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鉴于当时硬件条件限制,使用486电脑就能够完成即时战略和战斗,也对于当时普遍处于回合制游戏引领下的单机游戏界,有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方向,在整个三国游戏界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本作中你会发现许多当前著名游戏IP的影子,包括三国志系列,三国群英传系列,太阁立志传系列等,但是无可辩驳的是,这款游戏诞生于不少游戏之前,所以只能是他们借鉴了本游戏,而非本作去抄袭了他们。所以作为即时战略类三国游戏的鼻祖非此莫属。
除了战斗的激烈,本作还着重于战略配置,如何在几百个据点几十条通路的情况下用邮箱登陆的游戏盒子,使用个位数的将领带领部队进军,合理的采用三十六计中的诸多计谋,避实就虚的打赢整体战局,才是展示自己战略水准的绝好机会。
翻盖老人机的三国单机游戏
战斗画面也是即时的,如果一定要比较,可以和三国群英传相比,乃开创了即时类三国战斗游戏的先河。你的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以及中军,你可以对各个军队发布诸如前进、突击、防御等指令,还可以暂停重新调整。
战斗可以选择自动或者手动,一般攻城的话要尽量选择手动,否则输的概率很大。哪怕城市没有驻扎部队,也不是可以直接占领的,每个据点有一定数量的守城兵,只有守城兵消耗完之后才可以占领据点。
首先,必须从首都才能派出部队,选择一个将领,最多带领1000士兵,选择目的地,他就会在大地图上向目的地进发。游戏是即时的,所有的部队都会同步移动,但可以通过暂停调整,当两支部队相遇,或者遭遇到地方的城市和关隘,就会切换到战斗画面。
战略和战斗才是这个游戏引人入胜的精髓所在,全地图上一共有近200个据点,包括大城市、小城市、关隘等,由固定的道路所连接,整个地图非常大,远超过你见过的任何一款三国类游戏。
在平时,你要做的就是花钱募兵,以及内政建设,因为没有兵只能够被动挨打。游戏中一共有三种兵种,骑兵步兵弓兵,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而且花费也不同。
对于内政来说,就是安排个人,然后给他钱,你的城池的内政数值就会涨,而且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根本不够花,花没了这家伙还会死皮赖脸的过来问你要,给个几十块就可以打发走。
本作中你不再是君主,而是君主的军师,于是乎你不能对本国的所有事务为所欲为,而需要谨慎的向君主进言,如果你的进言和君主的想法不和,就会降低你的信赖度,如果信赖度过低,那么你就会被拉出去咔嚓……
与三国志游戏相同,本作有4个剧本可选,分别是吕布归天,赤壁之战,蜀地偏安,刘禅继位,和游戏名称能够对上,这是一个偏重于蜀国的游戏。
问题来了,你玩过有200多个城市的三国游戏吗?不少人应该没有,其实,远在1995年,就有一款远古级的三国游戏,全国有超过200个据点,即时的部署和战斗,现在那些打着三国旗号的手游,和这款20年前的游戏比起来就是渣渣。
喜欢单机策略游戏的玩家,三国志系列绝对是必玩的游戏之一,三国志系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都是以城池作为据点,势力必须立足于城市,而全国范围内城池的数量是有限的,各版本不尽相同,但总数一般不超过30个。
作为一个诞生快20年的系列,《三国群英传》随着中国单机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数次沉浮。而在移动平台兴起,主机游戏解冻,独立游戏迎来高速发展期的今天,相信像《三国群英传》这样的经典国产游戏,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再次发光发热。
不过可惜的是,2003年中国整个单机产业已经进入了萧条期,而《三国群英传4》为了遏制盗版采用了特殊的防伪系统和限量发售的方式,所以真正玩到本作的玩家并不多。而在这之后,随着国产单机游戏产业全面进入冰封期,网络游戏时代序幕正式拉开,这个系列逐渐走进低谷。2005年,奥汀科技与宇峻科技合并为宇峻奥汀,在2005年到2007年间,《三国群英传》陆续推出了三部作品,却都没能将系列带回曾经的巅峰。
同时,在《三国群英传4》中,玩家们终于可以体验到真正的千人大战了。这一作的战斗系统进行了大幅度进化,战斗双方可以分别带领5个武将,每个武将最多带兵100。在战场上,当1000个士兵,10个武将奋勇拼杀,各种必杀技和特效纷飞,将这个系列最大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其实单从游戏系统和深度上来说,4代和此前的作品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游戏在战争场面、武将系统、整体画面、音乐声效等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将这个系列代到了不同的高度。尤其是在4代中,《三国群英传》首次以超大地图的样式展现了完整的中华大地风貌,地图上丛林、河流、山脉、胡泊、沙漠等地形应有尽有,而且不再像以前一样被各种“羊肠小道”局限,这款游戏变得更加自由。
没错,从《三国群英传4》开始,这个系列引入了很多幻想元素,你在后期能见到999体力值的仙人,游戏中甚至还存在青龙、白虎、麒麟等神兽。因为这些幻想元素的存在,有些玩家并不认可4代之后的《三国群英传》,他们认为这个系列变得不再“真实”,没有了以前的韵味。
如果给这个系列树立一个分界点的话,那可能许多人都会认为是4代,从1998年到2003年,《三国群英传》推出了4部作品,而4代被许多人认为是群英传系列的分水岭。如果说4代之前是《三国群英传》,那4代之后恐怕就是“三国群妖传”了。
同时在《三国群英传2》里,武将总数增加到了400人,带兵总数也提高到了200,不管是从规模还是外显上,战斗都变得更加宏大。另外本作在系统上进行了补充呵呵盒子游戏平台代理怎么样,内政和战斗方面都变得更有深度。值得一提的是,本作还开启了这个系列MOD的先河,目前互联网上还有很多《三国群英传2》的MOD在流传。
在初代获得成功后,奥汀科技很快的就于次年推出了续作。和初代比起来,《三国群英传2》有着巨大的进步,系统也更加完善,以至于直到现在依然有人在玩这款十几年前的游戏。初代《三国群英传》所有的武将头像都是3D化的,而到了2代,则都变成了形象突出的动漫风格,虽然比初代少了一些质感,却让角色显得更加鲜明。
同时,因为有了偏向即时制的战斗方式,游戏中的战斗不再是严格按照属性和兵种相克来决定,而是可以因为玩家自主的操作引导战斗结果。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战斗多了一分意外,也极大地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当你在劣势下通过自己的临场指挥逆转战局,那种成就感一点都不比《黑暗之魂》系列里打败强大的BOSS差。因为这种种原因,《三国群英传》很快在玩家中打响了名头,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三国题材之一。在笔者的印象中,当时网吧除了《红色警戒》、《CS》、《帝国时代》以外,最多的就是《三国群英传》了。
在笔者的印象中,和略显核心向的《三国志6》比起来,当时正处在小学阶段的笔者与身边的小伙伴们更喜欢玩《三国群英传》。这款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三国题材游戏有着在那个时代堪称顶级的声光表现,并且更能凸显出战场拼杀的紧张刺激。笔者当时最热衷的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研究游戏中武将的必杀技,更是经常争论谁的必杀技更强更帅。
和传统的SLG游戏比起来,《三国群英传》有着更多的即时与RPG元素。游戏中双方的行动和交战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有着经验值和升级等设定。除了经典的内政经营、大地图战略元素以外,游戏中的战斗系统是最大的亮点。在这款独特的三国题材游戏中,武将可以升级,可以转职,还能在战斗中释放大魄力的必杀技。
《三国群英传》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这是一款由奥汀科技开发制作的SLG游戏,初代在1998年发行。和《三国志》系列比起来,《三国群英传》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横版卷轴展现的即时制战斗。对当时已经习惯了“战斗全靠想象”的三国题材SLG玩家来说,这种能够直接操作,并且在屏幕上直观展现出来的战斗方式更受欢迎,也更加有趣。
尽管家用机才是国外单机游戏的主战场,但对那个年代的国产游戏和SLG游戏来说,PC才是最重要的平台。1998年,大名鼎鼎的《三国志》系列刚刚出到第六代,开创了割草模式的《真三国无双》也还没有出现,在国内市场上,还存在着许多国产三国题材游戏的影子。而尽管《三国志》系列已经靠成熟的SLG玩法和丰富的游戏性在一众三国爱好者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但这种并不能以直观的方式展现三国时代恢弘战场的游戏还是给一些玩家留下了遗憾。
如今谈起三国题材游戏手机遥控电视盒子游戏,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时间能想到的,除了各种国产换皮端手游以外,就只有来自日本的《三国志》和《真三国无双》系列了。经常在各种游戏论坛看到诸如“为什么我玩的三国游戏都是日本做的”这种疑问,也常常看有人为中国游戏产业的落后而慨然长叹。但许多新玩家可能并不知道,曾几何时,国内也涌现出过一批备受好评的三国题材游戏,尽管他们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泯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但还是有一些,将曾经遗失的光辉延续到了今天。
现在谈起“中国游戏曾经的辉煌”这个话题,就像是个落魄浪荡子喝醉酒以后吹嘘自己祖上阔过,颇有些滑稽的感觉。但其实,在某些领域,国产游戏确实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果你接触游戏比较早,年龄又不算太小的话,那应该对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那段中国单机游戏黄金时代还有些印象。在那个网游还没有霸占市场,国产单机产业依然欣欣向荣的年代,涌现出了不少素质出众的优秀国产游戏,比如今天我要和你们聊的《三国群英传》系列。
专题: bt玩游戏盒子 找手游盒子 bt手游戏盒子上一篇三国2单机游戏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