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走麦城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撰。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之间,以魏、蜀、吴三国争霸为背景的历史故事。其中,“走麦城”一词并非出自《三国演义》,而是出自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

“走麦城”这个故事与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关羽有关。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进攻曹操的势力地,最终在麦城(今河南省灵宝市)被东吴孙权的军队包围。关羽在城中坚守,但因粮草不继,援军未到,最终城破被孙权俘虏。尽管关羽英勇抵抗,但最终壮烈殉国。这段历史事件后来被后人称为“走麦城”。

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关羽在麦城的遭遇和最终的命运,但小说中关于关羽的故事和事迹,如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都是对关羽英勇和忠义形象的塑造。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关云长败走麦城

关羽横刀领头前进,大约走了二十几里,山坳处喊声大震,朱然带着一支人马杀了出来。关羽拍马抡刀杀去。朱然拨转马头退走。关羽追杀过去,忽听得一阵鼓响。四下伏兵一齐冲了过来。关羽见形势不妙,不敢再战,朝临沮小路逃去。朱然带兵杀回,在后面追击。

三国演义小说走麦城

关羽在麦城只剩下三百多兵,粮食又吃完了,决定突围到西川去。走哪条路呢?关羽决定走小路。王甫说是小路有埋伏,不如走大路,关羽的狂妄劲儿又上来了。他说:“即使有埋伏,能吓得倒我吗?”他下令留周仓与王甫同守麦城,自己带领二百多个残兵,从北门突围出去。

关羽盼望上庸刘封带兵来援救,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动静。他手下只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困守孤城。孙权派诸葛瑾来劝降,关羽表示宁愿玉碎,不求瓦全。诸葛瑾还想再劝,关平拔出剑来要杀他;关羽怕伤了军师诸葛亮的兄弟之情,下令左右逐出。

关羽被东吴诸将困在核心,手下将士越来越少,部下只留有三百多人。杀到二更天,关平、廖化分为两路兵杀进重围,救出关羽。关羽进退两难,走投无路,只得带着残兵进驻麦城,下令坚守,不准出城。当时蜀将刘封、孟达在上庸镇守,离麦城很近。关羽派廖化杀出重围,到上庸去讨救兵。刘封与关羽虽然是叔侄关系,但出于私心,不肯出兵解围。孟达是法正好友,但他埋怨刘备对他不肯重用,早已怀有二心,他也怂恿刘封见死不救。廖化急得跪在地上磕头,求他们出兵,刘封却冷冰冰地说:“我去了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他们丢下廖化不管,拂袖而去。廖化气得大骂两人狼心狗肺,上马往成都讨救兵去了。

关羽听到这里,怒气冲塞胸口,疮口迸裂,昏倒在地上。众将把他救醒后,关羽只得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从旱路进攻,想重新夺回荆州。但是,在出征荆州途中,有许多将士逃亡,战斗力不断削弱,又先后遭到东吴的蒋钦、周泰、丁奉、徐盛等将领的轮番攻击。东吴军发动心理攻势,招降荆州土人。四面山上,投降或俘虏过去的士兵,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不停,许多士兵都应声而去。

铁汉落泪,最动人心。毕竟自古城重聚之后,兄弟二人再没远离过。实际上自桃园结拜以来近三十年,的确俩人天南海北,都没离太远过。

任是罗贯中还虚构出了关兴张苞的勇武让读者释怀,但大家都知道,走麦城之前就是刘备这一方光芒的极限,之后就是一路低沉,直到五丈原,直到姜维被剖胆。

像岳飞之死千古奇冤,太让人难过了,所以刘兰芳老师的评书,还要给岳飞的儿子们——岳雷岳霆岳震——补点好结局,还让牛皋气死了金兀术。这不符合史实,却是读者与听众,最朴素的愿望:

此前刘备方的低谷,是24回徐州被打散,然后28回过五关斩六将后兄弟聚首。那一段真三国无双2单机游戏,是关羽挂印封金、千里独行的灿烂光辉,让故事振起。

对历史爱好者,尤其代入蜀汉角度而言,这是本国第一名将(“名将唯羽”)、三国顶尖斗将、一个富有浪漫性格与传奇经历的猛将殒落,势不免为之扼腕痛心。

专题: 续三国演义小说   找三国演义小说   小说续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