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评书小说文字

0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写,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人物故事。以下是《三国演义》的一段经典评书风格的描述:

话说那日,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北方曹操三雄并立,各有雄图霸业。刘备有卧龙、凤雏之谋略,孙权有长江天险之守御,曹操则有百万雄兵之威势。这日,曹操挥军南下,意图一举消灭孙权,夺取荆州,以图一统三国。孙权深知此战关系至巨,于是遣周瑜、陆逊等英杰,率军抵御。

周瑜运筹帷幄,奇谋迭出,与曹操军多次交锋。周瑜之计,既有火攻之妙,又有奇袭之巧。而曹操亦非等闲之辈,他深知自己的兵力虽多,却难以在水战中取胜。于是,曹操命夏侯惇、曹仁等将,率领精兵,与周瑜的水军在赤壁决战。大战之时,周瑜命士兵用火箭点燃曹操的战船,火势迅速蔓延,大火烧至岸上,曹军大乱。曹操只得率残部撤退,这场赤壁之战,最终以周瑜的计谋大胜而告终。

刘备闻讯,大喜过望,立即率军北上,与孙权共同抵御北方的威胁。孙权亦感振奋,两军并肩作战,共抗强敌。这一场三国之间的联手,不仅展现了三国之间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他们共御外侮的决心和力量。三国之间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千古,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这段《三国演义》的描述,以生动的评书风格,讲述了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和人物之间的纵横捭阖,展现了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杰的风采。

评书三国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安喜县张飞揍督邮

关羽跟张飞不一样,他冲刘备说:“大哥,您立了这么多功劳,反被督邮侮辱。依我看,此处乃荆棘之地,非鸾凤久栖之所,不如今天杀了督邮,大快人心。大哥弃官不做,我们陪您回归故里,另图大计。”刘备摇了摇头:“二弟、三弟,你们少待片刻。”张飞可不敢再打督邮了。

刘备跑出来一看就傻了,心说:三弟,这可是上差。“三弟,住手!”“大哥,让俺打死这害民贼,看他还要不要金银。”“三弟,你赶紧住手!”刘备跑过来就把张飞的手攥住了。督邮流着眼泪说好话:“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叹了一口气:“三弟,不能再打了。”“大哥,闪开。”这时,关羽来了。

问道手游逍遥仙盒子共12下张飞不解气,伸手再撅,弄下几根,在手中一捋,又是一条柳条鞭,打得督邮叫苦哀哉,鬼哭狼嚎,声音都岔了:“哎哟,救命!”“我打死你,再给你金子也不迟。”这下县衙外看热闹的是人山人海。有人知道要坏事,立刻跑到县衙给刘备送信。

三国演义评书小说文字

督邮一愣。张飞迈大步来到屋中,一把就把督邮的胸前抓住了。“害民贼,你不是要银子吗?来来来,俺老张给你。”说着,他用手一举,把督邮举起来了。张飞好大力气,从屋中举到院中,一直举到馆驿外,然后拿左手一推,右手一转,提溜督邮就跟提溜小鸡一样,一直到了县衙外,往地上一扔。

狮鼻阔口,大耳朝怀,腮边的胡须扎里扎煞。张飞这胡子特别,他横着长。要看《三国演义》原文,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您要不信,上动物园看看,那老虎的胡子就横着长。张飞头戴扎巾,身披软铠,往这儿一站,两只眼睛一瞪,用手一指:“害民贼,你可认得俺老张吗?”

张飞晃荡荡,平顶身高在一丈开外,胸前宽,臂膀厚,肚大腰圆。看面貌,黑黪黪的一张脸,这脑袋就好像金钱豹,两道眉毛拧着往上打卷儿,一直插入天苍。一双大环眼皂白分明,黑眼珠多,白眼珠少,就好像两个大白元宵上点俩大黑点儿。

伙计把事情经过一说,张飞气坏了,掏出散碎银两往桌上一放,走出酒馆,上马直奔馆驿。张飞到这儿一看,几十个老民正哭呢。“老人家,你们哭什么?”“三将军,您来了可就好了,您听,里面还打刘县吏呢。我们怎么求也不让进去。”张飞甩镫离鞍下马:“老人家闪开了!”

原来张飞看督邮一脸傲慢之气,说出话来不好听,他气往上撞,让刘备压下去了。刘备回到衙中闷闷不乐,张飞挺不高兴,就来到酒馆喝酒。酒馆在馆驿的后街。喝着喝着,突然听见有人哭,张飞奇怪:“伙计,哪里来的哭声?”

任凭这几十个老民如何哀求,就是不让进去。里边还是打,刘县吏哭着哭着都没声音了。这些老民着急,在外边连哭带喊。就在这紧要关头,突然一匹马奔跑如飞。“闪开!”老民一看,救星来了,马上之人正是刘备的三弟张飞。

汉朝有规矩,对待老民是非常尊重的。这几十个老民听说后,就来到馆驿。刚要进去,把门的军士一拦:干什么的下去!”“哎呀,跟督邮大人说说好话吧,千万别打刘县吏了。再说刘县尉确实是好人,来到安喜县,我们吃得好,住得好,夜间都不用关门闭户。”

“小人冤枉!”“打!”官兵拿起皮鞭,就把刘县吏拉到院中,捆到树上。啪!一鞭子下去,刘县吏就受不了了。接着,左一鞭子,右一鞭子,就打上了。馆驿有不少闲杂人,看不下去了。有一个做饭的厨师,他跟刘县吏有点儿亲戚关系,从后边溜出来,就把安喜县的老民找了几十位。

“哈哈,看来你跟刘备串通一气,蒙骗于我。”“大人,小人绝对不敢,刘县尉确实是一位好的父母官。”“你敢跟本官顶嘴吗?”“大人,刘大人是个好人。”“呸!小小的县吏竟敢护庇刘备,违抗圣旨。来呀,把他拖出去,狠狠地打!打到他说出刘备贪了多少金银为止。”

经典评书乐赏集(四)袁阔成《三国演义》

袁阔成先生擅长说传统书目,曾经录有《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西楚霸王》、《碧眼金蝉》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传统评书。其中1981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了长篇评书巨著《三国演义》共计365回。袁阔成古书今说,为传统书目融进了现代词汇,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使他播讲的《三国》评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因而达到了他艺术道路上的辉煌顶峰,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国第13回:曹操想借刘备之手除掉吕布,刘备识破他一石二鸟之计

许褚直临疆场:“对面战将通名报姓!”“在下徐晃徐公明你是何人?”“曹营大将许褚许仲康,你看刀吧!”许褚往前一催马,这口大刀往空中一举,搂头盖顶就是一刀,徐晃擎斧往上一接。那许褚多快的招数,两个人马往前冲,大刀从底下往上,直奔徐晃的软肋,这手叫进步撩阴刀。

身背后葫芦金顶绿缎子五杆护背旗,上绣将之五才:智、仁、信、勇、忠;狮蛮带三环套月搭钩,左挽弓,右别箭,大红中衣;虎头战靴牢踏在一对金镫之内;掌中一口宣华大斧,威风凛凛,煞气腾腾。“呔!曹操,你要劫走圣驾么?”曹操心说:杨奉军中怎么有这么一员大将?“仲康,阵前迎敌,问过姓名,可千万不要伤他!”“遵令!”

曹操一看,这是匹胭脂马,毛色又粉又红,太阳一照,犹如粉缎子似的闪闪发光;高八尺,长丈二,鬃尾乱乍,踢跳咆哮,鞍韂嚼环鲜明。马上端坐一员战将,跳下马来平顶身高在九尺开外,虎体熊腰;红扑扑的脸膛,长方脸,浓眉大眼,直鼻阔口,三绺墨髯在胸前飘洒;头戴紫金盔,身披紫金大叶云片甲,内衬绿战袍,前后护心镜。

曹操暂时请献帝歇驾,他带军迎上前去一看,对面两杆大旗在空中飘荡,旗下两员大将,一个是杨奉,一个是韩暹。曹操明白了,这一定是韩暹挑拨杨奉到这儿来劫驾。事实的确如此。曹操刚要说话,杨奉身边飞也相似跑出一匹马,马上一员大将高声喊嚷:“曹操,你敢劫驾么?”

曹操高兴极了:“先生之言使我如梦方醒!”董昭这才告辞人朝,回奏汉献帝。董昭走后,曹操立刻给杨奉写了一封信,然后预备一份丰盛的厚礼,派人送去了。杨奉见到礼物,接到书信,明白曹操的用意,也就不再多想了。建安二年九月,曹操保着汉献帝移驾许昌。没想到走到高陵地界,突然前边一支人马把阵势列开。

董昭笑了笑,手捋胡须,摇了摇头:“曹将军,杨奉在大梁屯兵,兵马虽多,但孤军无援;再说杨奉的心胸还算可以,只是考虑得不是那么长远。将军可以给他送去一份厚礼,然后写封信安慰他,说明洛阳缺粮,许都有粮,请天子和大臣们暂时移驾。我想杨奉有勇无谋,他不会起疑心的。即使他以后再出兵阻挠,您已把天子请到许昌,杨奉又能怎样呢?安下杨奉,您再面君奏本,请万岁跟大臣们迁都去许昌,免得在洛阳挨冻受饿,吃糠咽菜呀!这样,他们巴不得早日起身呢!”

曹操拉了拉座位,凑到董昭面前,拉住董昭的手:“先生之言正是曹某之志。”因为董昭已然点得非常明确了,你曹操要学春秋五霸,他们都利用周天子的口号扩充自己的势力。你现在已是皇上的重臣,正是尊汉献帝号令天下各镇诸侯的有利时机呀!

“曹将军,话虽如此,可这几年朝廷到处流亡,现在刚刚回到洛阳,文武大臣都希望能够安居下来,皇上也实在不愿意动了。您要主张迁都,必然有人出来反对,但身为大丈夫,要做出让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才能立下惊天动地的功劳!希望您想一想,算算利害的大小,然后再下决心。”

曹操直言相问:“董先生,我刚到天子身边,应该怎么办?请先生诚心教我。”董昭会看人,一看曹操问得这么直率:既然曹将军问我,我就直言奉告。曹将军兴义兵,除暴乱,朝见天子,功劳太大,不弱于春秋时代的五霸。而洛阳不少天子的近臣名有各的打算,这些人不能顾全大局,恐怕不能服从您的命令,这可就对您不便了。我想,您不如保着天子迁都许昌,才是上策。”“董先生劝曹某迁都许昌?”

“杨奉保驾有功,天子近臣,为何离我而去?难道疑心我曹操对他不利么?”“不然。”董昭摇了摇头:“杨奉是个无谋之辈,您用不着顾虑。这种人是虎无爪、鸟无翼,日后必被曹公所擒。”曹操高兴,和董昭越谈越投机,这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曹操把酒宴摆上,然后把荀彧请来作陪。三个人入座,曹操亲自把盏,给董昭敬酒。这时走进一个小校:“主公,有一队人马往东而去,不知是谁的队伍。”“速去探来!”“遵命。”军校退出去了。董昭微微一笑:“曹将军,这支人马是骑都尉杨奉的。因为您领兵到此,他昨天已然跟韩暹商量好了,带兵去投大梁。”

曹操立刻站起身形,躬身一礼:“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先生能不能留下饮酒细谈?”“好,恭敬不如从命。”曹操头脑非常灵活,而今汉献帝被人劫持,刚到洛阳,他就前来面君,证明董昭此人是有见解的。自己初到皇上身边,要称霸天下,就得多方求教。

三国第5回: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潘将军,你可要多加小心。”“料也无妨。”三声炮响,潘凤带领本部人马杀出营去,就听外边炮鼓连天,杀声震耳。没有一会儿的工夫,营门小校来报:“启禀盟主,潘凤死在华雄刀下。”袁绍可傻了:“还有哪位将军敢讨将令?”谁还敢去,谁不知道潘凤武艺高强?没人说话了。

工夫不大,营门小校冲进大帐,往地下一跪:“启禀盟主,华雄刀劈俞涉将军。”不但袁绍,帐中所有诸侯都大吃一惊,整个中军大帐鸦雀无声。这时,冀州刺史韩馥手下一员大将,人称大斧将的潘凤迈步走到袁绍面前:“盟主,我出营去杀一杀华雄的威风,取其人头献于帐下。”

袁绍一听,双眉倒竖,二目圆睁,脸上颜色更变,用手往营外一指:“好个华雄!何人替我生擒华雄,取其项上人头?”话音刚落,一员小将走到袁绍面前:“我俞涉愿出营一战。”“好,多加小心。”俞涉立刻披挂上马,杀出营门。就听营门外炮声连天,杀声震耳。

“曹将军,正是刘备刘玄德。”“刘将军请坐。”刘备坐下,曹操也回到自己的座位。这时,营门小校来到中军大帐,单腿打千,往地下一跪:“报!”袁绍用手一指:“何事禀报?”“启禀盟主,现有华雄在营外叫战,他手下的军士高挑孙将军的赤帻,请盟主定夺。”

袁绍说:“刘将军,我并不是尊重你这个人,而是看你是汉室宗亲。”刘备听了这句话,心里这难受。这时,曹操往前走了两步,来到刘备面前,拱手当胸:“刘将军,您就是破黄巾立下战功的刘玄德吗?”刘备站起身形:“不错,正是。”刘备心说:没想到十八镇诸侯的大帐中还有曹操知道我的大名,知道我破黄巾立下不少战功。

刘备往前走了几步,深施一礼:“刘备拜见盟主。”袁绍一看,这刘备七尺开外,面如冠玉,眉清目朗,鼻直口方,好人样啊。“你是何人?”“在下刘备刘玄德,高祖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原来是汉室宗亲,来来来,看座。”刘备因为是汉室宗亲,袁绍给了个座位,刘备坐下。

袁绍说:“诸位将军、各位大人,没想到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英勇无敌,使长沙太守孙坚打了败仗。”话刚说到这儿,忽然有人冷笑。袁绍顺声音一看,在北平太守公孙瓒身后站着一个人,此人气度不凡。“请问公孙将军,你背后何人?”公孙瓒一看,袁绍说的正是刘备刘玄德,站起身形:“玄德,拜见盟主。”

孙坚一瞪眼:“你派谁送粮食?”那袁术还不拉一个垫背的,拉过一个小校:“就是他。”一刀砍了。孙坚明知这是袁术不对,也没办法。十八镇诸侯各怀异心,也没想到孙坚身为先锋官反倒打了败仗。到了第二天,刚刚吃完早战饭,袁绍就听辕门外炮鼓声大作,喊杀声震耳。

这时祖茂从树林中蹿出来,在华雄身背后他举双刀就砍。华雄确实武艺高强,回身来个大鹏展翅,一反手,把祖茂劈于马下。大队人马高高兴兴敲着得胜鼓,回归汜水关。孙坚大败而归,把战情跟袁绍说明白了,立刻来找袁术;“你为何不给我粮食?”袁术他没理:“不是我不给,我派人他没给送去。”

祖茂心生一计,骑马到柱子旁,就把孙坚这块红头巾往上一罩,然后催马从小道跑了。时间不大,华雄指挥人马就到了,看见红头巾类似三国志单机策略的cp游戏,“来,乱箭攒身。”梆子一响,箭射孙坚。射了半天怎么不倒?华雄催马来到近前,上当了,指挥人马再往下追吧。

祖茂戴上赤帻,这回不追孙坚了,全都追祖茂。两个人一东一西,孙坚是跑了,祖茂够戗啊。祖茂催马往前跑,华雄指挥大队人马紧追不舍。祖茂心说:照这么追,我还活得了吗?他突然看见前面有烧了的房子,有一根大立柱,跟人形差不多。

孙坚拐弯儿往东,华雄的兵将往东追;孙坚往西,华雄的兵将就往西追。“拿啊,那戴红头巾的就是孙坚啊!”孙坚旁边正是祖茂,祖茂抬头一看,主公的头上戴着赤帻,就是红色的头巾。“主公,您赶紧把赤帻摘下来给我,我把头盔给您,不然您目标太大。”孙坚就跟祖茂拿头盔换了头巾。

刘琮至襄阳,方才歇马,忽报曹操引大军径望襄阳而来。琮大惊,遂请蒯越、蔡瑁等商议。东曹掾傅巽进言曰:“不特曹操兵来为可忧;今大公子在江夏,玄德在新野,我皆未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荆襄危矣。巽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琮曰:“计将安出?”巽曰:“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琮叱曰:“是何言也!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便弃之他人?”蒯越曰:“傅公悌之言是也。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拒之,其名不顺。且主公新立,外患未宁,内忧将作。荆襄之民,闻曹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琮曰:“诸公善言,非我不从;但以先君之业,一旦弃与他人,恐贻笑于天下耳。”

却说夏侯惇败回许昌,自缚见曹操,伏地请死。操释之。惇曰:“惇遭诸葛亮诡计,用火攻破我军。”操曰:“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须防火攻?”惇曰:“李典、于禁曾言及此,悔之不及!”操乃赏二人。惇曰:“刘备如此猖狂,真腹心之患也,不可不急除。”操曰:“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张郃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惇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又令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为先锋。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却说玄德问孔明求拒曹兵之计。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孔明曰:“且再作商议。”

专题: 微小说三国演义   穿三国演义小说   讲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