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为什么要投降东吴

7

糜芳跟着刘备到处流浪都忍了,为何在刘备如日中天的时候跳反?

有读者说,麋芳因为贪污了大量军事物资,东吴掌握了他的贪腐证据,糜芳害怕被揭发所以投降。

对此我只能呵呵了,难道这些读者不知道糜家的优势是非常有钱吗?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

可见,人糜家根本不差钱儿。

糜芳之所以跳反,我倾向于认为糜芳已经对自己在刘备集团的未来,彻底丧失了信心。

糜家的优势有钱,但劣势是只有钱,家里没有读书人,并非士族,这在士族阶级逐渐掌握话语权的的汉魏之际是极其不利的。

况且钱在乱世守不住,反而可能怀璧其罪。对于见识过徐州大屠杀的糜竺来说,必定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担忧,所以他要为糜家找一条出路。

糜竺最终为自己选择的靠山是刘备。

也就是说,他认为刘备最适合带领糜家逃离这种任人宰割的命运。糜竺为此压上了全部身家,包括他们兄妹三人。

“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从后来刘备对待糜家的态度来看,糜竺的眼光是相当精准的,刘备还给了糜家一个光明的未来。

对待糜竺:

“益州既平,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
赏赐优宠,无与为比。”

对待糜芳则是拜南郡太守,让他守荆州的核心城市江陵。

刘备和糜家在乱世达成了一次精彩的互救共赢。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刘备之于糜家的重要性,要远超糜家之于刘备。这一条,对于刘备集团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但是,这场投资有一个重大隐患,即糜竺和糜芳兄弟俩都没有突出的能力。

“竺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

糜芳则除了投降孙权以外,没有其他事迹。

所以,这兄弟俩在最初始的资金入股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贡献,苦劳远大于功劳。

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建安十三年的秋天刘备还在长坂坡仓皇逃窜,建安十六年已经开始入蜀了。

这种出乎意料的扩张速度对刘备集团的人事任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放大了糜氏兄弟能力的不足,尤其是糜芳。

糜竺长期出入上流社会,气质“雍容敦雅”,定位是“宾客”,也就是像简雍、孙乾这样跟着刘备出入各种重要场合的陪同。而糜芳的定位是武将,区别不言而喻。

随着大量荆州、益州人才的涌入,再加上糜夫人的去世,糜芳在刘备集团的位置越来越微妙。

一方面是集团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糜芳的能力跟不上,另一方面,作为早期投资人,并且是一号人物的姻亲,糜芳的地位又居高不下。

当然,从刘备的表现来看,他并不介意,并且自始至终都对糜家充满了感激。

但领导不介意,不代表当事人自己心里没有想法。

从糜芳供给军资不利的情况来看,他很显然能力不足,甚至有读者怀疑他腐败掉了。

江陵作为荆州分公司的大后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且安置着荆州军团的家眷以及粮草辎重。他糜芳之所以还能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完全是对二十四年前糜家献出所有家当并且二十四年来不离不弃的回报。

总之,糜芳的心里很清楚,他完全不足以胜任当前的职务。

“自觉德不配位,则必然内心惶恐。”

而当刘备在荆州的时候,由于刘备本人性格的缘故,这种惶恐还可以缓解。一旦刘备入蜀,关羽成为了整个荆州分公司的话事人,以关羽“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性格,对糜芳能力不足却忝列其位的不满必然是赤裸裸地写在脸上的,这势必加重糜芳对于自己地位不保的担忧。

这便是糜芳听到关羽那句“还当治之”时的心态,他觉得自己连享受当初投资红利的权力都即将丧失。关羽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而在荆州,没有人能救他。

江陵是一座坚城,曹仁在赤壁大败之后,还据城抵抗周瑜一年,况且关羽接手后又不断修缮,那么即使他糜芳守住了,在关羽看来,也是应该的,甚至会觉得这明明是关某未雨绸缪的功劳,而不会因此轻罚。

所以,无论守得住还是守不住,糜芳都必将失去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彻底沦落到与他能力相匹配的境地,甚至有可能性命不保。

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投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企业在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层次已然不同,很多初始合伙人已经不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此时如果不壮士断腕,让这些应该被淘汰的合伙人离开核心岗位,那么无论对这些人自己,还是对企业,都是一场灾难。

糜芳之于刘备,正因为到处流浪所以不离不弃,也正因为如日中天所以暴露了问题,然后铤而走险。

专题: 三国名人   三国故事