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赵云画像

0

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中,关于赵云的描写的画像,小说中没有具体的描绘,而是通过文字来展现赵云的形象。通常在影视作品或相关艺术作品中,赵云的形象会根据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偏好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描绘他为一个英武潇洒、英勇善战的武将形象。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演义》中蜀汉的著名将领。他的形象在小说中被赋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单骑救主、长坂坡大战曹操等,这些故事都展现了赵云勇猛、智谋、忠诚的一面。在实际的文学艺术创作中,赵云的形象往往被描绘为身穿铠甲、头戴战盔、手持长枪的勇士形象,眼神坚定,充满力量感。

对于实际的“画像”,由于《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文学描述并未附带具体图像,所以并没有官方或普遍接受的“赵云画像”。在现代,赵云的形象设计往往基于对小说描述的理解和想象,通过绘画、雕塑、动漫、游戏等艺术形式呈现。如果需要特定的赵云画像参考,建议在特定的艺术作品中寻找,如古装剧、漫画、雕塑等。

赵云巅峰时期,与任何当世名将交战,均是三十回合左右便已分胜负。虽然没有斩杀很多名将,但是总是光速战胜来将,战力恐怖如斯,确实不愧“武神”之名!而且赵云一生,败绩甚少,仅仅是年老的时候,打不过姜维而已。所以,赵云是超一流的战力,实至名归!

小鲜肉时期的赵云,与文丑交手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不过此时不是赵云的战力巅峰,赵云只是初出茅庐的少年,所以数据作不得准,不过此时的赵云可以和文丑平手,已经肉眼可见他的战力了。

《三国演义》中,与赵云交手过的人不少,赵云斩杀的将军也不少,但是斩杀名将的纪录相当稀少。赵云能拿得出手的斩杀纪录便是高览,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而且能和许褚打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所以高览虽然没有上一流名将榜,却是与颜良、文丑、张郃齐名的名将。

三国演义小说赵云画像

看看赵云是否配得上“武神”的称号,战力到底是不是超一流的,所谓的“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行榜有没有问题,我们只依据《三国演义》,不参考其它。

不同的画家笔下,赵云的形象有不同的展示。是不是符合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形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20年前三国类单机游戏,是不是符合大众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蒋萍《刘备征吴》中的赵云长胡子了,而赵三岛《天水关》中的赵云,已经成为老将了,猛一看和黄忠差不多。没办法,人总是要老的,帅哥也是要老的,总不能永远是小鲜肉的样子。

赵云的成名之战或者最高光的时刻是长坂坡七进七出,那一集是刘锡永画的,从盔甲到模样,赵云的形象明显和人物造型图中不太一样,算是独树一帜吧。

公孙瓒差点被袁绍大将文丑杀死,千钧一发之际,来了一位少年将军,“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断断续续,其他出版社也出版了多种版本的三国连环画,基本上沿用了上海人美的人物造型。甚至于以后拍的各种电影电视剧,也都受到了这套连环画的影响。

有忠君报国的传统之美,有仁爱百姓的大道之美,有文武兼具的智慧之美,有内敛儒雅的气质之美,有塑造形象的服装之美,有勇武刚健的力量之美,有关爱妇孺的温情之美……

赵云的流传形象,既有作为历史人物文韬武略的底色,也有文学艺术创作的拔高引导,更有权柄人物的强力推动,还有普通百姓的主观臆想美化。

游戏多突出打造“子龙一身是胆”的个人英雄形象。初期网络游戏的追捧玩家,多是日韩偶然天团花美男的审美拥趸,所以游戏创作者们把赵云塑造得也拥有一副顶级花美男的皮囊。

在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风靡大街小巷的时候,侯永生老师就是赵云的化身。在新版《三国》电视剧收视长虹的时候,聂远扮演的赵云为收视率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韩国前总统***受家世影响熟读三国,她十分喜爱赵云这个人物形象,她说“每次他出场我都会心跳”,她认为自己少女时代的初恋就是赵云。女性看三国故事,很多都是把赵云当成梦中情人代入情境去看的。

只有赵云,他“力”斩敌将,怀抱婴儿,安排安保,他的本事不是高到神鬼莫测的,他是普通人抬起头睁开眼就能明白理解的,让普通人可追可慕可亲可敬。

在清朝的八旗兵中,《三国演义》流传广泛,普通士兵最津津乐道的也是赵云,关二爷是武圣了,那就当神仙贡着吧,求神拜佛上香还愿就是了。

清朝时文武同品,文官为正,为了突出赵云的三国武将文韬第一,给赵云塑像塑造文官服饰。并依据赵云顺平侯属于文官序列的加持,顺理成章将赵云排为武将第一。

例如,益州刚打下来时,众人大都认为应该犒赏诸将,立了功的要先分房子分地,而赵云坚决主张应该先将田地房屋分给当地百姓,以发展当地经济汕头网页代码游戏推荐软件,优先改善民生。

清代乾隆皇帝曾说过“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也就是说,乾隆认为,如果按照赵云的建议办,最终统一天下的可能就是刘备了。

单人单骑着白袍于万千军中取敌将首级的薛仁贵,成功吸引千古一帝李世民的目光,定格在后人心中的是白袍先登的神勇,以及三箭定天山的威慑,虽勇武异常,但多少透露出背后的残酷。有故意打造“勇武”人设的嫌疑。

留下“千军万马避白袍”传说的陈庆之,因为身处南北朝乱世,胡汉大融合开启之前,且后来的对手北魏又取得了华夏正统地位,陈庆之受牵累少被提起。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年龄是笔糊涂账,赵云出场救公孙瓒是不及弱冠的少年,到跟随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中间只相隔了二三十年,赵云就是七十岁老将了。

在封建统治阶层眼中,他是富有智慧和远见的武将;在普通百姓心中他是燕赵感慨悲歌之士;在贵妇心中,他是白袍儒将;在乡姑心中,他是可以将孩子托付的可靠阿叔;在热血少年心中,他是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英雄豪杰;在怀春少女心中,他是永远的白马王子。

赵云形象在700年的流转中,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观者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形象,就像西谚所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此不同的是,不同时代的审美和不同人群的审美体系中,赵云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一位。

专题: 三国演义小说榜   评三国演义小说   小说真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