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游戏 三国群英传

0

还有一点关于武将技的忘了说了,那就是武将10级和20级的武将升迁,如果说10级之前有些名将的武将技不行的话,那10级就是一个转折点,或许可以封一个好官学到好的武将技,一下就摆脱10级前武将技差的尴尬。当年在武将升迁这里还是费了不少时间的,因为不懂官职对应的武将技,只能封之前存个档,或者就是看哪个官职名称好听就封哪一个,至于强弱,管他那多。

游戏玩到最后,就会感觉特别没意思,不管是初次玩还是重温,坚持玩下去的动力只剩了统一的动力,或许后期看下阵容收集的名将也算是一种乐趣吧,尤其是一些很迟出现的名将,比如姜维。

单机游戏 三国群英传

除了武将技和搜索,游戏中也没什么太多吸引玩家的地方了,可能兵种相克也算是一种吧,对于群英1中的兵种,其实印象并不是那么深刻,初次接触都是一开始就全军出击,所以很少留意兵种,但也不是完全没留意,其中武斗兵感觉就比较特殊,出拳的声音特别动感。

但搜索需要武力或者智力85及以上才可以,这85包括装备武器后,其实到了游戏中后期,这根本不是什么要求,但在游戏最开始,能多一人搜索,那就意味着能多有一次登录名将的机会,所以如果选曹操董卓等君主,一开始能多几个人搜索,比如曹操,把倚天剑轮流给曹洪、乐进、李典装备,那么第一年这三位都是可以参与搜索的,同样能搜索出武将或装备道具,反之,董卓那边也一样,把吕布的方天画戟或者王允的七星剑给需要的武将,也能多出两三人搜索。但就是这么浅显的设定从哪里能下4399游戏盒子,最初玩的时候却不知道。

最高兴的无疑是找到名将,比如刘备一开始搜到太史慈,关键是他还加入了,又比如曹操一开始搜到典韦夏侯恩。只要不是死忠武将,那么搜索到都是有几率加入的,但如果是某位君主的死忠武将,那只能这位君主势力搜索出来才会加入,除非这位君主被消灭了才会加入其他势力。

除了武将技,还有一点也很吸引人,那就是搜索,这基本是所有三国策略游戏都有的游戏设定,通过搜索,能找到武将,也能找到武器道具。

一开始真正吸引我的就是武将技,虽然很多朋友都说,这款游戏和《龙之力量》很相似,甚至说成抄袭也不为过,武将技也不例外,但对于没有玩过《龙之力量》的我来说,武将技的设定是相当惊艳出彩的。

《三国群英传1》隐藏元素很少,但不代表没有,比如剧本选择,又比如女将,这些都需要游戏通关一次,如果当年是在电脑房玩的这个游戏,可能没看过多余的剧本和女将,这其实不影响什么,因为多余的剧本并不好玩,女将也并不强,最多就起一个观赏作用。不管是群英1的骨灰玩家还是平常玩家,真正熟悉的剧本那就是讨伐董卓,这是玩得最多的,因为一开始根本没得选择。

各人还是觉得三国群英3最好玩儿,可玩性也强,最喜欢的武将就是张辽,赵云,吕蒙,都是能当武将也能当军师用的。一个人打一座10几个武将的城池不用秘籍爽的一比,吸兵大法,恢复蓝条强制单挑这些军师技都是神技

上述就是我个人觉得没什么用的设计,但也正因为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才能在群英系列之后的作品中不断的完善。就拿群英2来说,直接解决了文官在群英1中的尴尬地位。

你说对了一半。这游戏50级满。文官40级个个五雷轰顶。你就是布哥来了也一样。最多挑3还得运气好得很的情况下。到40级。人人不是五雷就是(武将的叫啥我一下不记得了)。

这里还是有必要多说一下,是文官的命疗术,高武力武将是不会这个武将技的,如果会的话,那就不是无用的了,因为武将回体的作用比文官强多了。

所有关卡每个角色平均下来,通关不下二十次,哪一年哪座城能搜到谁都记清了,一看你说的你就不太懂。级越高,文官作用越大。另外每次通关都记时,挑战自我

最后就是武将技,在众多武将技中,绝大多数都是有用的,就连被很多玩家怒喷的旋龙,在不带兵的情况下还是能清掉敌方的一些小兵。这里我个人觉得最没用的就是文官的命疗术,回血技能,就回的那一点血,武将两三下就打光了,不说武将,就是小兵都可以很快打光。这个技能要么用不上,当用上时又不起什么作用,所以文官的命疗术我基本用不上,一般就是敌方在用。

一其实最好玩,炎龙智力将最牛,会玩可以烧三下,一下22血,消耗还少,落石可以都砸武将的,所以落石轰性价比才高的,三下也是66血

第四就是武力低智力高的文官,或者说所有武力低的将领。在游戏中的作用就是给我方主力部队增加经验的,要不就是用来内政搜索开发用,一般玩家不会使用武力超低的文官来攻城。游戏完全没有体现出文官的价值,智力在游戏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远远没有武力那么重要。

当年在网吧没法存档,和同学两个轮换玩,一天通宵到第二天中午统一了。感觉一代繁体字比二好看。一代好像武将技需要给封官才能学吧

第三是筑城,需要武力80及以上才可以实施,作用是提高防御力,也就是被进攻时,我方的小兵会厉害那么一点点。但问题就来了,玩这个游戏还会被进攻吗?只要分配合理,被进攻的几率那是很低的,并且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只要看到周围有威胁到我方的城池,直接去攻打下来,不给敌方进攻的机会,自然,城池防御力的作用就不得得以体现,那么筑城还有用吗?反正我几乎没用过。

个人觉得比2好玩,而且武将头像比2也好看,2最大的问题是没法俘虏只能斩了,或放掉,第一次我的关羽就被斩了,那还玩啥

我玩这款游戏是在电脑房玩的,因为费用较高,每一次内政都想节约时间,所以除了刚开始不知道开发是干嘛用的而实施了一次,后续就没有开发过了。

开发人口多了金钱多备用兵数也多,5个将领攻打另一个城市再让一个武将带上全部金钱,攻占后可以立马补足兵力

游戏前期,我方将领较少,一般都是以搜索为主,不够实力去搜索的将领才会用来开发,这样一次提高的人口非常有限,对金钱的获得变化不大,加上我方主力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城池,而是一直都在进攻,那么这个城池一般就是留下一些没实力的将领守城,甚至只要没有敌方进攻的路线,那么这个城池只会留下一到两位将领,自然开发的几率就很低了。总结就是前期没将开发,中后期我方城池多了,金钱自然就多,也不需要开发带来的那一点点金钱变化,所以才说开发的作用几乎为零。

一直在玩这个游戏,图的就是简单,打发时间关键放优盘里面不用安装就能玩,还不花钱,摸鱼好游戏。

第二是开发,需要将领的智力80及以上才可以实施,开发是提高人口的,让每年城池所获得的金钱提升,看似很有用,其实作用几乎为零。

升级太慢了。游戏通关都升不到几个骑兵出来。后期的武将技也很难见到。

群英1一共5个剧本,除了讨伐董卓外,其余剧本都需要通关一次,再重新进入游戏就会开启,如果隐藏的剧本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那还好说,但这些隐藏剧本实属没多大意义,还不如讨伐董卓好玩,加上群英1在游戏中后期会变得乏味,许多玩家通关后就不愿意再玩了,所以没看过这些隐藏剧本也实属正常。

现在没事还刷一下。 个人觉得画面比2和3好太多,画风也华丽。

第一就是隐藏剧本,玩过群英1的玩家都知道,游戏一开始是没有剧本选择的,进入游戏就是讨伐董卓,这个剧本也成了玩家最为熟悉的,一些玩家还以为群英1就这么一个剧本。

赤壁剧本相当好玩,后期有了全君主补丁,谁不想耍下金旋?

游戏半即时的设计,让玩家体验到了随时可以进攻的快感,两将交手,不仅需要看兵力和武力,还有那华丽的武将技,这也是一大亮点。但游戏中也有一些没用的设计,或许整个游戏下来,玩家都不会用到一次。

配合变速齿轮,外加金山游侠修改武将武力,城池无限兵等

当然,群英1在当时来说并不差,虽说有借鉴别的游戏的嫌疑,但那款游戏并没有多少玩家玩过,所以群英1对于很多玩家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游戏,加上是三国题材,自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都是攻下一个城之后带着所有金钱回城,留一座空城

其实在那个年代,除了遇到特别差的游戏,一般不会有玩家来喷,或许也是因为当时处于网络闭塞的年代,玩家的不满也不会让更多的玩家看到。

现在回头看都是缺点,但就当时来说,确实太好玩了

《三国群英传1》作为群英系列的第一部作品,给老玩家留下了太多回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款游戏一无是处,但是当年可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游戏特别的吸引人。只能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玩家,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很多人在当时并不是多么优秀多么美丽,但就是能遇到对的人,在一起相守奋斗,成功后回望过去,满满都是回忆。

第一代,很多设计不完善也正常,二代就好很多了。 第一个你说的不对,通关一遍不玩的很少吧 疗命术我都是用来拖时间的,费敌方的气的 怎么找不到安卓版的,要么就下载玩不了 通关了无数次,无聊的时候就弄出来玩! 吕布会回天术好吧。算最好的第二技能 乱按秘籍有时会掉下来和大贴坨砸自己 还记得,用孔岫通关了,没用作弊指令 这游戏金钱有什么用?小兵出的快? 群英2,应该是全系列巅峰了。 这系列唯一的经典就是群英传2 直接R110清空地方屏幕专题: 游戏折扣盒子   早游戏盒子正三国   盛世三国游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