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传1中几乎没用的设计,或许整个游戏下来都用不到一次
*英1一共5个剧本,除了讨伐董卓外,其余剧本都需要通关一次,再重新进入游戏就会开启,如果隐藏的剧本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那还好说,但这些隐藏剧本实属没多大意义,还不如讨伐董卓好玩,加上*英1在游戏中后期会变得乏味,许多玩家通关后就不愿意再玩了,所以没看过这些隐藏剧本也实属正常。
《三国*英传1》作为*英系列的第一部作品,给老玩家留下了太多回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款游戏一无是处,但是当年可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游戏特别的吸引人。只能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玩家,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很多人在当时并不是多么优秀多么美丽,但就是能遇到对的人,在一起相守奋斗,成功后回望过去,满满都是回忆。
三国*英传1:绝世将领,通关必备!玩家必看!
三国*英传1单机游戏通关后隐藏
在这个剧本中,就连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也在何进的帐下,可惜没有猛将。从属性来看街机经典游戏电脑盒子,何进只是个三流武将。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当上大将军呢?如果没有东汉末年的动荡,东汉或许不会走向灭亡。接下来是丁原和龚景。先说丁原,他手下有猛将吕布和张辽,本应在东汉末年展现实力,成为一方诸侯。
何进杀猪的身份成了他最大的污点,一个屠夫竟然能当上大将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能力担当这个职位,这本身就是东汉末年最讽刺的事情之一。与张角一样,何进也出现在黄巾之乱剧本中,这个剧本中势力最大的武将就是张角和何进。
如果没有玩过这个剧本,自然就没见过这些武将。另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武将是何进。如果说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为乱世起了个头,那么何进则间接推动了乱世的发展。何进本是屠夫出身,但他的妹妹入宫后深受汉灵帝宠幸,因此何进得以入仕,并最终升至大将军的高位。
尽管他的智力高达95,但在《三国*英传1》中,智力并不那么重要,尤其对于武力低的武将来说。在《三国*英传1》中,武将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武力和武将技能,智力排名相对较低。除了张角,还有张宝、张梁两兄弟,以及黄巾军的邓茂、程远、志等人也出现在这个剧本中。
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然而,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从教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好事,否则他的寿命不会这么快结束。在《三国*英传1》的黄巾之乱剧本中,很多城池都是空着的,张角就出现在这个剧本中。
早年,他到处宣传太平教,等时机成熟时,带领百姓起义。可惜原定的起义时间被叛徒告发,导致起义时间提前,准备工作没有完善,起义很快被镇压。如果没有叛徒的出卖,或许黄巾起义不会那么快被平定。值得讽刺的是,张角早早病死。
因此,大多数玩家都选择了讨伐董卓这个剧本(如果没有通关,《三国*英传1》只有这个剧本可供选择)。然而,玩这个剧本的同时,自然会错过一些武将。那么,游戏中有哪些武将是很多玩家从未见过的呢?首先是张角。作为黄巾首领,张角是东汉乱世的制造者,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三国*英传1》中究竟有多少武将?当年玩的时候感觉挺多的,实际上只有255个。然而,有些武将在游戏中并没有出现在玩家眼前。这主要是因为《三国*英传1》的剧本设计。在没有第一次通关之前,玩家是无法选择剧本的。
三国*英传1:无聊的游戏当年凭什么吸引你?我说是搜索会挨骂吗
还有一点关于武将技的忘了说了,那就是武将10级和20级的武将升迁,如果说10级之前有些名将的武将技不行的话,那10级就是一个转折点,或许可以封一个好官学到好的武将技,一下就摆脱10级前武将技差的尴尬。当年在武将升迁这里还是费了不少时间的,因为不懂官职对应的武将技,只能封之前存个档,或者就是看哪个官职名称好听就封哪一个,至于强弱,管他那多。
除了武将技和搜索,游戏中也没什么太多吸引玩家的地方了,可能兵种相克也算是一种吧,对于*英1中的兵种,其实印象并不是那么深刻,初次接触都是一开始就全军出击,所以很少留意兵种,但也不是完全没留意,其中武斗兵感觉就比较特殊,出拳的声音特别动感。
最后,虽然大多数武将技能在游戏中都有用处,但有一个技能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的,那就是文官的命疗术。这个技能回复的生命值微不足道,无法挽救武将在战斗中的命运。
此外,游戏中的文官角色,尤其是那些武力较低的文官,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我方主力部队提供经验,或者用于内政搜索和开发。然而,这些文官在游戏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智力相对于武力来说并不重要。
另一个问题是筑城机制,需要将领的武力达到80以上才能实施。尽管它可以提高城池的防御力,但实际上在游戏中被敌方进攻的几率非常低。更好的防守往往是积极的进攻,只要我方注意到周围有威胁,就可以主动出击,避免敌方进攻的机会,从而使筑城机制几乎变得毫无用处。
其次,开发这个机制需要将领的智力达到80以上,它的作用是提高城池的人口和金钱产出。然而,在游戏的早期阶段,我方将领较少,通常会选择进行内政搜索,因此开发的机会非常有限。
首先,隐藏剧本是一个有趣的设计,但实际上,大多数玩家都只会玩到最初的剧本——讨伐董卓。虽然游戏后续提供了更多的剧本,但这些隐藏剧本并没有太多吸引力,因此很多人根本不会去尝试。这一设计本意是为了增加游戏的可玩性和耐玩时间,但最终却成了鸡肋。
游戏的半即时设计让玩家感受到了即时战斗的刺激,每一次两位武将的对决都需要玩家精确地判断兵力和武力,并巧妙运用华丽的武将技能,这正是游戏的一大亮点。然而,游戏中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瑕疵,有些机制几乎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几乎不会被玩家使用。
在游戏世界中,有一款曾经风靡一时的作品,那就是《三国*英传1》。尽管如今回顾当年的这款游戏,我们或许会觉得它已经过时,但对于许多老玩家来说,它却承载着宝贵的回忆。正如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在特定的时刻遇到特定的人,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时光,虽然这些人可能在当时并不出众,但他们的相遇却铭刻在心中。那个时代,玩家们很少会公开批评游戏,也许因为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或者因为玩家之间的交流渠道有限。
三国*英传5:游戏中的隐藏剧本如何开启?找对方法原来这么简单
三国*英传里面的女将能力很不错的,虽然没有顶级的,但也没有垃圾的先随便选择一个剧本,再随便选择一个君主,进入游戏后按键盘右边的ctrl,这时中间会出现一条黑框,输入mode overwin,按回车,然后接直接进入通关画面了。注意mode输完后需要一个空格再输入overwin。
最近这更新频率,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你失恋了[狗头] 为何我的5,输入不管用《三国*英传1》中的冷知识,骨灰玩家都不一定清楚!
内政中搜索的条件是武将武力或者智力在85及以上,筑城的话是武将武力80及以上,开发是武将智力80及以上。搜索很好理解,就是搜道具、装备和在野武将。筑城是提高城池防御力,看似高大上,实际用处不大,因为玩*英1,很少会被敌方进攻,就算被进攻,提高的城防作用也不明显。开发是提高人口,每年金钱会多一些,预备兵最大数量多一些,城池可容纳更多武将,同样没什么用,一般开发就留给电脑,等他们把城池开发好后,再去攻下来。
在选择君主的时候,游戏给玩家提供的君主都算得上是比较强力的,就算相对较弱的君主也能正常发展起来,真正弱的君主是不能选择的,比如孔岫。曾经在电脑房玩时,有些电脑所有君主都是可选的,那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可以打全君主补丁的。
三国*英传1
武将属性只有武力(85以上可搜索)和智力(85以上可开发),体力(武力影响)和技力(智力影响),升级的经验,每升一级加5人带兵数,100带兵数后加的为增强兵种,带兵数最多200人(100普通兵*100增强兵)。
低清时代的全面战争!回顾单机策略经典《三国*英传》1代
三国*英传系列出过多代作品,传播最广还是初始的2作,1代较为原味,2代革新较大,这里我们回顾的是1代。2代的画风较1代有了很大转变,人物辨识度更高,1代的感觉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poker face,整体十分粗糙。不过武将的人设,不能说美型,都非常有特点,做出了自己的风格,不像现在国内的无良手游、页游,直接照搬光荣三国的美术,宇峻奥汀在这方面值得敬佩。
宇峻奥汀的“三国*英传”系列绝对是华人游戏的典范,不同于光荣的三国志系列,《三国*英传》将重心完全放在了战场的直接对话,以3D画面指挥千军万马的爽快感,内政方面基本可忽略,策略仅限大地图的军事指挥。虽然名为回合的策略战棋,但游戏战斗却是以半即时制的方式展开,大地图的军团移动也随时间流逝,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过去的电脑室都装有这款游戏,大叔曾经玩它到如痴如醉,以至通宵鏖战,就连睡觉也是满脑的武将拼杀。
三国*英传1,多年过后,很多玩家对这个游戏的记忆已经混乱了
比较容易记错的就是选择君主这方面了,以前写到*英1中君主的强弱时,总有玩家说选孔岫和金旋什么的,在*英1中,如果没有打补丁的话,是不能选这两位的,当年的电脑房中,也很少有打了全君主补丁的。而孔岫金旋之所以出名,那也是在*英2中。
游戏中的武将升迁也有玩家记错,这算是*英1最大的特色了,上次居然有朋友问小编,这个游戏居然还可以封官?这问题竟然让我无言以对。如果说后来玩*英1喜欢速通,可能武将升不到10级,但是初次玩*英1的话,很少有玩家武将不到10级就能统一的。
三国*英传1:不通关一次就没办法出现的将领!很多玩家都没见过
《*英1》,没通关过。本来级别越高升级越慢,20到40跨度又太大,长时间没有新元素容易使人弃游。 《*英》2也没通关,到了后期,40级以后也是没有新东西了,收齐“大将军兵团”,更没有玩下去的必要了。(我玩的时候,大概是仓库里的直剑超过了99把,物品栏打不开了)
和张角一样,何进也是出现在黄巾之乱剧本,这个剧本中势力最大武将最多的就是张角和何进了。这时就连曹操、袁绍、刘表都在何进帐下,可惜没有猛将。从属性来看,何进就是个三流武将, 这种人才当上大将军,东汉不乱就怪了。
升10级后可选武将技吕布,马超,典韦太弱了,关羽,赵云,黄忠都可以升级镇军将军,武将技巨石轰,张飞只有个鹰扬将军乱飞失,许褚好歹有个折冲将军双沖车清兵厉害,所以我心中的最佳5人阵容:关羽,赵云,黄忠,张辽,曹仁(或者许褚)
如果说张角带领百姓起义为乱世起了个头,那么何进就间接推动了乱世。何进本是屠夫出身,但他妹妹入宫后深受汉灵帝宠幸,何进因此入仕,最终升到了大将军的高位。如果何进有能力帮助东汉重新走上正轨,那他的屠夫出身就会被说成是被杀猪耽搁的旷世奇才,结果何进搞砸了,不仅自己被十常侍斩了,还招董卓入京,之后董卓把持朝政,东汉名存实亡。而何进杀猪的身份就是污点了,一个杀猪的能当上大将军,关键是还没能力,这本身就是东汉末年最讽刺的事。
讨伐董卓副本里用最弱的公孙瓒,通关后挑战了最难的君主,就一个武力40多的,叫啥来着?绿色小旗的那个。 三国*英传2通关无数次,有次网友给了一部金剑三国,被电脑虐了无数次,到现在也没有通关 当年玩的时候是绝对不会选择几个大势力的,不然太简单了,选择严白虎这些弱势,提高难度。 1没有2智力那么重要,2用诸葛亮一个武将计就能灭200兵,还能自动回蓝 *英1黄巾之乱剧本长安有bug,点就闪退,所以我一直都不玩这个剧本 我还是喜欢玩三国2,今天还在玩,边玩边想这些存档记录都有多少年了? 黄巾之乱选丁原,一个吕布110,一个张辽99,统一太轻松了 很经典的一代,吕100关张99赵马许典98太史黄忠庞德97 三国*英传2我反反复复玩了10多年,各种改编版也玩过了 武将站前列 左右分散 前进 武将出击 全军后退 结束 换个方面说,因为张角很多人才也得以发挥齐长啊。 原来关凤就是关银屏,三国*英传和三国杀,通了 手机版的1只有一个*雄讨董,简单倒是简单 想当年一个、ang加一个回车,从头秒到尾 有君主补丁,可以选孔岫之类的挑战自己。 “貂蝉将军,辛苦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还是2最好玩,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官职系统 下载了 打不开玩不了 有大佬指教一下吗 Windows11怎么玩这些老游戏? 最后一关关凤和祝融夫人都可以出场! 肯定选严白虎啊,其他势力没意思 那个年代没有FPE办不到的 开局,没脚本不能选地狱难度 能做MOD的游戏绝对经典。网页三国游戏键盘教程 我玩到最后也才100多个啊 不排除赵云用美男计的可能 一代就是关羽赵云最厉害去那才能下三国杀单机游戏 怎么吞食天地的帖子没了 人物最齐的版本是哪个? 专题: 三国版单机游戏 三国新单机游戏 单机老三国游戏上一篇三国成长rpg单机游戏
下一篇ios单机游戏排行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