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本三国看6年没看完,却因小霸王爱上日本制作的三国游戏
兴冲冲的跑进游戏室,发现站在《三国战纪》前面的竟然又是那位传说中的高手在玩,这位高手有一个怪癖,就是你可以和他一起游戏,而且还可以保证你一路通关,条件就是你不能打小兵和乱捡法宝(他只玩诸葛亮)。坑爹的是我还是选择了和他一起游戏,屁颠屁颠的躲在他身后,一路打酱油。
虽然在玩《吞食天地》之前已经将《超级玛丽》、《魂斗罗》、《马戏团》等游戏玩得滚瓜烂熟,但唯独《吞食天地》是我玩的次数最多的。这款由一堆像素堆积而成的游戏,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社交的魅力。即使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其有条理的剧情和多人团队战斗的模式让许多玩家开启了RPG游戏的生涯。
单机游戏龙腾三国攻略
至今为止,我都没有将《三国演义》这本书完完整整的看过。但当我第一次玩《吞食天地》这款游戏的时候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历史时期是,才发现三国的真正魅力,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我也深深爱上了三国时期的那些英雄豪杰:千里走单骑的关羽,嚣张跋扈的张飞,陷阵救主的赵云,百发百中的黄忠。
直至六年级,家里为了赶潮流,不让自家孩子落后,买了第一台小霸王给我练习打五笔。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偷偷拿出在集贸商场买的卡带来打游戏。自此,我生命中的第一款三国游戏——《吞食天地》进入了我的世界。殊不知,当初极度厌恶的三国已经在我生命中扎下根,深深的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
记得还是上小学那会,父母就逼着我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非得要我一字一句的读出来。那时候的读本哪里有通俗版,一个回都要花我好几个小时。读完还不懂说的是什么。当时每天做的梦就是怎么把《三国演义》这本书给销毁。
还记得dos系统上的三国游戏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款呢?
但也不是说这款游戏就一无是处,首先值得肯定的就是它的创新,采用战棋类的方式制作三国游戏无疑是开创了国内的先河;其次就是它的人物立绘做的相当认真,看上去甚至比当年光荣的《三国志》还要精致,想感受画面的小伙伴有空可以去回味一下。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作为行业大佬,智冠在大火的三国题材游戏上也吃过大亏,这款《三国英雄传》虽然剧情方面非常尊重原著,几乎是原封不动抄过来的,但是游戏关卡少,整体难度大,毫无伏笔的地图,百无聊赖的剧情,让人连一关都不想玩下去。
您还记得吗?盘点记忆中的国产经典单机游戏
《四大名捕》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其极具特色的游戏画面。传统的写意风格背景,渗透着浓浓的民族风味和文化气息。人物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3D卡通渲染方式来描绘,兼具了传统2D动画与先进3D图像技术的各自优点,不但形象鲜明可爱,更实现了如动画片般的细腻动作,效果极佳。这两种表现方式一个传统、一个时尚,看似矛盾,但在本作中却被无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单机游戏,它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游戏,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对于一些老玩家来说,更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回忆回忆我们曾经玩过的经典国产单机游戏!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传奇世界:这四大行会风靡一时,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一员!
罪恶苍穹行会诞生于传奇世界一区,常年占据沙城,诸多行会与之交战都被打的五体投地,诞生大佬无数,笼络四方英豪。最为出名的一战就是与十七联盟,以自身800兵力对抗7000兵力,行会中无一人退缩,依靠帮会众多高战的实力,一次又一次的攻往沙城,誓死捍卫自己不败的荣誉。
传奇世界:游戏史上恶名昭著的霸主级公会
罪恶苍穹是传世一区最强力的行会,它曾经统治沙城的时间可以用年为单位计算。但是由于罪恶沙城的霸王式垄断,导致了一部分行会的反抗。其中最为人知的便是他与开天的一场巅峰对决。开天是由反对罪恶苍穹的玩家们抱团所建立的行会,说白了,这个行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掀翻罪恶王朝!(就是被罪恶苍穹压榨的太狠,所有boss高爆图全被垄断)据传当时开天行会的人数达到6000左右帮会成员,而罪恶苍穹则是只有800.号称传奇世界当中的梁山好汉,每一个行会成员都是精英。并且他们双方在一次行会战中,罪恶苍穹依靠人均实力以及不断复活支援沙城的战术。成功以十倍的差数将开天行会的成员信心击溃,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带头反抗罪恶苍穹的王朝时代!
一生英雄梦,半世三国情:怀念那些80后记忆中的经典三国游戏
其实我还玩过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三国游戏,譬如《龙腾三国》,《卧龙凤雏传》,《郑问三国志》等,因为游戏性和普及度都不高,就不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怀念了。还有一些新时代的三国游戏,譬如《真三国无双》,《三国志13》等,这类当下热门的游戏,也不需要怀念,所以这里都统一略过了。
MD上的一款半即时制三国游戏,内政系统倒是还比较传统,但是战斗系统就很有特色了,设定前进路线之后,自动进行战斗,战斗结束后,必须赏赐将领,否则非血亲武将会减少忠诚度,这里关张赵和诸葛亮,也归类为血亲了,无需赏赐,特别省心。
当年网吧的超级热门游戏之一,大幅度简化内政系统,并开创独有的创新战斗模式,让玩家摆脱了繁复的内政管理,把精力集中到战斗中。相比其他的国产三国游戏,基本都借鉴了光荣游戏的框架构造,而《三国*英传》系列是国内少有的,自主创新的三国游戏,更难得的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内玩家中拥有极高的评价。
除了原版,我还玩过改版后的“姜维传”,作者对于蜀汉末期的史实资料收集令人叹为观止,完全可以当做一部小说来读,个人心目中最优秀的曹操传MOD。最终也有史实线和假想线两个结局,史实线太过残忍,不过历史从来都不曾因为某个人的努力而慈悲对待。
似乎具有无尽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仍然存在无数的改版MOD,游戏素质也越发出色,这也都要感谢原版游戏提供的优秀素材和系统框架。曹操传存在忠于汉室和自立为王的两条剧情线,通过玩家的不同选择,改变剧情的走向,也值得多次通关。
英杰传是完全以蜀汉为主角的游戏,也就是刘备一生的奋战史,估计是为了照顾蜀汉粉丝的情绪,在一些史实战败的剧情中,可以让玩家体验一把假想模式,譬如麦城之战,守住关羽不死,就是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因为一旦失败,关羽之后张飞也会跟着死去,损失太大,我一次次的读盘重来,尝试各种逃生策略,就为让关羽活下来,这一关也给我留下了童年阴影……
剧情开始还是史实模式,进度过半,就发现改成假想模式了,而且是越扯越远……游戏延续了暗黑随机掉落装备的设定,也有锻造功能,游戏内容丰富,流程不短,但是过于重复的敌人模型,让人容易感到厌倦,我在游戏中遭遇了恶性bug,敌人打不死……无奈删除了游戏,没心情重头再来一次了。
街机游戏当时更加经典了,每天放学都会去玩一局再回家。我最爱用关羽,现在回头看,角色设定并不平衡,关羽比其他所有人都明显更好用,只要别用跳蹲和虎扑,就毫无破绽。游戏难度并不均匀,第二关的夏侯惇就是新人杀手,骑马冲锋掉血太多了;再后面的长坂坡之战的boss晏明是另一个难点,我经常在这里因为把时间耗光而GAME OVER;最后一个难点是倒数第二关的徐晃,又一个骑马boss,也是整个游戏最难的一个boss。
游戏的隐藏要素也超级多,终盘阶段打野,可以打到七星剑,李广弓之类的隐藏武器,还有大家广为熟知的寄存所bug。其实我是自己试出来的,并没有使用攻略的方法。新野之战,在博望坡中,与吕旷吕翔的战斗中团灭,复活后就会有张鲁或李典加入了。李典不值一提,但是张鲁四千的带兵量,配上双打剑,能攻能抗,非常好用。
菜刀武将与军师计策之间平衡性大幅调整,游戏难度一直存在,但不会让玩家觉得枯燥,我印象里最难的一关是长沙城,黄忠的2次攻击,加上魏延的高攻击,我打了好几次才过关。游戏末期反而简单了很多,一是诸葛连弩无限次使用,杀伤力还高,还有八卦阵这种破坏游戏性的阵型存在,长安司马懿的二连战,也不过是血长一点而已。
吞食天地1的游戏加入了三国演义的前期剧情,从讨伐张角,到虎牢关战董卓,这些都是“吞2”所没有的剧情。游戏难度前期还比较平衡,但到了终盘阶段,敌方智将的各种暗杀计,免击计,仿佛拥有用不完的计谋点,让当时少年的我打得十分苦闷。
吞食天地1,我玩的时候没有汉化版,只有日文版。后来好像被“外星科技”给汉化了,另外取名《三国英杰传》,顺便一提,这个公司汉化了挺多经典游戏了,都是重新起个蹭热度的名字,就上市了。游戏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把打败的将领,收为己用,特别是一些别国大将,譬如周瑜,张辽,陆逊。
回望旧事前尘,国产单机一路走来的“浴火重生”
1997年,《血狮》正式发售了,多少的玩家为了这款游戏特地奔赴北京,只为了拿到那首发版,但游戏质量如何,小编我也就不在概述了,因为这款游戏的影响有多深远,我想各位玩家应该心里都清楚吧...也是在这一年,这个炸弹把国产游戏单机的市场炸毁了...
这一年,也相继出现了诸如《大富翁3》、《超时空英雄传说》、《金庸*侠传》、《龙腾三国》等精品游戏。也是这一年,尚洋电子宣布要做中国人的第一款《命令与征服》,这也使许多喜欢游戏的玩家纷纷支持,但因为玩家的热情过高,交了预售款的玩家们纷纷催促商家,而商家没办法只能催促制作公司,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血狮》上架了...
台湾小厂不按规矩出牌,做了一个吕布会发波的三国游戏!
总的来说,在9 3年至9 5年能玩到这样一款PC平台的三国格斗游戏,在众多RPG和战旗的包围中偶尔爽快两局还是挺不错的,只可惜这样经典的作品没有延续下来,要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话,应该和《三国无双》这个IP有一拼吧。
二十年前还有头发的少年们,当年哪款三国游戏才是你们的最爱?
从这款游戏本身来看,《幻想三国志》和当年市面上的RPG都有所不同,首先是它的美术风格以中国风*卡通为主,其次是战斗系统的革新,当年我们玩到的RPG在战斗时一般最多出场3至5人,而《幻想三国志》的单方出场最多可达到25人,并且在特定大型战役中,出场人物还会更多。
2003年6月30日,开发过《新绝代双骄》的宇峻科技为国内RPG爱好者带来了一款全新的三国游戏,虽然《幻想三国志》和三国的历史背景并没有太多关系,只是借用了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而改编的新剧情,但就像小编开头说的那样,当年只要和三国这个IP挂上钩,销量在国内都是有保障的。
现代游戏的起源——单机游戏的发展历史(一)
但是游戏的成功并不代表公司可以盈利在盒子里打一个玩具人游戏,一直到现在仍然困扰国内游戏公司的一个巨大问题,盗版铺天盖地而来。如果不是海外版租的收入,前导可以说并不盈利,同时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在前导中暴露出来,为其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国产游戏的先驱者们,就这样在铺满铄石的道路上执着的坚持。
1996年并无太多看点,如果有一款游戏算的上是成功的话,那么便是前导公司以三国官渡之战为背景发布的《官渡》。从之后的诸多评论中可以看出,玩家对于这款游戏的态度大部分是肯定的。最难能可贵的是,在windos95刚刚发行不到一年的时候,《官渡》是大陆第一款以windos95为平台开发的游戏。就这样奠定了前导在中国游戏行业的地位。
1996年大陆虽有许多作品面世,像金山的《中关村启示录》和《中国民航》,吉耐斯公司制作的以甲A联赛为背景的《中国球王》,金盘公司的《成吉思汗》、《历史大登陆》、《未来大核战》以及伟地公司以抗日为背景的《地道战》等等。但这些许许多多的游戏在《仙剑奇侠传》、《C&C》等大作面前被夺去了太多的光辉,很快便消失在了市场当中。
1994年,大陆第一本电子游戏专门杂志《电子游戏软件》创刊。早期的《电子游戏软件》是以书代刊,不定期出版。纸质粗劣,彩页也并不多,但是这已经足以使任何一个喜爱电子游戏的玩家激动了。书摊上除了所谓的《电子游戏秘籍》之外终于出现了第一本国产的游戏专业刊物。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脑游戏的影响实际上远不如产业规模很大的游戏机游戏,但是电脑游戏也一直在向前发展。随着处理器和内存的升级换代以及电子音像技术的发展,图像和声音逐渐取代文字成为电脑游戏的主要元素。
1977年, APPLE2电脑推出,它是第一台功能强大的真正的个人电脑。在此平台上,单机电脑游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魔域帝国》系列。在后来推出了10部游戏。1983年IBM推出了16位具有图形处理能力的个人电脑,在展出时,特别邀请7名程序员为其订制一款游戏《国王密使》。这是第一个图形冒险电脑游戏,游戏者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自己所扮演的形象,游戏画面采用透视原理制作,形成远大近小的场景,有着强烈的纵深感,但游戏的各项指令仍然依靠键盘输入。
快玩游戏盒子使命召唤9次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另一些人开始对《探险》进行改进,用MD语言编写了一个由四个场景组成的游戏原型,加入更多的地图和复杂的迷题,称之为"Zork"(《魔域帝国》)。它有着比《探险》更为丰富的内容,游戏者可以自主地加入新的场景和物品甚至生物,游戏中还加入了时间因素,如会出现昼夜的交替,加入了可以互动的像游戏者一样完成各种任务的机器人,对主角的状态有了不同的设定,如受伤、昏迷死亡。据说该游戏里面的好多内容来自玩家们的反馈。
十年后,麻省理工学院的另一名学生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将《太空大战》引入到业务游戏机上,放在了普通人的面前。但是与当时流行的弹子球游戏相比,它显得过于复杂,因而没有引起重视。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攀岩爱好者和洞穴探险者,同时也是一位《龙与地下城》纸上游戏迷的威尔·克劳斯( Will Crowther)在和妻子分手之后女儿渐渐疏远了他,于是他编写了一个电脑程序来吸引她们,这就是第一部交互式文字单机电脑游戏《探险》。它用 Fortran语言编写而成,以作者早年的洞穴探险经历为题材,加入了许多幻想的成分。游戏中,游戏者探索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洞穴,带上尽可能多的财宝返回起点。
专题: 三国游戏单机版 三国单机游戏名 老三国单机游戏上一篇三国系列单机游戏名称
下一篇单机三国游戏合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