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三国群英传3只要学会以下几点,会发现游戏原来这么简单!
同盟的意义就在于不会被同盟过的君主攻打,比如选择孔岫,那么一开始先和周围的君主同盟,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发展自己,比如搜索其他武将,再比如通过调查其他城池来离间武将,最优选就是离间吕布。这样才有可能破局,不然迟早被堵死在自己的城池中。当然,选择金旋也没可能离间吕布的,只能找另外的来离间。
三国英雄传3单机游戏
第一是同盟,如果选的是热门君主,也就是那些一开始就比较强力的君主,那么同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玩讨伐董卓时,选择史实的话,会发生十八路诸侯结盟讨伐董卓的剧情,如果恰好所选君主也在这里面,那结盟对于玩家来说其实是一种负担,最终还是会选择和某一个君主解盟的。
即使再看不过《三国群英传3》,也不能否认这款游戏的一些优点!
第二是人物头像:群英1的人物头像就是那种方块脸,辨识度差,群英2的人物头像辨识度非常高,但也是被吐槽最严重的地方,那就是群英2的头像整体太丑。到了群英3,人物头像的质量算是提升了,至于到底提升多少,这个只有自己在心中打分数了,但辨识度却是整个群英系列中最高的,因为群英3中很多将领的头像都是明星头像问道手游探案找谁找盒子,其中央视老版三国演义中的演员在游戏里面有很重的戏份,还有一些港台地区的明星。
三国群英传3为什么不能集齐所有武将?一奇葩设定是关键!
回到群英3的话题,410位武将很多玩家都是见过的,毕竟这部作品也算得上是群英系列中的精品,受到不少老玩家的喜欢,只要多玩几遍,多玩几个剧本,那么见过所有武将问题并不大,但如果要说收集齐所有武将,那么可以很负责的说一声,正常情况下,没有一个玩家能办到。
《三国群英传3》到底有多少武将你知道吗?不算自建武将的话,那么一共有410位,这数量在群英系列中算不得多,要知道群英8都有1000多武将了,群英系列也可以根据武将的多少来判断是第几部,反正每新增一部,武将数量就会提升,前面三部作品武将数量提升还比较缓慢,到了第四部,武将数量就大幅度增加,其中许多都是原创人物。
三国群英传3中独一无二的设定,这些对玩家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群英系列的其他作品都是攻城时,直接就是武将对阵,群英3在战场上新增了战旗设定,也就是说需要敌我武将移动到相邻位置时,才可以发起进攻或者单挑,不相邻那就没法直接进攻,这设定对于群英系列来说,算是比较新颖的,但局限于敌方AI太低,变成了完全有利于我方的设定。
这个菜单里面有太守、军师、将军三个选项,差不多就是封官的意思吧,这在群英系列中是太正常不过了,太守和军师就不说了,算是正常的,但任命将军就有点不正常了。主要是将军的职位太少,同级别的职位只有四个,也就是说同职位只能任命4位将领,这样的后果就是玩到最后时,我方将领多了,那么很多将领都没有官职任命,只能带最基础的40个小兵,同样,一些将领等级够了,但因为没多余官职,也不能任命为更高级的将领,带兵数还是会受到限制,虽然说后期我方大多数将领都是打酱油的,有没有那么多官职并不要紧,但对于有强迫症的玩家来说,这无疑让他不知道如何抉择。
群英系列中,武将在己方城池中移动是很正常的,但群英传3的武将移动就不正常了,可以说是瞬移,从乐浪到云南,只需要让武将移动,那么直接横穿整个地图到达目的地,真要算的话那就是一个月之内吧,正因为如此,我相信了千里马的存在。这种瞬移少了实际性,但对于玩家来说却方便了不少,因为可以把大后方城池中的金钱快速运到前线。
三国群英传3:孔伷弱的没法玩?那是你没掌握这种方法
通过调查和离间的方法,大约两年半左右我们就能将黄巾军中智力较低的武将招至麾下,小编招募了4个人并不是为了参加比武大会(就他们这武力上去也是凑热闹的,根本拿不到名次),而是在拥有5名武将之后,孔伷基本上就处于安全的位置了,毕竟周边城池中驻扎5位武将的几乎没有,就算有他们也因为害怕被其他势力背刺而不敢轻易进攻我们。
有的小伙伴说可以使用内政中的搜索指令,让孔伷先找到一名武将垫垫底。小编只能说这个想法很好,但实际操作很困难。虽然孔伷所处的这个剧本中在野武将很多,但几乎没有在谯城的,即便能搜索到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到那时候孔伷不是被消灭就是移居到别的城市了,这样的尝试我曾试过几百次,从来没有找到过任何一名武将,可行性几乎为零。
三国群英传3最该玩的剧本,那一定是群雄割据!
最后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说群英1和群英2群雄割据没有吸引力。主要是群英1和2的群雄割据剧本实际上对应的是官渡之战,只是因为1和2没有官渡之战剧本,并且在1和2的群雄割据剧本中,没什么特别值得玩的地方,所以才说没吸引力。
群雄割据中虽然少了董卓、华雄、孙坚等名将,但是赵云、马超、甘宁这些猛将的登场完全弥补了这一点,并且更有吸引力,毕竟赵云等猛将人气更高。所以说群雄割据剧本在群英3中,是最值得玩的,如果当年没试过这个剧本,那么你可以去试试。
三国群英传3:群雄割据为什么受到玩家喜欢?关键还是名将出得早
除了吕布孙策作为君主的因素外,还有就是很多猛将都出现了,玩过群英3的玩家都应该清楚,游戏中武将的出场时间都是固定的,也就是按照每个剧本的时间才会出现,拿赵云举例,玩讨伐董卓剧本的话,那只有时间到了群雄割据剧本的时间赵云才能搜索出来,也就是196年9月,其他这个剧本出场的武将也是同样如此。加上群英3每个月内政,时间过得特别慢,从讨伐董卓到群雄割据中间一共是6年10个月,这个时间玩得快的话,都能够统一了,即使不能统一,也攻陷了大半个地图了,留给后面出场的名将上场时间并不多,大多都成了摆设。
玩三国游戏的玩家,绝大多数都希望能收到吕布,先不管他的人品,单从武力来讲,无人能出其右,而在群雄割据剧本中,可以直接选吕布为君主,这是之前两部作品中不能实现的。除了吕布,还有小霸王孙策可以选,这两位在群雄割据剧本中的君主人气不比曹操刘备低。或许也是因为有这两人作为君主的关系,所以群雄割据剧本更受玩家青睐。
三国群英传3:群英系列中的另类,你觉得这款作品是好还是坏?
增援设定,当我方攻城时,如果两个相邻的城池或者关隘都是敌方占领,那么就可能出现来增援的情况,同样,如果我方被攻击,占领了两个相邻城池或关隘的话,也是可以选择是否去增援的,增援将领必须是内政时没执行过命令的将领。
而群英系列其他几部与狂斩三国的单机游戏,单个武将最多只能带200小兵,群英1只有100,群英3中的400就显得很突出了,由于群英3的战场相当大,就算两方都是400小兵,也不会显得拥挤。当然,群英3之后的作品可以几个将领组成一队,那么一起出战小兵数量最多能达到1000,也就是后面所说的千人战。
带兵多少和册封的官职有关系,等级越高,那能封的官职越高,自然带兵越多,但是官职是有限的,到了后期,随着我方招降和搜索的将领越来越多,就会出现官职不够的情况,明明有些武将等级已经到了甚至超出了,但受限于官职只有那么多,想多带兵都是不可能的。
既然提到了内政过多导致时间过得慢,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搜将的问题了,群英3在野武将是固定时间出场,如果没到那个时间,那随便怎么搜都是不会出现的,并且地点也是固定的,拿赵云举例,玩黄巾之乱剧本和讨伐董卓剧本,赵云的出现时间是196年9月,地点北平,不到这个时间是搜索不出来的,也只能在北平搜到。玩家为了搜到这些武将,只能拖时间,不然游戏都快结束了才搜出来,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时间,群英3内政最大的不同就是消耗政令,政令的多少和将领没有关系,只和占据的城池多少有关系,当政令消耗完了以后,意味着这个月也没事可做了。一般就是搜将的时候会觉得政令不够。当年玩过红白机《三国志2霸王的大陆》的玩家,一定会觉得群英3的内政和霸王的大陆很相似。
谁还记得三国群英传三!他的缺点来了。
游戏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玩家可以扮演三国中的任意角色,在游戏中进行内政、外交、战争等活动,体验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游戏的玩法包括建设城市、招募将领、组织军队、制定战略等,玩家需要通过合理的策略和决策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国群英传3:大后期的名将,即使是骨灰级玩家也没见过!
除了上述的名将,还有钟会也是同一种情况,甚至比陆抗还难出现,因为玩群英3时,很多玩家都是知道邓艾钟会这种后期名将的,但不一定知道钟会的父亲是谁,不让他父亲挂掉,那钟会也是出不来的,从姓氏上面推断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姓钟的很少。
如果说姜维、邓艾、文鸯大家还见过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陆抗就真的没多少玩家见过了,即使是一些骨灰级玩家也没见过,对于骨灰级玩家来说,游戏中的各项设定再清楚不过了,知道游戏中所有的兵种强弱,武将技军师技的好坏等等233小游戏盒子官方版, 但像陆抗这种后期名将,还真不一定清楚。
专题: 三国游戏单机8 单机游戏三国8 老游戏三国单机上一篇老版三国志单机游戏竖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