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1:不通关一次就没办法出现的将领!很多玩家都没见过
如果说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为乱世起了个头,那么何进就间接推动了乱世。何进本是屠夫出身,但他妹妹入宫后深受汉灵帝宠幸,何进因此入仕,最终升到了大将军的高位。如果何进有能力帮助东汉重新走上正轨,那他的屠夫出身就会被说成是被杀猪耽搁的旷世奇才,结果何进搞砸了,不仅自己被十常侍斩了,还招董卓入京,之后董卓把持朝政,东汉名存实亡。而何进杀猪的身份就是污点了,一个杀猪的能当上大将军,关键是还没能力,这本身就是东汉末年最讽刺的事。
老版单机游戏大全集三国群英传1
黄巾首领,东汉乱世的制造者,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早年到处宣传太平教,在时机成熟时,带领百姓起义,可惜原定的起义时间被叛徒告发,导致起义时间提前,准备工作没有完善,起义早早被**,如果没有叛徒,或许黄巾不会那么快被**。而张角也早早病死,这其实有点讽刺,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那么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从教义上来判定的话实际上不是好事,不然张角寿命不会这么快结束。
三国群英传1:绝世将领,通关必备!玩家必看!
在这个剧本中,就连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也在何进的帐下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中的人物,可惜没有猛将。从属性来看,何进只是个三流武将。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上大将军呢?如果没有东汉末年的动荡,东汉或许不会走向灭亡。接下来是丁原和龚景。先说丁原,他手下有猛将吕布和张辽,本应在东汉末年展现实力,成为一方诸侯。
何进杀猪的身份成了他最大的污点,一个屠夫竟然能当上大将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能力担当这个职位,这本身就是东汉末年最讽刺的事情之一。与张角一样,何进也出现在黄巾之乱剧本中,这个剧本中势力最大的武将就是张角和何进。
如果没有玩过这个剧本,自然就没见过这些武将。另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武将是何进。如果说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为乱世起了个头,那么何进则间接推动了乱世的发展。何进本是屠夫出身,但他的妹妹入宫后深受汉灵帝宠幸,因此何进得以入仕,并最终升至大将军的高位。
尽管他的智力高达95,但在《三国群英传1》中,智力并不那么重要,尤其对于武力低的武将来说。在《三国群英传1》中,武将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武力和武将技能,智力排名相对较低。除了张角,还有张宝、张梁两兄弟,以及黄巾军的邓茂、程远、志等人也出现在这个剧本中。
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然而,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从教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好事,否则他的寿命不会这么快结束。在《三国群英传1》的黄巾之乱剧本中,很多城池都是空着的,张角就出现在这个剧本中。
早年,他到处宣传太平教,等时机成熟时,带领百姓起义。可惜原定的起义时间被叛徒告发,导致起义时间提前,准备工作没有完善,起义很快被**。如果没有叛徒的出卖,或许黄巾起义不会那么快被平定。值得讽刺的是,张角早早病死。
因此,大多数玩家都选择了讨伐董卓这个剧本(如果没有通关,《三国群英传1》只有这个剧本可供选择)。然而,玩这个剧本的同时,自然会错过一些武将。那么,游戏中有哪些武将是很多玩家从未见过的呢?首先是张角。作为黄巾首领,张角是东汉乱世的制造者,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三国群英传1》中究竟有多少武将?当年玩的时候感觉挺多的,实际上只有255个。然而,有些武将在游戏中并没有出现在玩家眼前。这主要是因为《三国群英传1》的剧本设计。在没有第一次通关之前,玩家是无法选择剧本的。
三国群英传1上手攻略,开局选君主
讨伐董卓时期,曹操占据了一个城池,叫做陈留,手下一开始只有八个武将,曹操,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敦,夏侯渊,李典,乐进。人数虽然比袁绍,董卓少,但是也算拥有一流高手,而且兵种搭配比较均衡,初期最好的方案就是快速出击,灭掉刘备军,俘获刘备,关羽,张飞,这样以后曹操,刘备两大集团所有的人都可以尽快搜索和为我所用。
三国群英传1:当年你用了多少时间完成统一?传说中的280年见过吗
最接近280年的剧本是三国鼎立,从220年开始,留给玩家的时间是60年,三国鼎立这个剧本选择彻里吉的话难度会稍微大点,但也不是说无法玩,可能前期会稍微多花点时间,当有5个将后游戏就简单了。这个剧本也是最有希望玩到280年的。
二代每个势力都有自己的范围,哪怕你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有哪个势力统一全国,例如袁绍绝对不会离开冀州几个城池。到了七代,各势力到是不断扩张,但只要你消灭对方的主第一批部队,以后对方没兵也会疯狂来打,相当于送人头。
让小编非常不解的是,曹操作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一方霸主,不仅手下兵多将广,还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刘备和孙权在后期都相继称帝,可那毕竟不是正统,怎么就能比曹魏方面获得高阶官职的人数要多呢?
5是跨时代产品,7是群魔乱舞。 上学时候5之前的都玩过,毕业后偶尔消磨时间,就玩一会儿7,群魔乱舞一会儿就无敌了,可以边看手机边点电脑,就为了剑气飘飘看起来爽。
到了《三国群英传7》,宇峻奥汀将扬刘贬曹的传统一路传承了下来,官职方面依然沿用了和六代一样的设定,曹操势力的衰落至此已成定局。
我玩123.玩了一次4感觉就跟玩劣质页游一样,后来的玩了7再回去玩5.6就完全没什么动力了《三国群英传6》的最高官职级别从16级调整到了15级,但御三家的晋封人数却没有调整,曹魏依然是获封最少的一方势力,只有曹操一人可以晋封15级的魏武帝。
一直都挺喜欢这个系列,手机里还保留着1、2、3、5代。《三国群英传6》中的官职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毕竟像《7代》那样变态的武器系统在本作中还未被开发出来,像冻血刀这样过于强悍的武将技也没被启用,因此官职所带来的特殊武将技便成了游戏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打7代不到一天就可以通关了虽然本作中魏蜀吴三家各有10名武将能够获得隐藏官职,但蜀汉方面有7人能晋升到16级官职,东吴方面也有孙权和孙策可以晋封16级官职。反观曹操这边,除了曹老板本人之外,其余9人都只能晋封15级官职,和刘备的差距着实有些大。
《三国群英传5》官职共分16个官阶,但大多数武将升到14级后就无法再提升了,只有一些名将才能被晋升为特殊官阶,比如刘备15级的汉中王和16级的蜀汉昭烈帝,曹操15级的魏王和16级的魏武帝等。
并且从《5代》开始,官职的册封将会影响到游戏中武将的各种属性,特别是隐藏官职的设定,会让部分武将学会独特的技能,而这一点也正是曹操势力真正衰败的原因。
这代怎么说呢,只要带上五个武力尚可的武将,再配备上短弓,哪怕攻击有15名守将的城市都非常EASY,武将的个人实力在本作中根本就体现不出来,大多数情况下还不如士兵的作用大。
其他武将诸如典韦、许褚等人也只是空有一身高武力,实战中并不好用。没有宝物加持的话,以夏侯惇为首的五人组别说去攻四塔了,能不能打过黄泉之门的普静都需要看运气。
就拿第一个剧本《黄巾之乱》为例,曹操开局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三员武将,虽然纸面实力依旧可观,但《4》夏侯惇的实力却大不如前。
剧本方面,《3代》在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官渡之战,并且通关后还有一个“天下归魏”的隐藏剧本,这也看出官方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重视曹魏势力的。
武将中最强的4鬼——曹魏方面的夏侯惇虽然实力垫底,但架不住文官人数众多,后期的贾充都有大地狂啸这样的清兵神技,“人多力量大”这句名言早在两千年前就被曹老板实际运用了。
到了《三国群英传2》,虽然剧本数量没有变,但曹操的实力却得到了提升,从第三个剧本“群雄割据”开始,曹老板的纸面实力堪称全场最强,初期战斗力远超其君主。
不过曹操这边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的武力值都在90以上,而东吴方面除了孙坚父子外,武力值最高的就是88点的程普和黄盖了,程普还是加上了铁脊蛇矛后才达到了这样的数值,去掉武器加成后的真实武力只有84点,和李典、乐进等人是处于同一档次的。
新开局的话可选君主只有7位,其中董卓的势力是最强大的,占据了3座城池,麾下有吕布、张辽等18员猛将;排名第二的是河北霸主袁绍,拥有2座城池和12员大将;孙坚和曹操的实力不相伯仲,二者都是只有一座城池,孙坚麾下的9员武将比曹操的8名要多出一位。
小编本人是《三国群英传》的忠实玩家,除了《8代》没怎么玩过外,至今电脑上还留存着《1代》~《7代》原版和各种MOD,时不时地都会拿出来回味一番。
游戏就像我们小编写文章一样,天下文章一大抄,游戏的玩法翻来覆去本来也就那么几种,互相借鉴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将三国题材做成这种模式的确很适合,否则群英系列也不会在玩家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一代经典了。
虽然有一部分玩家认为《三国群英传》的玩法和SS土星平台《龙之力量》存在不少相似之处,是抄袭过来的复制品。但小编却不这么认为,照这个理论,当年所有RPG都是回合制玩法,那也算抄袭了?
1998年一款名为《三国群英传》的作品横空出世,不同于当年市面上其他三国题材游戏的复杂操作,这款由奥汀科技公司发行的传奇游戏采用了简便快捷的内政系统,把游戏玩法的重心放在了两军对垒上。
三国群英传1中几乎没用的设计,或许整个游戏下来都用不到一次
游戏前期,我方将领较少,一般都是以搜索为主,不够实力去搜索的将领才会用来开发,这样一次提高的人口非常有限,对金钱的获得变化不大,加上我方主力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城池,而是一直都在进攻,那么这个城池一般就是留下一些没实力的将领守城,甚至只要没有敌方进攻的路线,那么这个城池只会留下一到两位将领,自然开发的几率就很低了。总结就是前期没将开发,中后期我方城池多了,金钱自然就多,也不需要开发带来的那一点点金钱变化,所以才说开发的作用几乎为零。
群英1一共5个剧本,除了讨伐董卓外,其余剧本都需要通关一次,再重新进入游戏就会开启,如果隐藏的剧本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那还好说,但这些隐藏剧本实属没多大意义,还不如讨伐董卓好玩,加上群英1在游戏中后期会变得乏味,许多玩家通关后就不愿意再玩了,所以没看过这些隐藏剧本也实属正常。
三国群英传1中的秘籍,升级原来是给游戏增加难度的!
但等级升高以后,游戏的难度也会发生变化,等级越高难度越大。因为敌方一些本来很好欺负的将领,不仅等级提升,学会更多武将技,带兵数也是100,在我方将领没有技力的情况下,基本是打不过的,被敌方小兵就围殴致死了。而就算是满技力,一场打完后,技力基本也空了,最多就是打两场,想连打三场,真的很难很难。
群英1中,提升等级是比较麻烦的,正常玩的话,一般就是一两队的主力攻城提升等级,其余人员*守后面基本是提升不了等级的,而就算主力,不刻意升级的话,通关也就10多20级左右。刻意升级又比较麻烦,所以等级很难升到高等级。
《三国群英传1》中的冷知识,骨灰玩家都不一定清楚!
群英1中的顶尖装备都是武将自带的,比如吕布的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等,都是出场就装备在身上的,搜索出来的装备都是大众货,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如果自带装备的武将没有出现在剧本中,比如后面三个剧本没有吕布,那么方天画戟是可以搜出来的。
内政中搜索的条件是武将武力或者智力在85及以上,筑城的话是武将武力80及以上,开发是武将智力80及以上。搜索很好理解,就是搜道具、装备和在野武将。筑城是提高城池防御力,看似高大上,实际用处不大,因为玩群英1,很少会被敌方进攻,就算被进攻,提高的城防作用也不明显。开发是提高人口,每年金钱会多一些,预备兵最大数量多一些,城池可容纳更多武将,同样没什么用,一般开发就留给电脑,等他们把城池开发好后,再去攻下来。
三国群英传1 武将升级官职和新武将技
用远距离兵种+距行阵配合驷冲车,对付朴刀、长枪、大刀等近战兵种,效果绝对好过炬石轰。还有,神剑闪对应的是讨逆将军,半月斩、三日月斩、日月轮斩对主将伤害都是12点。昭文将军-八面火转。中常侍-地雷震。虎威将军-伏兵班阵。长史-伏兵组阵。辅国将军-回天术。御史中丞-火箭烈。*军将军-炬石轰。尚书令-雷击闪。鹰扬将军-乱飞矢。荡寇将军-三日月斩。讨逆将军-神剑闪。折冲将军-驷冲车。伏波将军-突石剑。扬武将军-旋龙合璧。太史大夫-御飞刀。侍中-炎龙无双。赵云关羽之流还是半月斩+炬石轰好些。个人喜欢郝昭的落日弓+炎龙无双组合。徐晃的八面火+驷冲车组合是最佳。玩这游戏25年了。
第一个,三日月斩,成为荡寇将军可以学*这个技能是典型的线性攻击乘以3。游戏系统中默认的吕布,关羽都是这个选择,算得上是猛将的标配吧,也是半月斩的加强版本,可以有效清理掉中线上密集的敌方小兵,最后对武将也可以造成十五点杀伤力,缺点是攻击到武将身上之后消失,不再攻击武将背后的士兵,不像武将技鬼戟是继续攻击的。
三国群英传一武力是大拿,八面火转更实用,哪怕只是单个武将比如那些猛人碰到个普通的,两三下就秒了,他有兵八面火转一用,想想还愁么
三国群英传1里,武将通过战斗升级到了十级就可以提升官职(内政里的武将提升),然后增加一个新的强力武将技。不过这时候选择起来可要谨慎点2007三国网页游戏,一旦选择了错了官职,相当于一个国家点错了科技树,一流武将可能因此沦为废柴。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要优先升级哪些官职和武将技把。
群英1首选巨石轰,清兵那不是一般的厉害,兵多是王道,有50个兵,吕布也能围死。。。再一个,炎龙无双可是比旋龙合璧要好的太多
到了三国群英2:鬼哭神嚎,神鬼乱舞,大地狂啸, 伏兵系 裸奔系 诈败炮灰队 我隐约记得车骑将军给神鬼乱舞 最牛逼的是巨石轰,没有之一三国群英传1中最惨的武将绝对是马超,旋龙专用户不是白叫的!
说到马超,可以说他是三国名人,《三国演义》中单挑很猛,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演义因为重刘轻曹的原因,马超得到了一定的美化,要知道正史中,马超坑死了马腾类似吾爱游戏盒子的app,算得上是一个逆子。至于马超生平,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即使对三国不熟悉的朋友,或多或少对马超都有一定的了解。
游戏一共有255个武将,文官基本就是游戏中送经验的,因此文官不被重视也能理解,而90及以上武力的猛将一共有32位,这32位中有顶尖的,也有因为升迁后变得稍微平凡的,要说最惨的,那还是马超,武将技差得一塌糊涂,可以说是等级越高马超越弱。
专题: 三国游戏单机9 三国智单机游戏 三国单机老游戏上一篇三国志最好玩单机游戏
下一篇三国战纪单机版游戏厅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