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网吧的三国群英传2-你还记得R110吗?
要说曾经网吧标配的单机游戏,真的绕不开三国群英传2。奥汀基于世嘉的经典RPG游戏龙之力量的核心战场玩法,套上一个三国皮,打造出了轻内政战略,重战场战术的三国游戏,三国群英传初代。比起策略向的三国志和其它三国题材游戏,群英传系列在90年代提供的游戏画面和玩法是非常独特的,在1代基础上全面升级的2代真是用心打磨的产品,成为了持续20多年的不朽经典,在三国群英传系列作品中绝对是保二争一的存在,至今仍有大量玩家钟爱这部游戏。
风靡网吧的经典!《三国群英传2》为何是系列最受欢迎的一代?
在我看来,光荣三国志一直到11才对这个课题做出了比较圆满的处理,三国志11的人物基本数值就已经有统武智政统五个项目,除此之外还设定了寿命、性格、人际、相性、野心、成长潜力、兵种适性等多项属性,特技系统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即便是名声不显数值不佳的小人物打不开三国杀ol网页游戏,也可以因为特技而找到他擅长的工作领域,可以说三国志11是人物差异化设计相当出色的一部作品。
三国单机老游戏电脑网吧
比如街机清版游戏《三国战纪》,无论是我方可控角色还是敌方BOSS,制作组需要设计各种特色鲜明的招式来体现人物的特点,但这种游戏要塑造的角色数量终归不会太多。换成光荣三国志这种动辄要准备数百角色的游戏,这个问题就变得棘手起来,如果不同角色玩起来只有武力和智力数值高低的差别,那么你还会有多少收集名臣猛将的动力呢?游戏的耐玩性是否也会相应打个折扣呢?
事实上,群英2之所以能成为这个系列乃至国产游戏最耐玩的代表作之一,关键在于人物设计的差异性。大多数历史策略游戏系列,注重的是对历史进程的选择和模拟,但三国游戏则不尽然,它天生就带着一种必须具备代入感的使命,玩家要玩的不仅是策略,还必须要有角色扮演元素,因为三国之所以会成为经久不衰的顶流IP,根源就在于众多家喻户晓充满魅力的英雄人物。
对于一般玩家来说,对群英2的第一印象,大概是觉得它战斗华丽爽快,内政简单快捷,对于当时希望玩到三国策略游戏但是又对光荣风格不感冒的玩家来说,群英2这种玩法无疑是他们最好的寄托,但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因素,三国群英传其他版本也一样能够做到。
对比初代而言,群英2在各方面都有所进化,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初代的人物头像过分简陋和千篇一律,虽然2的漫画风格头像其实也算不上非常精美,但好歹足够让人记住谁是谁——呃我不是在说得罪奥汀画师的曹叡同学;二是初代没有军师系统,名臣智者难有用武之地,让很多诸葛丞相的粉丝痛心疾首,群英2开始有了军师计策的设定,虽然文官依然普遍初期练级困难,但后期培养起来却可能左右战局,这种对于军师作用的处理方式,比起同期光荣三国志的设计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产三国单机巅峰,有望匹敌光荣《三国志》,却因题材玄幻而没落
现在天天都在打群英2,用赤壁之战的孟获,蛮有挑战性 其实3除了进度每月执行一次内政,战棋类行军的模式,导致整体战争速度变慢,其他地方还是可以的。人物头像更贴合,更精致;拥有大象坐骑,后期还有小摩托当坐骑;整体画面显得更明亮;地图显得比前版更细致;背景音乐更多样化;一些名将拥有自己的独特形象等等
首先武将数量从原本的200多名增加到了400多名,同时加入了军师技来提升文官的作用。而在画面上,《三国群英传2》的可同屏人数也增加了一倍,但清晰度和流畅性并没有受到影响,再加上游戏的场景地图、人物立绘得到进一步细化,因此《三国群英传2》在发售后也延续了一代的高昂人气。
不是因为防盗版系统, 后来就没什么武将特色了, 清一色的神兽+铁人+乱入的武将霸王包,专题: 单机游戏三国8 游戏三国单机版 单机游戏梦三国
上一篇老三国攻城游戏单机版
下一篇三国志单机版游戏怎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