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战争、政治斗争和人物传奇。《三国演义》通常被分为多个单元或章节,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不同的情节、战役和人物故事。
若提及“第四单元”,通常指的是小说的某个部分,但《三国演义》在不同的版本或解读中,其内容和分段可以有所不同。基于通行的版本,可以大致将《三国演义》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前期战乱与英雄崛起:这部分主要讲述了黄巾之乱的背景,以及后来的董卓之乱,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的初登场。其中,包含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煮酒论英雄》等经典章节。
2. 赤壁之战与三分天下:这部分主要讲述了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其中,《煮酒论英雄》后,随着《华容道》、《草船借箭》等章节,逐步构建了三国时期的格局。
3. 三国纷争与战争:这部分深入描述了三国之间的战争、联盟与反叛,如《官渡之战》、《火烧连营》、《空城计》等。《第四单元》可能在此范围内,具体章节可以根据不同版本的划分而有所不同。
4. 人物命运与结局:随着三国时期的演变,逐渐过渡到三国末期,解释了各人物的最终命运,如《七擒孟获》、《白帝托孤》等,最终以《三国归晋》结束三国时代,描述了魏、蜀、吴三国的消长与统一。
请注意,上述概览基于一般理解,特定版本或解读可能对章节的划分略有不同。如果你有更具体的章节或故事内容想要了解,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我将能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刘表接到袁绍的来信,便领蒯越、蔡瑁引兵一万来截孙坚。孙坚问:“你与我是邻郡,为何与我为敌?”刘表说:“你身为汉臣,匿藏传国玉玺,是想谋反吗?”孙坚马上施礼说:“你怎能相信袁绍的话,我若有此物,必死于刀箭之下!”刘表说:“你要我相信,请把随军行李打开,让我搜查搜查。”孙坚大怒,说:“你有多大力量,敢这样小看我!”正想交兵,刘表便退。孙坚骑马赶去,两山背后伏兵齐起,背后蔡瑁、蒯越赶来,把孙坚困在中间。此时,程普、黄盖、韩当几员猛将拼死相救,折兵大半,孙坚才夺路逃回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下了怨仇。
却说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是汉室宗亲,与名士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七人为友,号为“江夏八俊”;又有蒯良、蒯越、蔡瑁为辅,很有势力。
孙坚走了,曹操走了手机游戏网页怎么关闭游戏,公孙瓒对刘备、关羽、张飞说:“袁绍无能,久必有变,我们也走吧。”于是拔寨北行。到了平原县,公孙瓒便令刘备为平原相,然后自己领兵去守地养军。
三国演义小说第四单元
次日,曹操大败而回。袁绍令人把他接到寨中,设宴为曹操解闷。曹操叹口气说:“我始兴大义,实想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今却迟疑不进,大失天下所望,失去了灭贼的大好机会,我真感到耻辱啊!”袁绍等人无话可答。曹操见袁绍等人都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散席后,便领军投扬州去了。
众诸侯见势不好,都一齐劝住。孙坚立即出来上马,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大怒,写信一封,差心腹之人连夜送往荆州,交给荆州刺史刘表,让刘表在路上截住孙坚,夺下玉玺。
众诸侯都说:“孙将军如此发誓,想必没有此宝。”袁绍便把那个密报的军士叫出来,问孙坚:“打捞之时,可有此人?”孙坚大怒,拔剑要斩那个军士。袁绍也拔剑说:“你斩他,便是欺我。”袁绍身后的颜良、文丑都拔剑出鞘,孙坚背后的程普、黄盖、韩当也举刀在手。
次日,孙坚来向袁绍等人辞行时说:“我有小病想回长沙,特来告别。”袁绍笑道:“我知你害的是传国玉玺的病。”孙坚大惊失色,忙问:“这话怎么讲?”袁绍说:“如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你既得到,就应当把它留在我这个盟主处。等杀了董卓,复归朝廷。而你却把它偷偷地拿走,你到底想干什么?”
谁也没想到,从井里打捞出传国玉玺时,有袁绍的一个同乡在旁,他想以此作为进身之阶,便连夜偷出营寨,来报袁绍。袁绍给了赏赐,暗暗把他留在军中。
孙坚问程普:“这是何物?”程普说:“这是传国玉玺。此玉是从前卞和在荆山之下,看见风凰栖在石上,便把它载回后献给楚文王。之后秦始皇得到此玉,令良工巧匠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在其上。后来汉高祖得此玺,一直传到如今。宦官张让劫少帝刘辨出北邙,回宫后就不见了这传国玉玺。今天主公得到这玉玺,必有皇位。此处不可久留,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这夜星月交辉,忽有军士来报:殿南有五色毫光从井中亮出。”孙坚忙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结果捞起一具妇人尸首,虽然日久,但其尸不烂。那女尸是宮女打扮,脖子上挂着一个锦囊。孙坚打开锦囊一看,有一个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开此匣,里面有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面刻有五龙,还有篆文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曹操说:“我今天必定死在这里了,贤弟可速去!”曹洪说:“主公快上我的马!我愿步行。”曹操说:“贼兵赶上,你怎么办?”曹洪说:“天下可无我曹洪,不可无我主公!”曹操说:“我若再生,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呀!”说罢,曹操上马,曹洪拖刀跟马而走。约走到四更天,只见前面有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又听后面杀声渐近。于是,曹操叹口气说:“命该如此!”曹洪急忙扶他下马,背他过河。刚到对岸,追兵赶到,隔水放箭。曹操拖着一身泥水又走三十余里,在土冈下小歇。忽然喊声又起,从上游渡河的追兵也赶到了。
董卓行到荥阳,太守徐荣出城迎接。李儒说:“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让徐荣带兵埋伏在荥阳城外山坞旁边,若有追兵赶来,可以放过,等到我军到这里再打,然后前后截住围杀。”董卓听从其计,又令吕布领精兵断后。
就这样,董卓装满了好几千车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拉上汉献帝和后妃等宫内人,直往长安逃去。这里董卓老贼弃了洛阳一走,那边刘备、关羽、张飞便乘势杀入虎牢关,众诸侯也各领军进入洛阳。孙坚作为先锋将领,率本部军马飞奔洛阳,遥望东都火焰冲天,黑烟铺地,方圆二三百里,全无鸡犬人烟。孙坚先发兵扑灭了大火,然后让众诸侯在荒地上屯住军马。
董卓还不罢休,临走的时候,叫士兵们在洛阳各个城门放火,焚烧民房,甚至放火点燃了宗庙宫府。宏大的南北两宫,成为一片火海。长乐宫也被烧成一片焦土。贪婪的董卓抢光了富户的财产还不满足,又叫吕布带兵挖掘埋葬在洛阳的各个皇帝及后妃的陵墓。取出其中的珍宝,士兵们也趁乱打劫,把官民的坟墓挖空。洛阳郊外,一片狼藉。
第一天,董卓派出铁骑兵五千余人,把洛阳城里的富人全都抓了起来,一共有几千人。董卓命令士兵给这数千人头上插上旗子,上面写“反臣逆党”的字样,拖到城外,全部杀掉,所有财产全都没收。同时,董卓还命令李傕、郭汜等将领率军把洛阳城数百万百姓强行赶出城,一同迁往长安。一路上,老百姓扶老携幼,缺吃少喝,露宿野外,死者不计其数。李傕等将领纵容士兵抢粮食,抓妇女,任意杀害行走不便的老百姓。
李儒又给董卓出了个坏点子,他说:“长安比较贫穷,缺少钱粮,而洛阳富裕人家极多,可没收他们的家产,充实自己。”董卓听了,连声叫好。
董卓觉得迁都可转移人们的视线,有利于自己专权,便同意了。当天夜里,董卓率吕布等人回到洛阳。董卓提出迁都一事,遭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专横的董卓一怒之下,把反对迁都的大臣全部杀了。
董卓见李傕的计策行不通,又问谋臣李儒有什么法子。李儒说:“吕布新败,将士无心再战。我看不如率军回洛阳带献帝去长安,把都城也迁到长安去。”
孙坚听到这些话,非常气愤,大声怒斥道:“董卓惨无人道,包藏祸心,我恨不得杀了他全家,为民除害。我怎么会和他结亲?今天我不杀你,你快滚吧!”李傕狼狈至极,抱头逃去。
第二天,李傕单骑驰进孙坚营帐,面见孙坚,说:“董丞相当今最钦佩的人就是您了。丞相特地派我来提亲,他有一个女儿可以嫁给您的儿子,你们以后就成为亲家了。”
吕布的战败,引起了董卓的极大恐慌。他见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讨伐队伍兵强马壮、士气旺盛,心想再打下去,就无法收场了,忙招来手下人,商议如何瓦解前来讨伐的盟军。
天亮,曹操醒来后发现陈宫已不辞而别,暗自寻思道:“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话,对我产生了不满情绪,因而弃我而去。此地不宜久留,必须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方才妥。”于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向陈留方向逃奔。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把曹操当作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狠心之人!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要拔剑来杀曹操。再转念一想:“事已至此,杀之无益。不如弃而他往。”于是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这时,两人自知闯了大祸,不敢逗留,急忙出庄,骑马离去。走了不到二里路,只见吕伯奢骑着毛驴过来,驴身上挂了两瓶酒,手里拿着蔬菜和水果,叫住他们说:“两位为什么要匆匆离去?”
曹操说:“不出我所料,今天如果不先下手,我们一定要被抓起来了。”他与陈官一起拔剑闯进去,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一连杀了八个人,最后搜查到厨房里,看见有一头猪缚住四只脚,正准备杀了招待客人。
曹操与陈宫坐着等候,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曹操说:“吕伯奢这次去买酒,行动可疑,不可不防。”他拉陈宫一起去偷听,只听得有人说:“缚起来杀掉,怎么样?”
曹操说当地有个叫吕伯奢的,是他父亲的结拜兄弟,可以到他家中投宿。于是两人到庄中拜见吕伯奢,告诉他关于行刺董卓和在中牟县被捉住又被陈宫放掉的经过。吕伯奢留两人住宿,起身入内,过了半天出来,对陈宫说:“家中没有好酒,无法招待客人,我要到西村买酒去。”接着,他便匆匆骑驴离去。
曹操出城,往家乡飞奔逃去,路上经过中牟县,被守关的士兵捉住,缚送到县令那里。中牟县令陈宫是个忠义之士,佩服曹操有行刺董卓的勇气和报国的忠心,在半夜偷偷解掉曹操的缚绳,弃官不做,与曹操一起出逃。
董卓与吕布马上意识到,曹操献刀是假,行刺是真,又听说曹操已经骑马逃出东门,不禁大怒。董卓立即下令各州县捉拿曹操,于是各地城门口都张贴曹操的画像,凡捉住曹操的人,赏金封侯。
这时,吕布已经牵着马来到门外。曹操一见情势不妙,急中生智,连忙跪下,双手捧刀说:“我有宝刀一把,特地来献给丞相。”董卓接过刀一看,果然是把宝刀,就交给吕布收下了。董卓带曹操出屋看马,曹操请求让他骑上马试试这匹马的脚力。董卓同意了。曹操迫不及待牵马走出相府,快马加鞭,溜之大吉。
董卓就叫吕布去挑一匹好马来送给曹操。吕布离开小阁,曹操想拔刀刺去,但又怕董卓力气大,不敢轻举妄动。董卓很胖,坐得有点累了,就侧身躺在床上,脸朝里,背向曹操。曹操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就拔刀去刺董卓。不料董卓从床上镜子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曹操:“你想干什么?”
王允说:“你能够这样去做,天下人都要感谢你呢!”他亲自向曹操敬酒,同时将宝刀取来给曹操。曹操也不客气,拿了宝刀后,将酒一饮而尽,起身辞别大家,出府去了。
在座的众官听了王允的话,大家也都跟着一齐流泪痛哭。但是,骁骑都尉曹操却拍手大笑说:“哭?哭有什么用!从黑夜哭到天明,再从天明哭到黑夜,能将董卓哭死吗?”
董卓进京后,把持朝中的大权,作威作福,文武百官和百姓都对他侧目而视,敢怒而不敢言。渤海太守袁绍派人送密书给司徒王允,要王允想方设法除掉董卓。王允借口过生日,请朝中对董卓不满的官吏到家中赴宴。当天晚上,王允宴请众官时,中途忽然哭了起来。赴宴的文武百官吃惊地问:“王司徒今天过生日,为什么忽然感到悲伤?”王允说:“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只因为想同大家商量国家大事,又恐怕董卓起疑心,所以借口作寿请大家来。董卓上欺天子,下压群臣,乱杀百姓,看来汉朝天下要断送在他的手里了。”
曹操在二十岁时,当上了洛阳北都尉。他一上任,就在县城的四门各挂了十几根五色棒。凡是有人犯禁,不管地位多高,权势多大,一律用棒责打。这样一来,没有人敢犯禁,京城的治安秩序马上变得好了起来,曹操的威名从此远震四方。
汝南有个许劭ipad上怎么玩网页游戏,评价人物十分精当,名声非常响亮。曹操特地去拜访他,虚心地向他求教,问道:“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许劭不肯回答,曹操再一次恳求许劭对他作出评价。
从此以后,曹操无论干了什么坏事,叔父知道后去告诉曹嵩,曹嵩总是将信将疑。于是,曹操就可以整天在外面任性放荡了。曹操这个人很有魄力,敢作敢为,当时有不少人很看重他,认为天下将乱,只有曹操才是安定天下的人才。
有一次,曹操看见叔父向他走过来,就赶紧倒在地上,故意装出中风的样子。叔父信以为真,大吃一惊,连忙去告诉曹嵩。曹嵩听说儿子中风,急急忙忙赶来察看,谁知曹操早已站立起来,鲜蹦活跳,十分精神,哪里有半点生病的迹象?曹嵩感到很奇怪,就问曹操,曹操委屈地说:“孩儿从来没有得过中风这种毛病。叔父对我有偏见,横挑鼻子竖挑眼,总是冤枉我,孩儿我有口难辩呢!”曹嵩见他说得十分诚恳,就相信了他。
曹操从小非常顽皮,不肯用功读书,到处打架惹祸。他叔父见他整天游玩放荡,不求上进,十分看不惯,就向曹嵩告状。曹嵩听了,也很生气,就将曹操喊来,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严肃地指出今后必须接受叔父的管教,不准再在外面惹是生非。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狗行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正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不大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矣。”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县令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专题: 微小说三国演义 讲三国演义小说 散三国演义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袁绍是谁
下一篇三国演义小说大乔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