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没有一个单机游戏世界

0

日本人更懂三国?20多年前的国产单机昙花一现后,却再无人能打

另外还有《傲世三国》这一款RTS游戏,在20年前的RTS游戏市场基本上是被红色警戒所占领,但是目标软件公司却不信邪,先后推出了《铁甲风暴》和《傲世三国》两款游戏,都获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傲世三国》更是被邀请参加美国E3游戏展会,这也是国内第一次!

发行至今22年的《三国群英传》,一样是国产单机三国游戏中,最不能遗忘的游戏之一,与其他三国游戏相同,《三国群英传》采用了统一全国的胜利条件,而不同的是它的时间是即时的,你挪动鼠标看看敌人的城池这段时间,可能几个月份就过去了。而游戏重点一样不是内政,而且上阵杀敌。

国产三国单机巅峰,有望匹敌光荣《三国志》,却因题材玄幻而没落

三国没有一个单机游戏世界

不过要说到改动最大的地方极光盒子4pro 云游戏,还是在大地图行进上添加了战棋系统。而这也是3代最饱受诟病的设计,由于电脑AI过于羸弱,玩家体验起来并没有战棋游戏走位布局的策略性,反而因不容易与敌军相遇拖慢了游戏节奏,玩起来远不如2代来得爽快。

首先武将数量从原本的200多名增加到了400多名,同时加入了军师技来提升文官的作用。而在画面上,《三国群英传2》的可同屏人数也增加了一倍,但清晰度和流畅性并没有受到影响,再加上游戏的场景地图、人物立绘得到进一步细化,因此《三国群英传2》在发售后也延续了一代的高昂人气。

中国游戏商为什么做不出好的三国游戏?

在游民星空上的上百款三国题材手游中,评分整体都在6分以下,《三国群英战—争霸》、《三国大亨》等游戏豆瓣评分不足4分,亦有不少玩家评论在豆瓣或是下载榜单上评论众多三国题材的游戏是“纯粹打着三国的名号圈钱”、“体验极差”等。

制作和生存周期普遍偏短,对于游戏来说,容易导致缺乏历史和制作上的厚度,也催生出了更多容易赚快钱的页游和手游。“大多数三国游戏产品,仍然只是套了三国的壳,实际内容却和三国历史风马牛不相及,不少游戏是为了使用ip而成为了‘三国’游戏”,李抑扬表示。

另一方面,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游戏厂商涌进大陆,国内游戏厂商也始终面临严峻的竞争。陈毅炎表示,过于激烈的竞争导致很多游戏厂商不敢花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打磨一款游戏,因此国内游戏制作和生存周期往往都要短于国外。

游戏开发商无法收回游戏成本,就无法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因而在技术层面,国内单机游戏这么多年来开发断代严重,许多游戏公司都没有相关的开发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做游戏,难免质量堪忧。前麒麟游戏《成吉思汗》策划人陈毅炎对毒眸表示,目前国内PC单机游戏主要是引擎技术(尤其是自有引擎)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国外尤其是大厂的优势会比较明显,而国内还在专注于端游的团队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以《三国志》为例,在当时高达14800日元的发行价情况下,其超三十万份的销量保证了日本光荣有资本和精力投入后续的游戏研发中。反观国内,在盗版始终泛滥的情况下,中国数百万单机游戏玩家实际上有付费意愿的玩家群体可能只有几十万,这样的付费规模显然无法支撑游戏开发的成本。

多名分析师和从业者认为,一直以来国内没有容纳这些优质的精品游戏的环境和市场。“其他国家和地区能产出好口碑的三国游戏,因为有国外玩家为其大量支出,使得他们有钱来开发更多的优质的游戏。而国内当时尚未形成成熟的游戏市场,这么多年来单机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即使是有精品游戏,由于盗版以及玩家不付费等原因,根本无法组成一个精品的游戏市场。”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李抑扬向毒眸说道。

最近爆火的《全战三国》,是CA自2000年《幕府将军:全面战争》以来发行的第13部“全战”系列作品,《幕府将军》当年销量超过三十万,而到了06年推出的《中世纪2:全面战争》销量跃上百万级别,“全战”系列本身在国内外就有大批拥簇者。《全战三国》的剧情设计师Pete Stewart曾在采访时说:“我不承认游戏是随便应付的产物,甚至在我们公布一款游戏之前,就已经在这款游戏上开发了多年的时间。”近20年对该系列的专注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游戏质量。

“我在《全战三国》之前基本上没有可以选择的三国题材单机游戏,只能玩一些老游戏。它之所以会火,可能纯粹是因为国内PC和主机玩家太久没有好的三国游戏可玩了。大家不仅渴望三国游戏佳作的出现,也愿意为其付费。”上文接受毒眸采访的玩家表示。

玩了下全战三国,内政系统太简单,画面到是很精美,战斗系统还是以前一样,前期征兵很难,游戏设定问题,但是后期发展大了平推其他势力没有谋略,地图地形也没有关隘河流,三国题材不错可以玩steam游戏的盒子,游戏厂商可以进行创新,另外,我国历史悠久还可以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各种乱世题材,内政外交系统应该更丰富一点全战三国有点太简单了,

综上所述,时至今日,三国游戏俨然已经变为“三国”游戏,对于游戏厂商来说也许会投机取巧,向经典著作借鉴其形式设定,再进行多重魔改后推出新作,不过这样的做法一旦被玩家识破,便也会令游戏陷入差评如潮的窘境。放眼过去,除了以“三国”题材起家的策略游戏《三国志》和割草游戏《三国无双》外,新的游戏厂商如今基本都不会再去触碰中规中矩的三国题材,笔者在此也只能感叹:三国题材通古今,奈何时下太泛滥。

说过了单机游戏,我们将视线放到网络游戏上。在网络游戏中,三国角色大多以NPC的身份出现,玩家在游戏中只能以对话、交接任务的方式来和他们建立联系。玩家在游戏里虽然能够亲身参与大型战役和副本,但无法对游戏中的人和事产生影响,更不用谈三国格局了。由此便又催生出一个问题:三国只不过是给游戏加上了一个框架,把“魏国、蜀国、吴国”换成“森都、海国、沙城”同样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能够看到,在几乎所有的三国题材游戏里,无论是我们熟悉的刘备、关羽、张飞、还是其他知名武将,都已经被游戏美工描绘出了一个既定的样貌。但按史实来讲,三国的人物充其量也就只有这些,三国题材游戏缺乏新人物、缺乏女性角色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共性问题,这就导致这一题材的游戏难以满足时下玩家的游戏喜好。此外,同样给玩家带去疲劳的还有三国的剧情,游戏中的剧情线再怎么被改变,所导向的结果其实都大同小异,匮乏的变数难以让玩家产生反复攻略的乐趣,不利于游戏热度的保持。

在三国题材游戏中,虽然游戏的背景常常被设定为三国之间的制衡博弈,但当进入游戏后便会发现,游戏前期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严重失衡;而到了游戏后期则比较无趣。毕竟很少有玩家会按照史实来模拟游戏进程,所以就会出现玩家靠技术或其他手段拿下优势城池后,直接平推其他弱势城池的情况。所以说,对于策略游戏和即时战略游戏,极度还原三国的历史设定虽然是优点,但也会造成游戏难度的下降,让玩家越玩越无聊。

“三国”作为游戏开发领域的常青题材,其优越性体现在它有着极具参考价值且内容完备的设定,是诸多历史著作中人物形象最为丰富充实的作品之一,自拥相当大的改编空间,较之于其他同题材作品来说,无论是改编为RPG游戏还是RTS类游戏,都来的更容易一些,起码省去了绞尽脑汁研究人设的时间。因此在不少早期的电子游戏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加速开发进程,游戏策划会经常将三国题材作为创作的灵感起点。但当一个题材被玩烂,便会导致玩家集体审美疲劳,三国题材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失宠。

“三国”对于很多玩家们来说都称得上是电子游戏的启蒙题材,比如早期的街机游戏《三国战纪》,PC平台上的《三国志》,登陆主机平台并开创全新游戏模式的《三国无双》等。在国产游戏中,早期也曾推出过如《三国风云》这样的RTS类游戏。此外,在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诞生后,最早被推向市场的也是三国题材的游戏。不过我们能够看到,这一曾经大火的游戏题材在今天已经渐渐失去了原本的热度网页版三国游戏赵云有格挡,甚至已经可以称作冷门,这是什么原因呢?

专题: 三国游戏.单机   单机游戏三国7   三国单机游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