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儿时的回忆:一张经典的三国单机游戏合集,当时2000年买的
游戏按即时制展开,双方行动和交战同时进行。游戏进行的大致流程是“内政经营模式”到“大地战略模式”,然后到“战争发生”,再循环到“内政经营模式”。游戏采用了只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才出现的经验值,有了经验值也就有了升级。
《三国群英传1》是一款由奥汀(Odin)公司出品的游戏,游戏容量1CD,运行环境Win 95。游戏与以往的三国游戏相同的是统一全国,不同的是它的时间(应该说是年代)的表示方法是即时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回合制的,而时间是以月来计算的。游戏的重点是战争而非内政,玩家可亲临前线,在沙场上杀 敌,也可运筹帷幄。
逝去的青春电视盒子装手游装脚本,80/90后曾经疯狂玩过的游戏
80版三国志单机游戏盒子
这样的配合方式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容易过关的。像是一关李典、二关夏侯惇、三关许褚、四关曹仁、五关淳于导都是可以直接堵死在角落的。当然了,部分BOSS有起身无敌,玩家需要暂避锋芒,使用迂回一点的战术将其歼灭。
这款80后怀旧策略单机游戏,你们是否还有印象
我从小学一直玩到现在33了,陪伴我整个童年青年,可能还会有中年老年内政包含城市建设,职位(不,古代应该叫官位)晋升,策略,外交,兵员建设,情报等。每个操作会消耗不同的命令点,命令点的个数,是由君主的内政能力决定的,如果玩家选马腾,袁术那类的缺心眼君主,那基本上用几条命令就没了(感觉这里是游戏设计的一个败笔,君主能力不能提升,那我一辈子都那么高,城池武将少还行,多了的话,那估计能把咱家急死,眼看着那么多城,命令下不去,就是发展不起来,你说气人不)
说实话,当年玩的时候真是懵的一B啊单机游戏《三国志》,残暴的小势力统一,你印象最深是哪一个
严白虎,许多玩家在玩《三国志》游戏的后期,会尝试极端难度,就会选择严白虎这个势力去挑战自己。严白虎势力大部分版本中只有他和他弟弟严兴。严兴并他哥能力还强点,不过也半斤八两,两人的数值都是属于没法太认真看的那种。而且周围有王朗和刘繇势力,基本上都是上来就来打你。王朗、刘繇好歹在游戏中都有5、6个手下,开局被打基本就游戏结束。不过仍有玩家能够用各种方式用严白虎统一全国,只能说佩服。
刘表势力就不用多说了,皇亲国戚,占据着富的流油的荆襄之地。手下虽然没什么超一流的人才,但是人多。而且在前期的很多贤臣和勇将都会在这片区域转悠,偶尔招来几个基本就稳了。如果招不来的话,靠着手下那帮人,统一起来就要废点功夫的。但有几代中黄忠、魏延这几个人是刘表势力中的,这就厉害了。刘表一般会先灭了西边的刘璋,集合两家的人,再图汉中、西凉等地,就可以图中原地带了。但刘表的粉丝并不多,其实很少有玩家会选择用他统一。
80后童年的游戏《三国志》都玩过,有谁还会1个币打通关的
游戏本纪:三国游戏的鼻祖--初代《三国志》
1994年,光荣第一款纯粹意义上的战棋类游戏《三国志英杰传》横空出世。这款游戏使《三国志》的战争玩法独立成篇,几乎不再含有内政成分。《三国志英杰传》延续了《三国志》树立的战争操作模式,用方格来表示军队,用色块代表数值,军队可搭配使用策略,武将能力和兵种决定部队的战斗力。尽管画面比80年代的《三国志》(当时《三国志4》刚刚发行)精美了不少,战斗方面的设计却是一脉相承。《三国志英杰传》之后,又有《三国志孔明传》、《毛利元就传》、《织田信长传》等SLG类游戏问世,一直到集大成的《三国志曹操传》。
军事方面,作为一款八十年代中期的游戏,初代《三国志》的画面表现十分简单,仅仅用一个由多个色块构成的中国地图作为主要画面,地图上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各个势力区域。在战争时,部队用小方块表示,方块内的数字代表军队的HP,用方块的闪动代表互相攻击,当数字变为零时即战败。虽然系统、画面如今看来均极为简单,但光荣独有的SLG设计已经在这款游戏中初露端倪。
三国志游戏系列全回顾
这回的三国志14比较中规中矩。本来我想在群雄并起剧本中占据刘勋的庐江的。那里有桥公的两个女儿,大桥和小桥。可惜日本人不动历史。把孙策的起始城设在了庐江。庐江的皖本来是庐江的治所。结果弄成港口了。
《三国志12》的战斗系统更加成熟,再次回归到了半即时制的战斗方式,并且继承了部分《三国志9》的优点,取消了《三国志11》中,主将与副将搭档的设定,也间接的减少了一些纯智力型武将的上场机会。更加人性化和简洁的系统,也引起了部分玩家的反感,网友对于本作的游戏评价普遍不高,在我心目中也是一样,这时的《三国志12》与同期的《信长之野望:创造》,再次拉开了差距。
本作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内政系统。所有的城内设施,都搬到了城外……包括但不限于:马棚,市集,工坊,兵营,有点尴尬的设定对吧?其实这一切都是在模仿《信长之野望:天道》,日本战国是存在“城下町”的,在“天道”中如此设计非常贴合史实,但在三国背景下,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如果没玩过“天道”,玩三国11还算可以尽兴,若是反之,你会发现,三国11完全就是“天道”的试验田,两款游戏的玩法完全一样,但是“三国志11”只是一个半成品,“天道”才是完整形态。
不知为何,三国9优秀的游戏模式,在10代被彻底摈弃,内政重回复杂指令,战斗重回回合制,个人模式也再次回归,三国10,倒是更像三国8的续作,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也奠定了剑走偏锋的三国9,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游戏中的阵型系统再次回归,只不过不再是单人阵型,而是五人大阵,前锋阵法发动率最高,相同的阵法和武将相性,还会触发技能连锁。关羽,关平,关兴,张飞,诸葛亮的组合,就是一只完美的步兵野战部队,当然如果有马超,赵云这类骑兵战法连锁就更好啦。
我心目中的最强三国志!半即时制的战斗方式,完美演绎了三国时代,攻城略地的战略布局。制定部队前进路线,或绕过,或阻挡,在战略要地主动占据,建造箭楼,城塞等设施,也完美还原了原著中的战斗方式。多部队,多线程,同时开战也考验玩家的多线操作,分配多少人马和武将给不同的战线,并且注意部队的士气值。
游戏中还存在隐藏的恶名系统,如果觉得游戏难度低,可以尝试在游戏中大量处决俘虏,恶名累计到一定程度后,电脑会自动形成“反主角联盟”,就是所有君主联盟打你一个人,伤兵都来不及恢复,觉得自己兵强将广了,可以试试这个玩法,至少不会寂寞了……
在经历了6代的不伦不类之后,光荣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武将身上,于是尝试复制了一款三国背景的“太阁立志传”,也就是三国志7的武将扮演模式。初玩非常新鲜,扮演武将积累功勋,担任太守,为主公尽忠或是自立为王,还可以自己锻炼能力值,与其他武将结为好友,甚至是结拜。可惜游戏时间久了,发现很多指令受限于身份,还是扮演君主最自由,最痛快。
说实话,本作的游戏硬件素质不差,画面,音效,在当时都在正常水准,但是游戏性却完全变了味道。战斗变为全自动进行,仅可设定移动路线和战斗策略,守城战的时候,经典的阵型系统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一堆的小人在互相射箭……游戏还为武将设定了性格理想,不同性格适合不同工作,如果分配不当还有可能引起属下不满,
嗯,我在1999年的时候买电脑了,所以三国志6是在电脑上玩的。当时的时代背景被即时制游戏所动摇,而三国志系列经历了多年的回合制,也在尝试变革,为了不损失老玩家,又吸纳新玩家,这款折中的半即时制三国志6就诞生了。同时诞生的,还有“南极星”这个乱码翻译器,每次玩三国志678都必须打开。
战斗系统是三国志5的核心卖点。在大战略上,援军系统开始触发了时间的概念,根据距离,分别以战斗5日后,10日后,等延期抵达战场,非常真实。在城池安排上,也必须考虑将领的分布情况。阵型系统的养成和经验值的设定,也更有培养的意义。歼灭对手后,有几率学会对方的阵型,不少阵型还具备例如“围攻”,“突击”等特殊技能,非常实用,如果四面包围了敌方君主,那么发动一次“围攻”就可能结束战斗。
我还是在土星上玩的,这一代虽然仍然是回合制,但是大幅度缩减了内政环节,再次回归的指令书与人望系统挂钩,完成年度任务可以增加人望的系统,后续作品也有保留。战斗系统最大的改进是加入了阵型系统,还有当时《皇家骑士团》的方向系统。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单挑配乐。“卧龙出渊”剧本,刘备的江夏根本守不住,城内只有几千兵力,而江陵的张辽和襄阳的曹操,动辄七八万人来攻。在城门被攻破后,即触发五人车轮战单挑,兵少城破是不假,可刘备最不虚的就是单挑!带着青釭剑,武力107的赵云怕过谁?加上关羽,张飞,还有从韩玄处挖角来的魏延,黄忠,还有关平,关兴,周仓之类的替补队员,激昂的单挑配乐就开始了!可惜单挑完全自动化进行,就是看五次动画而已。
80后玩家的三国志启蒙之作,NAMCO经典FC游戏三国志2霸王的大陆
虽然《三国志:霸王的大陆》是一款历史模拟游戏,但是玩过一段时间的玩家都知道三国类3d网页游戏大全,这个游戏其实是一款武将收集游戏,当年雪叔所有的小伙伴们,不管开局是皇叔刘备还是奸雄曹操,最主要的流程就是:开局离间笼络吕布,然后在某某年前打下某某城,然后探索武将,完成收集,再去打下一个武将要出现的城市,我们当年是要收集全部武力和智力超过90的武将。
先回到游戏中来,《三国志:霸王的大陆》这款游戏在80,90后之中应该是大部分人的历史游戏启蒙之作,大家对于游戏的系统和内容早已烂熟于心,老规矩,我们就不在这里聊系统和游戏方式了,太多资料和赘述了,搜索一下即可,在这里雪叔跟大家聊一下当年我们游戏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如果您也有相同经历或者能会心一笑,嗯,那我们就是兄弟了!是兄弟一起来......
也就是这个阶段,慢慢的身边的小伙伴们也开始玩三国游戏了,我们一起讨论游戏里面的武将谁强谁弱,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拿出《三国演义》来表示自己观点的权威性,然后就是小伙伴们每人几乎都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时我也挺起胸膛向家长提出了要购买四大名著好好学习的观点,现在还依旧记得他们惊讶,赞许,肯定的表情变化。
其实要感谢这位游戏店的奸商老板,我至今依稀能记得他,一头卷发,微胖,戴着眼镜的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在他的帮助下,我用笔和本艰难的记下了《三国志:霸王的大陆》里面每个选项的作用,从离间到笼络,从招兵到探索人才拾梦游戏盒子怎样下载,这个时候,我才是真正的接触到了新的世界,完全不同于之前那些动作游戏,我体会到了历史模拟游戏的乐趣。
当我第一次进入游戏的时候,失望是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全日文的界面完全无法进行游戏,第二天我就带着游戏卡找老板退去了,老板知道后就让我在店里交钱玩,他在后面告诉我每一项指令的作用,那是一个大概十几平米的小游戏房,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傻小子在一群玩着各种嘈杂声音的动作游戏的同龄人中,一个人在角落里傻坐着面对一堆日文艰难的玩一个游戏,后面一位30岁左右戴着眼镜的中年大叔偶尔会回答一下这个傻小子的提问,从这以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泡在游戏店里听着一首永远听不腻的BGM,反复选着几个日文指令。
三国志(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红白机游戏
专题: 单机游戏三国8 单机三国游戏机 萌三国游戏单机上一篇单机ban游戏 三国志
下一篇初中玩的三国单机手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