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三国志7单机游戏下载

1

三国志7 威力加强版 MAC游戏 繁体 10.15 11

《三国志7》,经过三国志6的过渡,新的三国志7让人耳目一新,武将可以作为游戏主角参加,使三国志VII的玩法更加丰富。一改以往三国志游戏玩者只能饰演君主的玩法,你可以单独挑选一位一般武将来玩,人物比以往又有增加,共有三国志武将520名+登录武将100名=620名武将加入三国志。本游戏中人物的身份有“君主、军师、太守、一般和在野”,不同的身份在行动中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和不同的游戏指令。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游戏目的,如军师是为了辅助君主平天下; 太守是培养地方势力以图日后称王;在野武将为了给明君赏识,发展自己仕途。

三国志:系列游戏大全闲鱼游戏盒子下载手机版下载,三国志全系列介绍及评价6~7代

经典三国志7单机游戏下载

《三国志6》的一般指令都是同时下达给各将领的,所以执行时敌我武将的步调一致,就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会出现敌方比我方早一步占领空城的局面,这时就要开会决定攻城部队是否继续前进;当我方的部队出征在外时,有可能后方遭到偷袭,这时可以让出征的部队再返回防守。有时候武将也会因为性格莽撞或懦弱,发生不听君主号令的情况。这种种人性化的特点,都被今后的9代所采用并加以改进了。

《三国志6》的武将出现了性格和理想,忠城度也不是简单的封赏就能轻易提高的,而是要看主君的作为及相性、理想的异同。如果一个残暴的君主手下某些武将极其重义,那么他们不久便会离你而去;反之,一个野心极大的武将遇上一个暗弱之君,那么该国发生内讧也是必然的事。除了将领以外,士兵也没有了训练值,而是以士气衡量战力,士气为0的军队会自动瓦解。三国6的人性化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军师的国家,当发生国土周围有他国武将活动时,会自动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而且三国6的军师谁都可以当。如果敌人想来攻占我国的领地,智力高的军师会先于敌人进攻之前获得情报,并通知君主采取措施应对;而智力差得可能等到对方兵临城下了才如梦初醒。这种“先知先觉”的设定在三国志系列中属6代独有,非常的有意思。

6代废止了5代的部队阵形模式,只保留兵种的特点。当然由于此作的士兵防守能力很高,因此无论是攻城战或守城战都费时良久。而攻城战中首次引用了半即时的作战模式,玩家每回合下达的指令都是三天一个周期,而一担下完了命令,电脑将会自动在之后的三天内按照玩家的命令行事。或许是光荣为了使玩家能够省时省力,但由此带来的坏处就是玩家有时候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电脑控制的军队在三天内中伏、中计,而自己却无能为力。6代的兵种设计很有特色,出现了“南蛮兵”、 “山岳骑”等少数民族军队和6个少数民族君主,各个兵种间相生相克,再加上地形的限制,使战斗的变化多种多样。同5代一样,兵粮在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战争中一旦兵粮被夺,那么就会造成士气下降,士兵逃逸,必败无疑。值得一提的是6代的单挑,采用素描线条勾画出来的武将轮廓,在单挑动画中,武将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熠熠生辉,显得真实而有魄力。6代的单挑完全可由玩家自己控制,堪称该系列一绝。

6代中,献帝不再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只有天子才能给予玩家更高的官位或爵位,只有和天子关系拉近,才能得到更多的封号,从而间接得到带兵数量的提升,名望的提高。比如最高官位的大将军可带20000人,而君主本身只是白身的话,部下最多只能带5000人。《三国志6》扩充势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尽早控制献帝,所以本代的献帝自然成了“招财菩萨”,人人得而抢之,这就是所谓的“协天子以令诸侯”。

《三国志6》和以前各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独特的“天、地、人”系统,这套系统源自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而对整个游戏的把握也要依靠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和运作。这个系统使得6代彻底走出了过去各代游戏的窠臼,从而为7、8两代的全面变革打下根基。下面简述一下6代的这3个要素:

仿佛是在强调这是一款Windows游戏,《三国志6》中采用了全视窗式界面,不过这一点也成为玩家们诟病的地方,不少人认为《三国志VI》感觉象个 Windows程序,一点都没有系列应有的古典感觉。本作的战争系统也做了相当激进的改动,攻城战中首次引入了半即时制作战模式,游戏中的指令为三天一个周期,电脑会在命令下达后的三天内执行指令,这样的设定大大增加了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与实际战争情况颇为相似。战争谋略方面也进行了极大的简化,去掉了前作的阵型系统,弱化了火攻的作用。以往作品中以少胜多的战略技巧在本作中很难实现。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单挑系统。经过数代强化之后,本作的单挑系统已经非常完美,武力并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招式种类和顺序的安排也是取胜的关键。

《三国志6》由DOS平台转向了Windows平台,因而游戏中的人物和头像也重新进行了绘制。但人物头像和地图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除了画面达到16位色的高度以外,其它的特点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倒是本作的音乐虽没有5代那样精彩,却也是可以体现光荣公司一贯精巧完美的制作风格的。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电子游戏市场进入最为昌盛的黄金时期,然而电脑游戏市场却在不断衰退。由于在电子游戏市场上根基不牢,这段时期内光荣的经营状况持续低迷,家用机作品以全盘推出以往名作为主,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新作。1998年初在某著名杂志的读者调查统计中,光荣成为最有可能倒闭的游戏公司之一。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三国志VI》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光荣为其投入了高额的开发预算。由于此时Windows已经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三国志 6》于是采用全新引擎制作,所需硬件配置在当时来看还是相当高的。由于跳跃到Windows平台,《三国志6》无论在图像清晰度还是精致程度上都令人满意。光荣还找画师重新绘制了620张人物肖像,另外还在游戏中加入了精彩的片头和片尾动画,彰显其大作风范。继前作的音乐大受好评后,本次光荣再接再厉,为游戏创作了26首高水准的背景音乐,并且大量采用管弦与古典民族乐器相搭配的方式尽显历史模拟游戏的古风古韵。

经典游戏之三国志系列

《三国志13》是我今年刚玩的。由于威力加强版还没有上市,我不作过多评价。目前看来,《三国志13》在整体制作上完全超越了前12部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游戏里让我最费解的就是,兵力从哪里来,就必须回到哪里去,不就就近驻扎。想想,你从成都发兵,攻打辽东,不能进城是个什么节奏,解散了要跑大半个中国又是个什么节奏。有人说这是现实,说什么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我也是呵呵了。我想,如果威力加强版没有添加就近驻扎的功能,《三国志13》制作再精良,也无法超越《三国志11》在我心中的地位。

《三国志12》是我大四的时候玩的,是我最失望的一部,也是公认的最失败的一部。从11代到12代,时隔数年,游戏质量不升反退,好好的单机游戏做得和页游一样。页游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下载了几个G的游戏后发现它和“屠龙宝刀,点击就送”是一个尿性。在这里我也懒得再喷这款游戏了,如果不是以系列的形式来介绍,《三国志12》根本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帖子里。

《三国志11》玩得比较晚,到了大三才玩,但玩过之后我就肯定了,《三国志11》是整个系列中做得最好的一部,当然也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部。《三国志11》再次摒弃了RPG系列,但并不像《三国志9》那样完全倾力于纯策略。除了从《三国志10》中取长补短,完善了各种细节之外,《三国志11》最成功的是取缔了大地图和小地图的区分,整个场景就是一个大棋盘,而整个游戏就是一个在大棋盘上进行的战棋游戏。这让我顿时有了一种高级版《三国霸业》与《曹操传》相结合的感觉。这一次,《三国志11》带给我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一个不一样的《三国志》,完全满足了我这个战棋控的需求。要说缺点,有一点我不是太满意,就是游戏画风为水墨风格,可能有玩家喜欢这一点,但我觉得这样的画风破坏了历史的厚重感。除此之外,《三国志11》堪称完美。

游戏史上的今天:亲身体会战乱生活《三国志7》

具体来讲,这部作品的基本结构从以往的君主扮演制变成了武将扮演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游戏内容以及感受上的改变。首先,玩家可选择扮演的人物范围一下子扩大到全部登场武将,多达520人的庞大阵容(还有100个自创武将名额)既体现了光荣多年以来的数据积累,配合在野、一般、军师、太守、君主五种人物状态给游戏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当然,这520人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是很大,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是得按部就班才能保证把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三国志”系列最早在1985年诞生的时候,以当时的硬件环境能画出一张让人分得清刘关张的脸已经很不错了,再套用一张固定的大地图和几十上百个图标就是一款策略游戏。随着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光荣自己以及玩家们对“三国志”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系列终于在发售于2000年2月18日(PC版)的《三国志7》这一代迎来了游戏玩法上的重大革新。

三国志7:特技学习小技巧,当年你玩的时候会这些吗?

那咋办?如果是像小编那样有点洁癖的话,那只好用新武将(游戏中编辑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哈),而且新武将只有选择“平凡”型,才有机会刷到,比如下图。而“平凡”型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四围比较低,平均起来每个都不到及格线,和我们平常设置的N个90不一样,且最高仅能70多一些。

三国志7是第一款三国志融合了RPG成长玩法的创新之作,丰富的特技、兵种、装备等让玩家乐此不疲,其中特技足足有32项之多,涵盖了内政、计略、战斗、战场策略、攻城、个人生活等诸多方面,甚至一定程度上,特技比能力四围更重要。但是玩过游戏的朋友会发现,特技学习好像有点困难,那怎么才能高效地学习特技能,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编的小技巧。

三国志7:兵种最全情报整理,你最喜欢哪个兵种?

需要马铠,铁甲,马匹三个组件,需要特产铁矿、皮革、马匹,技术200就能轻松产出,攻4防3.8速3.5的顶级兵种,但是手感比轻骑兵差,前期北方就能弄到的高攻兵种。比步兵攻击高,肉搏防御也强,就是弓箭防御与步兵相比稍有不如。突击方面只能三次,但最后一次有概率不吃反击的,用惯轻骑兵的同学可能不喜欢用铁骑,因为速度慢点和突击少一回,但是铁骑真的是不错的兵种了,铁骑兵对于武将的要求不高,不会突击的猛将带最好。

高速兵种,需要装备了骑马,点亮了【骑兵】,之后出征界面可以编组。攻3防2.5速5,防箭能力拉跨,攻击与步兵相当,自身就能突击四次,尤其适合不会【突击】特技的猛将使用;同时参军也建议用这个兵种,毕竟行动力高能先手用策略、和计谋晕人等。同样也是小编最喜欢的兵种之一。

三国志7:“三国立志传1”,凡人可成神将,平民也能当皇帝

说到宝物,此作根据历史人物和朝廷记载丰富了很多宝物,除了此前大家熟知的“青龙偃月刀”、“青釭剑”等,增加了诸如曹丕著作《典论》、关羽/杜预特别喜欢看的《春秋左氏传》、何晏的《论语集解》(何晏何人?大家可以进去游戏认识一下呀)等等,更丰富了人文;还有游戏预想了大家扮演的角色有朝一日会成为“九五之尊”,此作也制作了九锡等著名的宝物。

一共有4种圣兽:黄龙:使用就是不会打到自己的落雷,翻盘利器。大鹏:敌军全体混乱+足止。朱雀:我方伤兵全体恢复,敌军全体着火。麒麟:恢复我方全体伤兵,并把每个将领的士兵数提高到统御上限。(笔者为了本文,特意翻出三国志7熬夜重新打出四圣兽给各位感受一下圣兽的模样)

如果没有“圣痕”,那么打老虎就是涨名声与武力经验,一旦有了“圣痕”,老虎就会变身圣兽。圣兽召唤到战场就会消失,玩家只要重新打虎就可重新使用(这里声明一下:现实中没有任何老虎受到伤害,绝对没有违反国家的老虎保护相关法律!)

“名声”也是此作一大重要的指标,三国志5的“名声”可以令君主升官、行动力增加、更容易吸引武将等。而三国志7武将的“名声”一方面更容易交友,还有可以有机会入选三国著名的“月旦评”(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原汝南地区许劭、许靖兄弟主持的时事人物点评节目,闻名遐迩,盛极一时,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选官制度以及稍后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均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月旦评可以说是当时社会舆论的顶流。主持不畏强权、正直清廉的高风亮节,得到他们的评语就等同得到世人的认可,好的名声就可以成为“名士”,相当于今天的超级明星,到哪儿都成为世人的追捧。)。在游戏中,玩家的名声如果成为名士前十,就能得到南斗、北斗赠与“圣痕”的特技,就可以得到四圣兽!(有种集结龙珠实现愿望的感jio~~)

回来本作既然是“三国立志传”,武将的成长至关重要,本作武将的“特技”多达32种之多,还有基本能力的4项,而且玩家扮演武将还可以在游戏中利用城市的特产打造不同的兵种,可以率领三国中有名的“藤甲兵”、“铁骑兵”、攻城“霹雳车”及南蛮“象兵”等。也首次出现了武将自己的所持金和名声。

三国志游戏哪款好玩

而就在明年第一季度,为弥补各位三国爱好者的遗憾,曾雄霸中国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韩畅销榜的殿堂级正版战争策略手游,《三国志威力无双》就将正式上线了。在这款游戏中,你已经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技能组合兵法搭配,还能享受到千人实时团战的极速攻城战,在超大的三国地图中自建城市,与绝世名将血战沙场。

不知道在1至14代《三国志》系列游戏中,你认为哪一款作品最好玩呢?说实话,在手游大火的时代,或许一款强调多人对战玩法的《三国志》,才是未来三国SLG玩法的方向,只可惜光荣会社的《三国志12》做得实在太烂,未能提前把握到市场的动向。

三国志游戏系列全回顾

这回的三国志14比较中规中矩。本来我想在群雄并起剧本中占据刘勋的庐江的。那里有桥公的两个女儿,大桥和小桥。可惜日本人不动历史。把孙策的起始城设在了庐江。庐江的皖本来是庐江的治所。结果弄成港口了。

我心目中的最强三国志!半即时制的战斗方式,完美演绎了三国时代,攻城略地的战略布局。制定部队前进路线,或绕过,或阻挡,在战略要地主动占据,建造箭楼,城塞等设施,也完美还原了原著中的战斗方式。多部队,多线程,同时开战也考验玩家的多线操作,分配多少人马和武将给不同的战线,并且注意部队的士气值。

游戏中还存在隐藏的恶名系统,如果觉得游戏难度低,可以尝试在游戏中大量处决俘虏,恶名累计到一定程度后,电脑会自动形成“反主角联盟”,就是所有君主联盟打你一个人,伤兵都来不及恢复,觉得自己兵强将广了,可以试试这个玩法,至少不会寂寞了……

在经历了6代的不伦不类之后,光荣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武将身上,于是尝试复制了一款三国背景的“太阁立志传”,也就是三国志7的武将扮演模式。初玩非常新鲜,扮演武将积累功勋,担任太守,为主公尽忠或是自立为王,还可以自己锻炼能力值,与其他武将结为好友,甚至是结拜。可惜游戏时间久了,发现很多指令受限于身份,还是扮演君主最自由,最痛快。

说实话,本作的游戏硬件素质不差,画面,音效,在当时都在正常水准,但是游戏性却完全变了味道。战斗变为全自动进行,仅可设定移动路线和战斗策略,守城战的时候,经典的阵型系统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一堆的小人在互相射箭……游戏还为武将设定了性格理想,不同性格适合不同工作,如果分配不当还有可能引起属下不满,

嗯,我在1999年的时候买电脑了,所以三国志6是在电脑上玩的。当时的时代背景被即时制游戏所动摇,而三国志系列经历了多年的回合制,也在尝试变革,为了不损失老玩家,又吸纳新玩家,这款折中的半即时制三国志6就诞生了。同时诞生的,还有“南极星”这个乱码翻译器,每次玩三国志678都必须打开。

战斗系统是三国志5的核心卖点。在大战略上,援军系统开始触发了时间的概念,根据距离,分别以战斗5日后,10日后,等延期抵达战场,非常真实。在城池安排上,也必须考虑将领的分布情况。阵型系统的养成和经验值的设定,也更有培养的意义。歼灭对手后,有几率学会对方的阵型,不少阵型还具备例如“围攻”,“突击”等特殊技能,非常实用,如果四面包围了敌方君主,那么发动一次“围攻”就可能结束战斗。

我还是在土星上玩的,这一代虽然仍然是回合制,但是大幅度缩减了内政环节,再次回归的指令书与人望系统挂钩,完成年度任务可以增加人望的系统9377游戏盒子官网,后续作品也有保留。战斗系统最大的改进是加入了阵型系统,还有当时《皇家骑士团》的方向系统。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单挑配乐。“卧龙出渊”剧本,刘备的江夏根本守不住,城内只有几千兵力,而江陵的张辽和襄阳的曹操,动辄七八万人来攻。在城门被攻破后,即触发五人车轮战单挑,兵少城破是不假,可刘备最不虚的就是单挑!带着青釭剑,武力107的赵云怕过谁?加上关羽,张飞,还有从韩玄处挖角来的魏延,黄忠,还有关平,关兴,周仓之类的替补队员,激昂的单挑配乐就开始了!可惜单挑完全自动化进行,就是看五次动画而已。

三国志4还有GBA版本,但我是在世嘉土星上玩的,所以这里以SS版本为主。更加多样化的操作指令,更加丰富的内政和战斗系统,更加优秀的画面,和激荡的古典配乐,让三国志4延续了光荣三国志的巅峰地位,超级经典的一代三国志游戏,也是传统回合制三国志的终点作品,之后的三国志5将迎来巨大变革。

游戏的特殊能力值:“陆指”,“水指”,之后的作品中再也没有沿用过,其实这个设定我感觉还挺合理的,只是在游戏中,仅仅代表统兵数量,并没有体现在部队战斗力上,有点可惜。同样一万五千兵,周瑜对马超,在水上应该周瑜完胜,在陆地马超完胜,这才合理。

MD平台的汉化版,卡带名称为《三国演义》。包括自定义武将系统都被完整汉化了,为了获得完美的武将属性,摇色子也能玩个把钟头,然后把自己,以及好友,恋人,一同输入游戏,征战三国的经历,你们也一定尝试过的吧?(笑)

光荣三国志,真正初次的扬眉吐气的一款经典游戏,借助MD平台出色的声光效果,高清的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动画,除了武将和城池数量的增加,还设置了如虎牢关等著名关卡网页游戏 三国 刺客,战斗场景也加入了城墙的设定和精美的武将单挑动画,光荣三国志开始真正的在SLG类型中站稳脚跟。

专题: 游戏三国类单机   三国单机游戏5   单机游戏三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