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嗣在群英系列中都是存在的,群英3不同的就是一些剧本中,想让子嗣出现,那么必须干掉其父亲才可以,最典型的就是天下归魏这个剧本,想搜索一些将领的子嗣,那么只能干掉这些将领,比如想要孙策,那么孙坚就只能干掉,其余的就不举例了。
群英前面七部作品中,除了群英3,其余系列单独武将最多只能带200小兵,群英3中武将最多可以带400小兵,但我方也最多只有4位武将可以带400小兵,这就是之前所说的官职问题。
三国群英传3单机版游戏
援军设定也算是增加了一点难度吧联想游戏盒子与手柄配对,进攻时本来双方兵力接近,取胜基本没悬念,结果第二回合敌方援军到来,兵力一下拉开很大,想取得胜利就有点困难了,兵力太悬殊通常只能撤退,修整后调更多的武将兵力重新攻打,或者就是每个月慢慢磨。
战场上还增加了援军设定,只要我方或者敌方有相邻的两个城池,那么被攻击时,可以选择从相邻城池调援军过来,只要是没参加过内政的武将都可以作为援军,援军设定一般我方很少用到,基本都是敌方在用,因为只要留够守将和兵力,敌方很少会主动进攻我方的。
因为增加了战场战旗设定,攻城想取得胜利就不止消灭敌方或者敌方主动撤退这么两种方法了,还可以占据敌方城池或者敌方来进攻我方时占据敌方的营寨,多一回合同样可以取得胜利,算是增加了一点点策略性吧。
群英系列的其他作品都是攻城时,直接就是武将对阵,群英3在战场上新增了战旗设定,也就是说需要敌我武将移动到相邻位置时,才可以发起进攻或者单挑,不相邻那就没法直接进攻,这设定对于群英系列来说,算是比较新颖的,但局限于敌方AI太低,变成了完全有利于我方的设定。
这个菜单里面有太守、军师、将军三个选项,差不多就是封官的意思吧,这在群英系列中是太正常不过了,太守和军师就不说了,算是正常的,但任命将军就有点不正常了。主要是将军的职位太少,同级别的职位只有四个,也就是说同职位只能任命4位将领,这样的后果就是玩到最后时,我方将领多了,那么很多将领都没有官职任命,只能带最基础的40个小兵,同样,一些将领等级够了,但因为没多余官职,也不能任命为更高级的将领,带兵数还是会受到限制,虽然说后期我方大多数将领都是打酱油的,有没有那么多官职并不要紧,但对于有强迫症的玩家来说,这无疑让他不知道如何抉择。
群英系列中,武将在己方城池中移动是很正常的,但群英传3的武将移动就不正常了,可以说是瞬移,从乐浪到云南,只需要让武将移动,那么直接横穿整个地图到达目的地,真要算的话那就是一个月之内吧,正因为如此,我相信了千里马的存在。这种瞬移少了实际性,但对于玩家来说却方便了不少,因为可以把大后方城池中的金钱快速运到前线。
关于搜索武将还有两点,一是武将出现在固定城池,周围城池搜索不到,所以当年玩的时候,还专门记下了后出场名将的时间和地点。二就是一些武将因为剧本选择,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游戏中,比如姜维,选前面几个剧本的话,无论玩到何年何月,姜维都不会出现。
群英系列中,搜索武将都是存在的,为什么说群英3的搜索武将是独一无二的呢?主要是群英3的武将出场时间是固定的,不到那个时间,永远是搜索不出来的,这也是之前所说,很多玩家会刻意的浪费游戏中的时间,希望时间过快一点,不然等自己喜欢的武将到了出场时间时,整个地图都快打完了,那么自己喜欢的武将差不多完全就变成了摆设,最典型的应该就是赵云马超了,玩黄巾之乱和讨伐董卓时,不刻意拖时间的话,或许统一了还没到这两位的出场时间。
每个月的内政不是所有武将都能用上,而是通过政令的多少来决定实施多少命令,政令的多寡是城池来决定的,城池越多,政令越多,也就可以多实施几次命令。每实施一条命令,就会消耗掉一枚政令,当所有政令消耗完以后,差不多就只能休息等下一个月了。
《三国群英传3》的内政是最频繁的,每个月都有一次,这就导致了时间过得特别的慢,很多时候玩家都会刻意的拖时间,也就是放弃攻城,通过搜索开发什么的让这个月结束,或者干脆直接休息。
《三国群英传3》于2002年1月发行,这款作品可以说是群英系列中很特殊的一款,游戏中有一些设定在整个群英系列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款作品风评也陷入两个极端,喜欢的玩家认为增加了游戏的乐趣,让游戏更加的有策略性,不喜欢的玩家认为这些设定画蛇添足,让原本简单爽快的游戏变得复杂化。这里我们就不说好坏了,因为说不清楚,怎么说都会遭到反驳,只说游戏中到底有哪些相比整个群英系列独一无二的设定(群英8不计算在内,因为我没玩过,大家见谅哈)。
差不多就这三点吧,同盟适合小众君主,军师和兵种相克对于游戏太重要了。嗯,玩到中后期兵多将广的情况下,其实什么都无所谓,硬推也是可以的,用到上述方法只是让游戏更加简单顺利。
弓兵在纸面上是很差的兵种,对其他兵种都没什么克制的,还被朴刀和藤甲克制得死死的,但那只是纸面上,当我方当兵多了,弓兵升级成弓骑后,那量变会引起质变,弓兵会成为最强大的兵种,只要敌方不是朴刀和藤甲,那随便什么兵种都会被弓兵克制,当然,敌方如果也是弓兵的话,那就五五开。所以在后期时,我方兵种优先选择弓兵,然后再让一队带骑兵,克制敌方的朴刀和藤甲,一队带朴刀或者藤甲,克制敌方的远程兵种,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军师的作用当然是体现在军师技上面,什么恢技恢体经常使用,吸兵大法、强迫单挑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武力单挑低武力就需要用到强迫单挑,非常好用。
还有就是攻城前,需要确定一下军师的人选,有时没确认就直接攻打,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军师人选,比如你觉得这场战斗的军师会是荀彧,结果去到战场发现是诸葛亮,和你想的不一样名将三国网页游戏还有吗,所以在开战前,把军师人选选好。
群英3中,并不是智力越高代表越适合当军师,而是根据能学的军师技来衡量谁更适合当军师,理论上来说孔融是能学最多军师技的人物,但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兵书二十四篇什么的。
第二是军师,从群英2开始,军师在群英系列中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军师的作用在战场上被无限放大,有了军师,可以实现以少打多,所以千万别忘了给自己的城池任命军师。
还有就是隐藏剧本天下归魏,不管玩家选择哪个城池作为自己所在城池,周围敌将都是很多的,并且等级还有差距,兵力也相差一截,城池很难攻打,这时如果选择和曹操结盟,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只需要慢慢的离间曹操手下武将来增强自身实力,等武将多了,想攻出去就简单了很多。
同盟的意义就在于不会被同盟过的君主攻打,比如选择孔岫,那么一开始先和周围的君主同盟,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发展自己,比如搜索其他武将,再比如通过调查其他城池来离间武将,最优选就是离间吕布。这样才有可能破局,不然迟早被堵死在自己的城池中。当然,选择金旋也没可能离间吕布的,只能找另外的来离间。
同盟应该是专门设计给那些一开始非常非常弱的君主的,比如孔岫金旋这类,一开始只有自己本身一人,不要说去进攻别的君主,只能祈求别的君主不会那么快来攻打自己,如果一开始就被进攻了,那么基本游戏宣告结束。
第一是同盟土豆游戏盒子里面的bt游戏,如果选的是热门君主,也就是那些一开始就比较强力的君主,那么同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玩讨伐董卓时,选择史实的话,会发生十八路诸侯结盟讨伐董卓的剧情,如果恰好所选君主也在这里面,那结盟对于玩家来说其实是一种负担,最终还是会选择和某一个君主解盟的。
《三国群英传3》是群英系列中独具一格的作品,游戏中的变化太大,导致很多玩家不适应,但如果认真玩过这款游戏,会发现游戏并不差。游戏中的很多设计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尤其是武将头像的更换,相比2的头像那是好了太多太多,一张张明星脸等着玩家去发现。
专题: 手游盒子 三国战纪游戏盒子 游戏盒子下载三国上一篇能玩三国志的手机单机游戏
下一篇单机三国游戏招降武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