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有点理解人日面对“大奶荆轲”那种痛心疾首的感觉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喜欢了十年的女神突然有一天就去天上人间工作了一样。我并不是在反对游戏中不应该出现这样低俗的大奶,很多游戏出现大奶都是喜闻乐见的事情,甚至能锦上添花,比如说《合金装备5》的静静,她这么穿是有内涵的,并且她和VS悲惨的爱情令所有玩过游戏的人都不会只记得那身比基尼。
这三个女性角色是作为主机版《三国战纪》佣兵系统中出现的佣兵角色,名字分别是 “齐天媚圣”、“回春女药师”与“幻雾女忍”……Excuse me??虽然我之前喷过人民日报不应该过分要求游戏“高大上”,但是你们这么玩不觉得“违和感”十足吗?或者说《三国战纪》的受众人群已经和《一骑当千》的重合了吗……
新三国战纪单机版游戏
相比那个搔首弄姿的大奶貂蝉,我更喜欢这个古典美的貂蝉,当初在《三国战纪2》开头动画中的表现不仅美丽性感,而且英气逼人,充满了魅力,在我看来下面这gif甚至要比不知火舞的和服开场动画还要有神韵。
但是最近我遗憾的发现,在PS4主机版上的新《三国战纪》抛弃了这一优秀的传统,一系列的变化让游戏整体变得庸俗不堪,各种无下限的卖肉和对流行元素的生搬硬套在全力榨取着这个游戏的最后一滴商业价值。虽然这个变化从2003年IGS和SAMMY联合推出的《新·三国战纪:七星转生》(以及《三国战纪3》取消了黄忠而变成了黄忠的女儿)就能初见端倪:
知乎上有一篇分析三国战纪人物原型的,我觉得《三国战纪》能火虽然离不开它对历史的大胆想象(各种增加游戏性的魔法道具),但也绝对离不开它对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称之为经典,因为用什么武器、穿什么衣服,打什么样的敌人,它背后是有中华文化的底蕴的。彼时的《三国战纪》为什么能够深入人心?我想应该不光是它本身的游戏素质高,文化方面也是重要的因素。
本宫宏志那套人设改动过大 (更不要提他那部脑洞大开的漫画),比如《吞食天地》里的张飞没有胡子,赵云使用的是一把短剑,关公用拳头打人,吕布的武器是鞭子……还有很多设定虽然能够接受但我还是看着别扭,终归是人家日本人的三国游戏,总是要掺点私货。
在上个世纪末,《三国战纪》在街机厅的出场可以用惊艳来形用:中文的语音、中文的剧情、中国人的三国……打破了此前在街机厅之中CAPCOM的《吞食天地2》一家独大的局面。我当初还是个初中生996手游盒子官方下载,在玩到《三国战纪》的时候感到无比自豪,我为我们中国人能做出一款比《吞食天地2》高不知道那里去的游戏而激动不已(后来才知道《吞食天地2》其实是1992年就推出的,比后者早了7年)。
中国人对于“三国”的感情深厚,要比“星球大战”之于美国人都要强烈。虽然我国的游戏产业比较落后,但是关于“三国”的游戏却依然层出不穷,《三国战纪》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的代表。
《三国战纪》的知名度在国内无需多言:一个从八九十年代中成长起来的男孩如果小时候没去过街机厅,那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如果他去过街机厅但没玩过《三国战纪》那他的人生同样是不完整的。
专题: bt小游戏盒子 三国无双游戏盒子 手游的盒子上一篇三国战纪单机游戏一命
下一篇韩国的一个三国游戏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