歌。刘备怕扫了他的兴,就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待,一直到他吟诗结束,才进门上前行礼。那少年慌忙答礼,说:“将军是来找我哥哥的吗?”

三国演义小说刘备关羽

小童说:“我记不得许多。”刘备等人往回走了几里路,忽然看见山间小路走来了一个人,此人长得英俊潇洒,容貌不凡,刘备以为他就是诸葛亮,急忙下马行礼问:“先生是卧龙吗?”那人说:“我不是孔明,是孔明的朋友崔州平。”刘备曾听司马徽谈起过他的名字,知道他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就拉他在大石头上坐下,向他请教安邦定国的大计。崔州平认为当今天下大乱,是大势所趋,人力难以挽回。刘备认为应当尽人事以听天命,总得作一番努力才是。崔州平说自己是山野村夫,不配论天下大事,刚才不过是随便乱说罢了。刘备问孔明在哪里,崔州平说自己也正在找他。刘备邀请崔州平到他身边做事,崔州平一口拒绝,说是对功名没有兴趣,拱手告辞走了。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章:三兄弟义结桃园

张飞大怒,圆睁环眼,从马背上跳下来,直闯府内,那把门的哪里能阻挡得住他。张飞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在厅上,便大喝一声:“害民贼!认得我吗?”督邮还没开口,就被张飞一把揪住头发,拉出府门,一直拖到县衙门前。张飞把他绑在拴马桩上,扯下柳条,朝着督邮两腿用力鞭打,一边打着,一边骂道:“你这害民贼,还敢害我哥哥吗?”一连竟打断数十枝柳条。围观的人们跟着叫道:“打得好!打得好!”刘备正在衙内犯愁,忽听县衙门前一阵喧闹之声,忙问左右,左右答道:“张将军绑了一个人,在那里痛打。”刘备一听,急忙前去。张飞说:“这种害民贼,不打死他,留他也是个祸害。”督邮求饶说:“玄德公救我性命!求求您了!”刘备毕竟是仁慈的人,便上前急喝张飞住手。

这天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刚好从督邮住地门前经过,见到有五六十个老人,都在门前痛哭。张飞问:“你们为何痛哭?”众老人答道:“督邮逼迫县吏,谋害刘县尉,我们都来苦苦求情,把门的人不仅不放我们进去,反而来赶我们。”

一天,一个督邮行部来到安喜县。刘备等人出城迎接。这个督邮见刘备给他施礼不仅不理,反而在马上耀武扬威地挥动鞭子。关羽和张飞看到这个情景都很恼怒。到了住所,刘备侍立台阶下面,督邮南面高坐。过了好久,督邮才问:“刘县尉是何出身?”刘备答道:“我乃中山靖王的后代,自涿郡参加围剿黄巾军的战争,经历大小三十余战,所以才得现职。”

于是三人连夜带领人马来投朱俊,朱俊待他们不薄,于是兵合一处,共同作战。这期间,参加讨伐黄巾起义军的还有曹操、孙坚等各路人马。战争结束后,朝廷任命曹操为济南相,孙坚为别部司马,唯独刘备、关羽、张飞不被任用,还是经人多次奏请,才委授刘备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的一个小小县尉。刘备大失所望,只好将众士兵遣散回乡,自己与关羽、张飞带领二十多个亲信到安喜县上任。

回到寨中,董卓问刘备任何官职,刘备实话实说:“我还没有官职。”董卓便看不起他们,更不以礼相待。张飞是火爆性子,他哪里忍得下这口气,便对刘备说:“我们冒死血战,救了这小子一命,他却这样无礼!如不杀了他,难解我心头之气!”说着,便要提刀去杀董卓。刘备和关羽急忙劝张飞说:“他是朝廷命官,岂可随便乱杀?”张飞气呼呼地说:“你们要是不让我杀了这狗东西,那么二位哥哥在此,我自己投奔别处去了。”刘备说:“我们三人是结义兄弟,同生共死,怎能分离?要走一齐走,咱们一块投奔别处吧。”张飞这才答应。

《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三结义

刘备回头一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个黑脸大汉,身高八尺,长得豹头环眼,满脸络腮胡子,说话声音像打雷似的。刘备见他相貌威猛,就问他的姓名。那个黑脸大汉回答:“我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中有不少田地,杀猪卖酒,欢喜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刚才见你看了布告,唉声叹气,不知道你究竟有什么为难之处?”

刘焉听了邹靖的话,立即下令招兵,贴出布告。布告在涿县贴出时,惊动了当地的一位英雄。他姓刘,名备,字玄德,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不过当今家中已经破落了。刘备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依靠织草席、卖麻鞋谋生。到了十五岁时,母亲才让他出门读书。刘备为人厚道,言语不多,喜怒不动声色,欢喜结交天下豪杰。他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他家的附近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桑树,远远望去,树冠很像皇帝座车上的车盖。风水先生见了这棵桑树说:“这家人中一定会出贵人。”幼年的刘备听到了这话,洋洋自得。他和乡间的小伙伴一起在桑树下玩耍,曾经指着桑树口出豪言壮语:“等我将来做了皇帝,一定要乘坐有这种车盖的车!”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宦官掌权,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宦官乱政,牵动天下,造成民不聊生,便爆发了农民起义。当时,有个名叫张角的人建立了太平道,到处散布民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他带领四五十万人起义,一律头扎黄巾,称为黄巾军,起兵杀奔幽州。

曾经称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三国演义》

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8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小说《三国演义》是以人物为载体,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刘备托陈震给关羽送信,关公去意已决,几次去告辞曹操,都挂回避牌,张辽也拖病不出。关羽写了辞别信给曹操,把所给金银、大印等都留下,带二夫人走了。

袁绍又要杀刘备,刘备说是曹操的计,袁绍信以为真。刘备说找人送信给关公,必来投奔。汝南黄巾军猖獗,关公领兵五万出征,荀彧担心关羽归刘备。孙乾来告诉关羽,刘备在袁绍处。

关羽斩了颜良令曹操更钦佩,封关羽汉寿亭侯。文丑带兵抢曹操粮草车仗,又来抢马,自己队伍就乱了,张辽、徐晃打不过文丑,关公杀文丑于马下。刘备隔河看到关羽旗帜,却被曹兵打回。

袁绍要杀刘备,刘备说天下人长的一样多的是,怎么能说是我弟关羽呢?袁绍是没主意的人,转而斥责沮授,险些杀了好人!文丑要为颜良报仇,带兵七万、刘备三万随后来打曹操。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火烧博望坡

一直杀到天亮方才收兵,刘备方面的军队大获全胜,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经过这一仗,关羽、张飞两人,都对诸葛亮佩服得不得了,异口同声说:“诸葛亮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他俩走了没有几里路,看见糜竺、糜芳带领军队拥着一辆小车走来,车中坐着的正是诸葛亮。关羽、张飞下马拜伏在车前,衷心佩服军师的神机妙算。过了不久,刘备、赵云、刘封、关平等都到了,集合军队,将缴获的粮草、财物分赏将士,班师回转新野。新野县的百姓夹道欢迎他们胜利归来。

这时,诸葛亮对刘备说:“主公今天可以带兵在博望山下驻扎。明天黄昏时,敌军必到,主公马上弃营退走。只要见到火起,就回军杀过去。我与糜竺、糜芳带五百士兵守住新野县城,吩咐孙乾、简雍准备庆功酒席,安排功劳簿准备给各位将领记功。”诸葛亮说得斩钉截铁、满有把握,就好像已经打了胜仗似的。刘备听了,也有点疑疑惑惑,不太定心。

《三国演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关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历经艰险,终于快要与刘备重逢。然而此时袁绍处却暗流涌动,袁绍对刘备本就心存疑虑,关羽斩了他手下诸多将领。袁绍更是恼怒,欲对刘备不利。刘备处境危急,能否化险为夷?关羽在寻兄途中又是否还会遭遇其他变故?这些悬念都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晓后事如何,只得继续往下读,一探究竟。

3. 接着到洛阳,洛阳太守韩福与牙将孟坦设计欲擒关羽。孟坦出战,战不三合拨马便走。关羽马快赶上,一刀将其砍为两段。韩福放暗箭射中关羽左臂,关羽忍痛冲散众军,手起刀落将韩福斩于马下。

2. 关羽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踏上征程,一路上精彩不断。他首先来到东岭关,守将孔秀索要曹操文凭。关羽因行期紧迫未讨得,孔秀便不放行。关羽大怒,举刀就将孔秀斩杀。

小说:三国演义,刘备关羽张飞结拜前说的话,你根本想象不到

通过这篇《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结拜前说的话的描写,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三位英雄英勇无畏的豪情壮志,更能够领略到他们之间真诚而又坚定的情谊。他们的誓言见证了他们日后历经千辛万苦网页三国游戏昵称女可爱,共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传奇历程。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第二十三章:白帝城托孤

孙权为了抵抗刘备,只好派使者去见曹丕,表示愿意向魏归降,请曹丕出兵去袭击汉中。曹丕十分高兴,便封孙权为吴王。曹丕并不立即出兵,还是在一旁观望。此时,三国鼎足的局势大变,已基本上形成了魏吴联合对付蜀国的局面。

刘备进兵到了白帝城,听说孙权派诸葛瑾来,就请他进来。诸葛瑾说:“吴侯本想与云长结亲,没有恶意:后来是曹操给吴侯写信叫袭击荆州。吴侯本来不肯同意,可是吕蒙擅自用兵,误害云长。如今吕蒙已死,怨仇已息。孙夫人一向思归,吴侯让我告诉陛下,东吴愿送回夫人,交回荆州,遣送降将,然后两家结盟,共同去攻打曹丕。”刘备大怒:“东吴杀我弟云长之仇,不共戴天!想让朕罢兵,除死方休!要不看丞相的面子,先斩了你的首级。”诸葛瑾只好返回江东,向孙权如实汇报。

这时,刘备已引兵行于途中,得报张飞被害,哭昏于地。次日,张飞子张苞、关羽子关兴俱赶来见刘备。刘备抱住两个侄儿痛哭。众将见刘备终日号哭,便召隐者李意问吉凶。李意至,刘备以能否为二弟报仇之事相问。老人索笔画兵器图四十余张,画完撕碎;又画一人仰卧于地,旁边一人掘土埋之,上写一“白”字。画毕,稽首而去。

自此,刘备每日下校场操演兵马,准备御驾亲征。孔明引百官至校场相谏,言其利害。刘备刚有悔意,张飞闯来.抱住刘备痛哭,求他勿忘桃园之誓。刘备劝张飞少饮酒,勿鞭打士卒,以便共同伐吴:张飞回到阆中,限令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部将范疆、张达请求放宽限期,张飞便叫人将他们各鞭背五十,申令若违了期限,便即杀头。

刘备想了一想说:“等军师病愈,再行不迟。“孔明一听,便从床上跃然而起,把屏风一去,外面文武百官都一齐出来,拜伏在地说:“大王既允,那就请择吉日行大礼。”孔明说:“王上现已允众臣所奏,便可筑坛,恭行大礼。”

专题: 三国演义小说7   三国演义小说者   三国演义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