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并非帝王小说,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围绕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展开。虽然书中有不少帝王、诸侯和英雄人物,但它并不是以帝王作为主要线索,而是侧重于描绘人物的性格、智慧、勇气和计谋,以及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帝王,如曹操、刘备、孙权等,虽然在历史上的确存在,但在小说中的形象和行为被大量艺术加工和神话化,以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影响力。
如果您对古代历史或文学作品感兴趣,读《三国演义》可以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籍,也是一部文学杰作,能够帮助您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同时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故事和人物。
三国演义之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次日设朝,文武官僚拜毕,列为两班。先主降诏曰:“朕自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长,被东吴孙权所害,若不报仇,是负盟也。联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血此恨!"言未毕,班内一人,拜伏于阶下,谏日:“不可。"先生视之,乃虎威将军赵云也。正是:君王未及行天讨,臣下曾闻进直言。未知子龙所谏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读罢祭文,孔明率众官恭上玉玺。汉中王受了,捧于坛上再三推辞曰;“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孔明奏曰:“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况是大汉宗派,宜即正位。已祭告天神,复何让焉!”文武各官皆呼“万岁”。拜舞礼毕,改元章武元年。立妃吴氏为皇后,长子刘禅为太子;封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赏。大赦天下。两川军民,无不欣跃。
三国演义帝王小说阅读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备,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汉有天下,历数无疆。囊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残忍,戮杀主后,罪恶滔天;操子丕,载肆凶逆,窃据神器。群下将士,以为汉祀堕废,备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罚。备惧无德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遐荒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高、光之业,将坠于地,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惟神飨祚汉家,永绥历服!
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孔明曰:“王上既允所请,便可筑坛择吉,恭行大礼。"即时送汉中王还宫三国arpg单机游戏排行榜,一面令博士许慈、谏议郎孟光掌礼,筑台于成都武担之南。诸事齐备,多官整设銮驾,迎请汉中王登坛致祭。谯周在坛上,高声朗读祭文日;
汉中王闻孔明病笃,亲到府中,直入卧榻边,问曰:“军师所感何疾?”孔明答曰:“忧心如焚,命不久矣!”汉中王曰:“军师所忧何事?”连问数次,孔明只推病重,瞑目不答。汉中王再三请间,孔明喟然叹曰:“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今幸大王有两川之地,不负臣夙昔之言。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臣安得不忧乎?”汉中王日:“吾非推阻,恐下人议论耳。"孔明日:“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大王名征言顺,有何可议?岂不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汉中王曰:“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孔明听罢,从榻上跃然而起,将屏风一击,外面文武众官皆入,拜伏于地日:“王上既允,便请择日以行大礼"汉中王视之,乃是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青衣候向举、阳泉侯刘豹、别驾赵祚、治中杨洪、议曹杜琼、从事张爽、太常卿赖恭、光禄卿黄权、祭酒何宗、学士尹默、司业谯周、大司马殷纯、偏将军张裔、少府王谋、昭文博士伊籍、从事郎秦宓等众也。
于是孔明与许靖,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汉中王览表,大惊日:“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孔明奏曰:“非也,曹丕篡汉自立,王上乃汉室苗裔,理合继统以延汉祀。“汉中王勃然变色日:“孤岂效逆贼所为!"拂袖而起,人于后宫,众官皆散。三日后,孔明又引众官入朝,请汉中王出。众皆拜伏于前,许靖奏曰:“今汉天子已被曹丕所弑,王上不即帝位兴师讨逆,不得为忠义也。今天下无不欲王上为君,为孝憨皇帝雪恨。若不从臣等所议,是失民望矣。”汉中王曰:“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孔明苦劝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孔明乃设一计,谓众官曰如此如此。于是孔明托病不出。
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知,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min)皇帝”。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谯周曰:“近有祥风庆云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黄气数十丈,冲霄而起。帝星见于毕、胃、昴
百官请曹丕答谢天地。丕方下拜,忽然坛前卷起一阵怪风,飞砂走石,急如骤雨,对面不见,坛上火烛,尽皆吹灭。丕惊倒于坛上,百官急救下坛,半响方醒。侍臣扶入宫中,数日不能设朝,后病稍可,方出殿受群臣朝贺。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大小官僚,一一升赏。丕疾未痊,疑许昌官室多妖,乃自许昌幸洛阳,大建宫室。
【三国演义】第六回孙策占江东第一章(上)
曹豹再三婉拒张飞大怒喝道:竟敢违抗军令,打一百军棍!曹豹哀求道:"看在女婿吕布的面子上饶过我吧。”张飞听见吕布的名字更加恼怒说道:“我本来不想打你,你竟然拿吕布吓唬我!我非打你不可!打你就是打吕布!说罢,令军士打了曹豹五十军棍,曹豹愤恨不已当天夜里就派人给吕布送信,请吕布趁张飞醉酒之际袭取徐州,吕布得到消息立即率兵往徐州而来。曹豹在城楼上看见吕布到了城下,打开城门放吕布进城,张飞得知吕布进城的消息,慌忙上马迎战却因为醉酒不能应战,在部将的保护下逃出城去了。张飞连夜来到盱眙,将吕布袭取徐州城之事告诉刘备关羽。
刘备接到密旨无可奈何,明知又是曹操的诡计,又不敢抗旨,不遵便命张飞陈登留守徐州,自己与关羽率三万大军攻打南阳。袁术接到曹操的密信,果然中计打算派兵攻打刘备。又得知刘备已经出兵,勃然大怒,命部将纪灵率兵迎战。
三国演义之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云长得了襄阳,赏军抚民。随军司马王甫曰:“将军一鼓而下襄阳,曹兵虽然丧胆,然以愚意论之,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云长曰:“吾亦念及此。汝便可提调此事: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吾当亲往击之。"王甫曰:“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必须再得一人以总督荆州。”云长曰:“吾已差治中潘濬守之,有何虑焉?”甫曰:“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云长曰:“吾素知潘濬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赵累现掌粮料,亦是重事。汝勿多疑,只与我筑烽火台去。”王甫怏怏拜辞而行。云长令关平准备船只渡襄江,攻打樊城。
曹仁正在城中,忽报云长自领兵来。仁大惊,欲坚守不出,副将翟元曰:“今魏王令将军约会东吴取荆州,今彼自来,是送死也,何故避之?”参谋满宠谏曰:“吾素知云长勇而有谋,未可轻敌。不如坚守,乃为上策。”骁将夏侯存曰:“此书生之言耳。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自可取胜。"曹仁从其言,令满宠守樊城,自领兵来迎云长。云长知曹兵来,唤关平、廖化二将,受计而往。与曹兵两阵对圆,廖化出马搦战,翟元出迎。二将战不多时,化诈败,拨马便走,翟元从后追杀,荆州兵退二十里。次日,又来搦战,夏侯存、翟元一齐出迎,荆州兵又败,又追杀二十馀里。忽听得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曹仁急命前军速回,背后关平、廖化杀来,曹兵大乱。曹仁知是中计,先掣一军飞奔襄阳,离城数里,前面绣旗招飐,云长勒马横刀用游戏手柄玩的网页游戏吗,拦住去路。曹仁胆战心惊,不敢交锋,望襄阳斜路而走,云长不赶。须臾,夏侯存军至,见了云长,大怒,便与云长交锋,只一合,被云长砍死。翟元便走,被关平赶上,一刀斩之。乘势追杀,曹兵大半死于襄江之中。曹仁退守樊城。
且说关公是日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便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大疑。唤关平至,以梦告之。平对曰:“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云长聚多官于帐下,告以梦兆。或言吉祥者,或言不祥者,众论不一。云长曰:“吾大丈夫年近六旬,即死何憾!”正言间,蜀使至,传汉中王旨,拜云长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云长受命讫,众官拜贺曰:“此足见猪龙之瑞也。”于是云长坦然不疑,遂起兵奔襄阳大路而来。
却说汉中王令魏延总督军马,守御东川。遂引百官回成都,差官起造宫庭,又置馆舍,自成都至白水,共建四百馀处馆舍亭邮。广积粮草,多造军器,以图进取中原。细作人探听得曹操结连东吴,欲取荆州,即飞报入蜀。汉中王忙请孔明商议,孔明曰: “某已料曹操必有此谋。然吴中谋士极多,必教操令曹仁先兴兵矣。”汉中王曰:“似此如之奈何?”孔明曰:“可差使命就送官诰与云长,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矣。”汉中王大喜,即差前部司马费诗为使,赍捧诰命投荆州来。云长出郭,迎接入城。至公廨礼毕,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那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诗笑曰:“将军差矣。昔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云长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几误大事。”即拜受印绶。
操大喜,即修书令满宠为使,星夜投江东来见孙权。权知满宠到,遂与谋士商议。张昭进曰:“魏与吴本无仇,前因听诸葛之说词,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息,生灵遭其涂炭。今满伯宁来,必有讲和之意,可以礼接之。”权依其言,令众谋士接满宠入城相见。礼毕,权以宾礼待宠。宠呈上操书,曰:“吴、魏自来无仇,皆因刘备之故,致生衅隙。魏王差某到此,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以兵临汉川,首尾夹击。破刘之后,共分疆土,誓不相侵。”孙权览书毕,设筵相待满宠,送归馆舍安歇。
三国演义之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玄德更衣出殿前,见庭下有一石块。玄德拔从者所佩之剑,仰天祝曰:“若刘备能勾回荆州,成王霸之业,一剑挥石为两段。如死于此地,剑剁石不开。”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权在后面看见,问曰:“玄德公如何恨此石?”玄德曰:“备年近五旬,不能为国家剿除贼党,心常自恨。今蒙国太招为女婿,此平生之际遇也。恰才问天买卦,如破曹兴汉,砍断此石。今果然如此。”权暗思:“刘备莫非用此言瞒我?”亦掣剑谓玄德曰:“吾亦问天买卦。若破得曹贼,亦断此石。"却暗暗祝告曰: “若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砍石为两半!"手起剑落,巨石亦开。至今有十字纹“恨石”尚存。后人观此胜迹,作诗赞曰:
却说乔国老辞吴国太归,使人去报玄德,言:“来日吴侯、国太亲自要见,好生在意!”玄德与孙乾、赵云商议。云曰:“来日此会,多凶少吉,云自引五百军保护。”次日,吴国太、乔国老先在甘露寺方丈里坐定。孙权引一班谋士,随后都到,却教吕范来馆驿中请玄德。玄德内披细铠,外穿锦袍,从人背剑紧随,上马投甘露寺来。赵云全装惯带,引五百军随行。来到寺前下马,先见孙权。权观玄德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意。二人叙礼毕,遂入方丈见国太。国太见了玄德,大喜,谓乔国老曰:“真吾婿也!”国老曰:“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玄德拜谢,共宴于方丈之中。少刻,子龙带剑而入,立于玄德之侧。国太问曰:“此是何人?”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坂抱阿斗者乎?”玄德曰:“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以酒。赵云谓玄德曰:“却才某于廊下巡视,见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知国太。”玄德乃跪于国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杀刘备,就此请诛。”国太曰:“何出此言?”玄德曰:“廊下暗伏刀斧手,非杀备而何?”国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权推不知,唤吕范问之,范推贾华,国太唤贾华责骂,华默然无言,国太喝令斩之。玄德告日:“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乔国老也相劝。国太方叱退贾华,刀斧手皆抱头鼠窜而去。
国太不住口的骂周瑜。乔国老劝曰:“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个招他为婿,免得出丑。”权曰:“年纪恐不相当。”国老曰:“刘皇叔乃当世豪杰,若招得这个女婿,也不辱了令妹。”国太曰:“我不曾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孙权乃大孝之人,见母亲如此言语,随即应承,出外唤吕范,分付来日甘露寺方丈设宴,国太要见刘备。吕范曰:“何不令贾华部领三百刀斧手,伏于两廊。若国太不喜时,一声号举,两边齐出,将他拿下。”权遂唤贾华,分付预先准备,只看国太举动。
却说乔国老既见玄德,便入见吴国太贺喜。国太曰:“有何喜事?”乔国老曰:“令爱已许刘玄德为夫人,今玄德已到,何故相瞒?”国太惊曰:“老身不知此事!”便使人请吴侯问虚实,一面先使人于城中探听。人皆回报:“果有此事。女婿已在馆驿安歇,五百随行军士都在城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做媒的女家是吕范,男家是孙乾,俱在馆驿中相待。”国太吃了一惊。少顷,孙权入后堂见母亲,国太捶胸大哭。权曰:“母亲何故烦恼?”国太曰:“你直如此将我看承得如无物!我姐姐临危之时,分付你甚么话来!”孙权失惊曰:“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我为你母亲,事当禀命于我。你招刘玄德为婿,如何瞒我?女儿须是我的!”权吃了一惊,问曰:“那里得这话来?”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你倒瞒我!"乔国老曰:“老夫已知多日了,今特来贺喜。”权曰:“非也。此是周瑜之计,因要取荆州,故将此为名,赚刘备来拘囚在此,要他把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此是计策,非实意也。”国太大怒,骂周瑜曰:“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乔国老曰:“若用此计,便得荆州,也被天下人耻笑。此事如何行得!”说得孙权默然无语。
专题: 小说老三国演义 老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