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飞戟

0

《三国演义》是一本古典文学小说,由罗贯中编写,描写了中国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280年)的历史故事,融合了真实的事件与虚构的故事情节。在《三国演义》中,确实涉及了多种兵器,但并没有明确记载“飞戟”这一武器的使用。三国时期的武器以剑、枪、刀、弓箭、战车、战马等为主,而飞矢、飞镖等远程兵器较为常见,但飞戟作为特定兵器在小说中并没有详细描述。

《三国演义》中的兵器战斗场景通常是以双方士兵的肉搏战和阵型战为主,涉及的兵器种类繁多,但这些都基于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想象。因此,如果提到的“飞戟”没有在《三国演义》中特别出现,那么它可能是在某些改编、衍生作品或后世的文学创作中被提及,或是某种特定的文学手法或艺术创作的虚构元素。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第七章:曹操智斗吕布

但不一会儿,吕布的援兵赶到,两处兵马战到天明,随后吕布亲自引兵赶到。曹操的将士打不过吕布,便往西而走,忽又遇到吕布的人马拦住去路。曹操不能前进,又无计可以逃脱,只好大叫:“谁来救我!”只见一将冲出,手持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此人正是典韦。典韦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回头对部下说:“敌来十步就呼我!”便放开脚步,冒箭前进。吕布军中有数十骑追上来了。典韦的部下齐声高喊:“十步了!”典韦说:“五步还呼我!”部下又喊:“五步了!”典韦便转身飞戟刺去,只见一戟一人坠马,戟戟无虚发,立即杀了十数人。吕布军士便退。典韦又飞身上马,挺着一双大铁戟,冲杀进去。吕布的将士抵挡不住,各自逃去。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

三国演义小说飞戟

曹操兵行到泰山险路时,郭嘉忙对曹操说:“且不可急进,恐此处有伏兵。”曹操哈哈大笑道:“吕布是无谋之辈,才叫薛兰守兖州,自己去濮阳,这里怎么会有埋伏呢?”便令曹仁领一军去围兖州,自己进军濮阳,去攻打吕布。

在线bl游戏网页游戏下载刘备与关羽、张飞领着本部人马,来到小沛,修葺城墙,布告安民。吕布得知曹操回来,急召副将薛兰、李封说:“我早就想重用你二人,你们引军一万,坚守兖州,我亲自前去破曹。”陈宫急忙劝说:“将军千万不能放弃兖州。薛兰必然守不住兖州。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那里,曹军必从那里经过,等其过半:一击便可胜之。”吕布不听。

饮宴已毕,陶谦把刘备让到正座,向大家作了一个揖道:“我已经老了,两个儿子都不成器,负不起国家的重任。刘使君是皇帝的同宗,德高才广,可以总领徐州。我本人只想退体养病。”刘备一听,连连摇手道:“我为了大义来救徐州,现在无端把它据为己有,天下将认我是个不义的人了。”这时,糜竺、陈登都劝道:“刘使君正好借此创立功业,请不要推辞才是。”

曹操看了,拍案大骂道:“刘备是什么人,竟敢写信来劝我!而且语句中还带有讥讽的意思!“喝令将来使推出斩首。郭嘉连忙上前劝阻。郭嘉道:“刘备远道而来,先礼后兵,主公应该好言回复,使他没有戒备;然后再去攻城,就容易攻破了。”曹操这才息了怒气,吩咐款待来使,让他等候回信。

大家重新坐定商议。刘备道:“我想先写信给曹操,劝他和解,他如果不答应,再去和他厮杀。”当下他便写了信,派使者送给曹操。曹操在军中,忽报徐州送来战书,他拆开一看,原来是刘备来信。信中先替陶谦解释,后说董卓余党正在扰乱朝政,劝曹操放弃私仇,撤兵去救国难。

可是孔融、田楷两路人马到了徐州后,都害怕曹操兵力大,只远远地扎下营寨,不敢轻进。曹操见来了两路援兵,就分兵防御,也不敢再去攻城了。隔了一天,刘备赶到,见孔融按兵不动,便道:“恐怕城中缺粮、不能长久支持。我叫关羽,赵云率领四千人在你部下相助,我和张飞杀奔曹营,径到城里去和陶府君商议。”孔融依从了刘备的主张,会合田楷坚守阵地。关羽、赵云两人两边接应。刘备和张飞领着一队人马向曹营冲杀过去。

刘备和关羽、张飞率领自己的三千人马为先锋,赵云率领二千人马随后,一起向徐州进发。糜竺回到徐州,把孔融请了刘备同来协助的事报告了陶谦。这时陈登也从青州回来,报告田楷答应发兵的消息。陶谦听了,心才安定下来。

刘备见了公孙瓒,把要借兵去救陶谦的事对他说了一遍。公孙瓒道:“曹操和你无冤无仇,你何苦替人出力呢?”刘备道:“我已经答应了人家,不便失信。”公孙瓒遂答应借给他二千人马。刘备又要求借赵云同去,公孙瓒也答应了。

糜竺主张去向北海孔融、青州田楷求援,他说:“府君在徐州多年,百姓都很爱戴,只要小心防守,等两处救兵来到,曹操一定会被迫退兵的。”陶谦依从了糜竺的主张,写了两封信,派广陵人陈登往青州,糜竺往北海去,自己率领军民守城。

陶謙只得领兵出城迎战。曹兵都身穿孝服,远远望去,就像大地上铺上一层白雪一样,中军竖着两面白旗,上写“报仇雪恨”四个大字。双方摆开阵势。曹操纵马出阵,破口大骂。陶谦在马上向曹操行礼,一边婉言解说道:“我本想结好明公,所以才派张都尉护送,想不到他见财起意,以致令尊惨遭杀害。这事实在和我不相干,请明公明察。”

他到陈留见了张邈,正好吕布也在那儿。原来吕布自从逃出长安,袁术、袁绍都不肯收留他。后来他投奔张杨,他的家眷也从长安来会,却被人得知消息,写信要张杨杀死他,他只得带着家眷来投张邈。陈宫认为吕布是当世的勇士,便劝张邈乘曹操东征,兖州空虚,叫吕布去袭取兖州,扩充势力。张邈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立刻点了人马,叫吕布、陈宫率军出发。

以上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非常精彩的六次单骑救主,其中有一次是解救孙坚,一次是解救孙权,另外几次则全都是为了解救曹操,可以说这六次单骑救主的的惊险程度,每一次都不次于赵云的长坂坡,都非常值得一看。

后来在曹操与马超潼关大战之时,曹操被马超击败,当时的场面非常狼狈,曹操为了逃跑,被逼得割须弃袍,可即使这样还是被马超发现了,并追了上来,眼看就要命丧马超之手的时候,又是曹洪及时赶到,他拦住了马超,与马超大战了四五十个回合,为曹操的逃跑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曹洪是曹操的弟弟,也是早期曹操手下的主要虎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由于诸侯内部出现分歧,曹操只能单独率领部队追击董卓,但是在半路上被董卓的手下徐荣击败,多亏了曹洪及时赶到,将自己的战马献给了曹操,帮助曹操脱离了危险。

马超眼看活捉曹操无望,便下令手下人乱箭齐发,打算将曹操射死在岸边,许褚一手执马鞍为曹操挡箭,另一手使篙撑船前行,同时双腿还要夹舵摇撼控制方向,就这样硬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曹操带离了险境,让他安然无恙的到达了对岸。经此一战,“虎痴”彻底地变为了“虎候”。

许褚是继典韦之后,曹操身边的又一位顶级保镖,他有“虎痴”的称号,在抢渡渭水的时候,曹军被马超的大军突袭,已经被马超杀的吓破了胆的曹军,一听说马超再次来袭,顿时乱做一团,纷纷抢船争渡,场面非常混乱,而马超则看准了乱军之中的曹操,纵马直奔曹操而来,就在马超的战马距离曹操不到百步之时,许褚突然赶到了战场,他背起曹操冲天一跃,硬是从岸边跳到了一丈多远的船筏之上,使曹操逃过了一劫。

第三次救曹操是在宛城,原本这一次曹军已经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宛城,可是由于曹操看中的张绣的婶娘,并将其接入到自己的营中,导致张绣反叛,不过张绣在起兵之前料到了自己手下没有人是典韦的对手,便设计偷走了典韦双戟,典韦在身无甲胄、手无兵器的情况之下,硬是以血肉之躯挡在辕门之外,双手各拿一敌军士卒的尸体作为兵器,杀得张绣手下士兵不敢往前半步,为曹操创造了逃跑的机会,可惜经此一战,典韦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第二次是在濮阳城内,典韦保护着曹操左冲右突,凭借着自己不畏生死的厮杀,将当时被敌兵截杀的曹操救出城外,让曹操能够重整旗鼓。

这时候四面皆是大火弥漫,曹军已乱成一团,任凭曹操再怎么足智多谋,面对着杀气腾腾的黄公覆,也只能是坐以待毙。好在此刻张辽乘坐一条小船及时赶到,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救下了曹操,并且一箭将黄公甫射落水中,然后保护着曹操逃离了战场。

赤壁大战的时候,周瑜借着诸葛亮的东风,一把大火将曹操的军队烧得溃不成军,眼看大势已去,曹操只能落荒而逃,这个时候与周瑜合谋上演苦肉计的黄盖黄公覆赶到了,由于他之前是打着投降曹军的旗号而来,所以并没有人对他太过注意,结果让他的战船直接杀到了曹操的面前。

但华雄一直在后面紧追不舍,为了保护孙坚,祖茂让孙坚与自己交换头盔,然后一个人带着孙坚的头盔将华雄引走,孙坚因此脱离了险境。而祖茂眼看无处可逃,他便将孙坚的赤裸挂在庭柱上,准备引诱华雄来此趁机偷袭,可惜他不是华雄的对手,最后被华雄斩于马下。

这一次征讨董卓,这四人一直跟随在孙坚的左右,但是在孙坚的军队就要打到虎牢关的时候,负责粮草的袁术担心孙坚抢了头功单机刘关张三国游戏攻略,便故意不给孙坚发放粮草,孙坚的军队只能就地安营扎寨,没想到当天夜里,董卓手下的猛将华雄来偷营,一阵突袭之后,将孙坚的大营冲的七零八落,孙坚只能在祖茂的保护下突围逃跑。

在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曾担任先锋一职,当时他的手下有四员大将,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这四个人都是孙坚的心腹大将,在孙坚的麾下立下过无数战功。

众将随后也到,寻路归寨。看看天色傍晚,背后喊声起处,吕布骤马提戟赶来,大叫:“操贼休走!”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霞客:借用毛宗岗一句评:忽上马,忽下马;忽用小戟,忽用大戟。写典韦如生龙活虎。这也是为什么宛城之战曹操独哭典韦的原因吧!)

(霞客:《三国演义》中几个用戟的高手,吕布用一戟独步天下,典韦用双戟威震四方,又有短戟十数枝,甚是惊人。东吴太史慈也是用双戟,也是个猛人。)

于禁曰:“某今日上山观望,濮阳之西,吕布有一寨,约无多军。今夜彼将谓我军败走,必不准备,可引兵击之;若得寨,布军必惧:此为上策。”

(霞客:这下许褚以勇力投曹操,也可以说是技术入股,前途光明;曹老板是既灭黄巾,又得勇将,可谓双喜临门。许褚出世,才能在典韦阵亡之后护得曹老板半世的安危。)

(霞客:贼还挺讲信用,可惜遇到了一个武力值既高又想空手套白狼的许褚。人说勇士“力大如牛”,许褚这明明是“九牛二虎之力”的典型代表。)

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

专题: 从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